藝文視界 | 社區居委會,你真的了解嗎?

人民政協網 發佈 2022-05-18T06:44:27.173971+00:00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居住在社區,但是平常很少有人會關注社區事務,更少有參與社區活動。一旦有類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和特殊情形發生,波及到居住的社區,社區居委會這個最不起眼的基層社會組織往往就會被推到公眾面前,不少人還會把他們誤以為是政府公職人員。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居住在社區,但是平常很少有人會關注社區事務,更少有參與社區活動。一旦有類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和特殊情形發生,波及到居住的社區,社區居委會這個最不起眼的基層社會組織往往就會被推到公眾面前,不少人還會把他們誤以為是政府公職人員。其實,他們是我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的一支特殊隊伍,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個群體。他們雖然時有「小巷總理」「小巷管家」的稱號,其實更多的時候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地為我們居住的小區、胡同、街巷提供服務,承擔了許多難以訴說的艱辛與付出的人,是應當給予更多支持理解和尊重的群體。

大多數人不一定知道我們國家有一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按照法律規定,居民委員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社區居委會,是由本居住地有選舉權的居民或其派代表選舉產生出來的,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請注意,它是基層性、群眾性、自治性的組織,它本質上不是基層政府,這一點需要搞清楚。但是按照法律規定,它有協助基層人民政府或派出機構開展工作的職責並接受工作指導。特別是隨著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開展,為了將政府的服務事項更好地向社區延伸,基層政府在社區設立了工作站,通過考試聘用了一些協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公益服務的專業工作人員,所以也被統稱為社區工作者。正因為是在基層合署辦公、交叉任職,所以基層自治組織的「身子」和從事政府服務的「腿」就不可避免的銜接在一起,一二一齊步走。它所呈現的「行政性」,也就成為一般人把居委會理解成基層政府的主要原因。

雖然各個城市基層社區組織運行模式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講,現今的社區工作者已不是以往人們印象中的「小腳偵緝隊」了。特別是作為社區工作站的專職社工,入職時大都是年輕人,有大專以上文化學歷,有的還有社工師的專業職稱。由於他們在基層一線工作,與居民接觸最多,直接為居民提供各項服務,反映居民的各種訴求,所以被居民稱為社區幹部。實際上這些被稱為「幹部」的人既不是政府公職人員也不是事業編制人員,他們的職業嚴格意義上講不是鐵飯碗,而是簽訂聘用合同的社區工作者。

因為社區工作者工作的崗位在社區,所以老百姓日常衣食住行娛的需求,鄰裡間矛盾糾紛的化解,居民公共衛生和生活環境的整治,養老助殘、就業低保等社會福利的服務、社區治安秩序的維護等等,都跟社區居委會的職責任務產生聯繫,他們不僅要向基層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也要協助政府辦理解決各類問題。所以不論是平常還是節假日都能見到社區工作者忙碌的身影,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他們就變得更加引人注目。

當下各個城市的疫情防控都離不開以社區為基礎,因而社區居委會就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承擔了一系列繁重的基礎性任務。社區工作者不僅要為居家隔離的居民組織分送日常生活用品,還要根據專業部門的大數據派單協助轉運確診人員、陽性人員和無症狀感染者以及相關善後工作,還要解答所在轄區內居民們詢問的各種各樣相關問題。其實有些情況他們掌握也並不全面,難以準確回答,嗓子已經啞得說不出話了,但撲天蓋地的電話鈴聲仍然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落實好上級要求,處理好與居民的關係,爭取居民的理解支持實屬不易。隨著疫情的高位運行,核酸檢測呈常態化趨勢,組織動員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更是成為日常重要任務。

當我們封在家裡躺平的同時,社區工作者們幾乎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奔跑在各個居民小區協助相關政府部門執行抗疫任務。他們背負重任,身心極度疲憊,他們的家人也有被困在封(管)控區內卻無暇顧及,他們肩上抗著種種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去直面群眾,他們承受著有些居民不滿情緒的發泄甚至漫罵。總之,寥寥數語難以全面描述他們默默付出的辛勞和難以想像的工作狀態。凡事都需要比較鑑別和換位思考,如果我們平日不參與社區事務,心安理得享受社區服務,此時此刻若要換我們來做此項工作,我們又能怎麼樣呢?

市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更高要求,與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之間還存在距離。市民因多元利益訴求而產生的各種矛盾有時會在社區集中,而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者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對這些矛盾衝突。其實他們手中並無更多的權力和資源來解決,許多問題他們是要尋求政府相關部門、物業公司、住社區單位的支持幫助,有許多工作也需要居民的共同參與才能解決。但實際情況是,一方面社區工作任務繁重、人手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社會資源閒置,自家門口的事情沒有人參與志願服務。這其中既有基層政府組織動員力的問題,也有住社區單位和居民參與社區公益事業和志願服務意識的缺乏。

經過多年觀察,經常參與社區事務的居民骨幹人員一般不超過5%,而且大都以老年人居多。試想一個有著幾千人規模的社區,除了物業公司以外,僅有十幾個社區工作者和百八十個社區骨幹積極分子從事社區事務和社區服務,其他居民漠不關心或者袖手旁觀,一旦遇有重大突發事件又能有何作為?如果緊急情況下不能及時有效得到各方支持幫助和居民參與,就會將社區居委會置於一種尷尬而無奈的境地,某些城市就有前車之鑑。所以,請理解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者的難處,即使做的不盡如人意,他們也沒有三頭六臂,就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和能力極限,需要有人關心關愛、支持幫助。他們太累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近期大批機關幹部下沉社區參與抗疫為居委會提供支持的原因。人們常說理解萬歲,理解是相互的,理解是需要付諸行動的。

曾經有一個口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需要多方參與,需要各級政府有效組織動員,發揮廣大市民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居住社區內不僅需要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組織,也需要社區成員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和志願服務,真正實現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對有些人來講,與其在家裡訴說各種不滿、在網上挖苦調侃,不如親自下沉到社區參與志願服務,體驗一下作為社區工作者的不易。

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也應當是每一個居住在城市社區裡的居民應有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一個和諧宜居、環境優美、生活便利、健康有序的社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奮鬥。

作者:藝文

作者:藝文

繪圖:崔姝音

編輯:黃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