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義大利

名車志daily 發佈 2022-05-19T14:42:45.031646+00:00

來自義大利的Z世代搖滾樂隊Maneskin去年爆火,他們在「歐洲春晚」——Eurovision歌唱大賽上憑藉炸場效果的演出拿下冠軍,並乘勝追擊發布新專輯《Teatro d』ira - Vol. I》,在歐洲很多國家的音樂排行榜常居首位。

全球首屈一指的生活方式類雜誌《Monocle》最近做了一項關於2021年國家「軟實力」的調查(Soft Power Survey),排名第一的就是義大利。今明兩天,我們聚焦在義大利這個國度,看看它都誕生過哪些影響全世界的文化。

義大利獲得2021年全球國家「軟實力」排名第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來自義大利的Z世代搖滾樂隊Maneskin(這個樂隊名是丹麥語,字母a上面應該還有個圓圈)去年爆火,他們在「歐洲春晚」——Eurovision歌唱大賽上憑藉炸場效果的演出拿下冠軍,並乘勝追擊發布新專輯《Teatro d』ira - Vol. I》,在歐洲很多國家的音樂排行榜常居首位。

競技體育方面,除了斬獲2020年歐洲杯冠軍,義大利在去年於東京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上一共收穫了40塊獎牌,表現頗為不俗(其中還包括一塊百米金牌和4X100米接力賽金牌,擊敗牙買加等一眾跑步強國)。義大利人覺得自己簡直無所不能,他們下一個瞄準的冠軍獎盃可能會是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疫情方面,2020年義大利受到新冠暴發的重創,但後期由於政府採取的積極措施和市民們的高度配合,義大利很快恢復了過來,並成為「疫苗護照」政策最為嚴格的歐洲國家。或許是因為經歷了疫情初期的驚慌,現在義大利人的疫苗接種率相當高,對於戴口罩和隔離等措施也沒有那麼抗拒了。

此外,隨著去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和米蘭國際家具展的成功舉辦,義大利的旅遊業有望全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別忘了,這個國家有58個世界文化遺址。

米蘭家具展會標

對於義大利,當地人曾經夸它是Bel Paese,意思是「美麗國度」。事實上,憑藉從古羅馬時代,甚至是更早的文明時期積累至今的軟實力財富,義大利在美食、時尚乃至建築等方面的底蘊遠比北京冬季奧運會閉幕式上那流光溢彩的「義大利8分鐘」所展示的精華要深厚。

歷史染出文化底色

雖說人類最初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習慣是受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而自然形成的,但之後衍生的宗教信仰、審美情趣,以及語言、文字等文化活動卻常因歷史事件而改變,然後又日漸生根發芽,直到再次被修改。義大利的情況即是如此:自舊石器時代起,各色人種在亞平寧半島及其附近區域內相互交融並發生一系列歷史事件,然後造就當代義大利人的文化模式。

不過,文明社會在亞平寧半島上的萌芽卻是在舊石器時代結束很久之後的青銅時代,若要概覽義大利的歷史,還得從這兒開始。此時,統治著半島主要陸地的是深受古希臘文明影響的伊特魯里亞聯邦,而西西里島和半島南部地區則是古希臘的殖民地。至於後來抹掉伊特魯里亞文明,並於公元前272年趕走古希臘殖民者的羅馬共和國,則要遲至公元前754年才建起羅馬城。

羅馬共和國旗幟

自此,歷史便進入普通人熟悉的篇章:不斷擴張的羅馬王國先是改制成羅馬共和國,再進一步演變成疆域一度橫跨亞非歐大陸的羅馬帝國。而隨著西羅馬與東羅馬先後滅亡,地中海東岸就此陷入動盪分裂的黑暗中世紀與外國入侵時期,直到1870年才由義大利帝國完成統一大業。至於今日坐擁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義大利共和國,則始於推翻墨索里尼政權並結束二戰後的1946年。

羅馬帝國的版圖

待到1946年,歷代外界異族的基因其實早已融入多數義大利市民的血液,不僅如此,在義大利人的生活里也能見到諸多明顯來自外域的細節。顯然,對外來事物進行多元融合此時已經變成義大利文化的有機成分之一。

但與此同時,由於羅馬帝國的餘威依然深扎於傳統歐洲市民的心底,以至於總在無意間對義大利人流露出禮貌的尊敬,這難免會讓義大利人感到驕傲,從而在多元融合的過程中,常會堅持自身特色,並在其他文化活動中也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順便一提,並非所有對於義大利的尊重全都源自羅馬帝國,另有部分人嚮往的是如今立於義大利境內的梵蒂岡城國,畢竟那裡有信奉Catholic天主教的羅馬教廷。而在歷史上,羅馬更曾是Christianity基督宗教的世界中心。因此,無論是信奉Protestant基督新教還是天主教的,都把義大利羅馬視為聖地之一。

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城國

倒是義大利人自己,反而更推崇講究自由與獨立的古希臘文明。早在14世紀時,就由資產階級新貴發起文藝復興運動,用數百年的時間將基督宗教的神性世俗化,並最終使宗教信仰不再統領義大利文化,轉而融入其中。

至此,當代義大利的文化特徵已基本定型,即:善於融合多元文化並完成本土化創新;熱情接納外來事物的同時,又不失民族自豪感;具有宗教信仰,但已融入世俗日常。並且這層文化底色早已滲透至義大利人的藝術、設計、時尚、飲食和生活之中。

多元融合的藝術

Eurovision是當今規模最大的歌唱類比賽,自1956年舉辦以來,曾孵化出多位樂壇巨星,比如演唱《My Heart Will Go on》的Celine Dion,就於1988年拿過Eurovision的全場冠軍。而在2021年,獲得Eurovision最高榮譽的,是憑藉歌曲《Zitti e buoni》驚艷全場的重金屬樂隊Måneskin,來自義大利。

儘管穿著70年代美國搖滾樂隊樣式的演出服,但這無疑是一支地道的義大利樂隊:不光是因為樂隊誕生於羅馬,更重要的是,在創作過程中能看到義大利的多元融合文化對樂隊的影響。例如這首《Zitti e buoni》,樂隊就有在創作中融入英國搖滾樂隊Led Zeppelin和義大利搖滾樂隊Marlene Kuntz等「前輩」的特色。順便一提,給樂隊起個丹麥名,其實也是多元融合的表現。

事實上,多元融合再創新一直是義大利藝術的文化底色。例如在被譽為歐洲藝術黃金年代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就是借義大利宗教藝術來「復興」解放人性的古希臘式表現手法。此外,義大利歌劇亦是如此,像講中國公主故事的《Turandot》就取材自波斯敘事詩。至於畫家,那更是擅長此道,文藝復興時的Leonardo da Vinci、Michelangelo和 Raffaello Sanzio都是多面能手,即便是20世紀80年代的「新羅馬派」超前衛藝術家也能用畫作或雕塑來解構社會心理現象。當然,在音樂領域也一樣。義大利人從牧歌玩到歌劇作曲,總能給流行載體加入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個人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除多元融合文化外,宗教文化則是讓藝術成為義大利軟實力支柱的另一大「功臣」。在中世紀時,基督宗教通過開設修道院來向修道士傳播文化知識,以便將來去傳道。很快,城市裡的大教堂也開設教會學校,吸引大量世俗化的牧師與學生入駐,進而教師與學生分別組成拉丁語義為合作團體的「universitas」,也就是university大學的前身,之後又再分出系與學院。於是,到14世紀時,義大利便出現世界首所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從而為後世卓越的美術教育打下紮實基礎。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世界首所美術學院)

設計是一門哲學

對於「義大利設計」,汽車圈自然是是耳熟能詳的。不過,在汽車界的描述里,那幾位汽車設計大師似乎都是天才,一進工作室就能主筆設計法拉利等知名品牌的新車。但其實,像Battista "Pinin" Farina和Nuccio Bertone那樣十幾歲便在自家造車作坊里幫工,到成年後再自己開創設計工作室並主持經營的,實屬少數。更多的,是和Giorgetto Giugiaro一樣,先去藝術特長類學府進修藝術、設計乃至建築等專業,然後再進入大牌工作室拜師學藝。

事實上,不只是汽車設計,整個義大利工業設計的從業者多數都出自本土幾大設計或藝術專業強校,其中不乏Accademia Albertina di belle arti di Torino都靈美術學院這樣歷史悠久的老牌名校。而義大利之所以能有如此豪橫的藝術教育體系,則得益於歷史饋贈的深厚藝術文化底蘊。

聖母百花大教堂

不過,僅靠歷史積累的藝術底蘊,尚不足以沉澱出義大利在設計行業的另一大瑰寶——建築設計。不誇張地說,義大利在建築設計領域的主要成就基本都有宗教背景。縱覽義大利境內的知名建築,除Colosseo羅馬大鬥獸場外,從Pantheon羅馬萬神廟到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聖母百花大教堂無一不與宗教或信仰有關。而宗教因素對於義大利建築設計思想的影響之深,哪怕到20世紀30年代,義大利建築設計界先後創新出學習德國包浩斯簡約風格的理想主義和吸收法國裝飾藝術的新古典風格,亦難以擺脫教堂式的肅穆和精緻感。

羅馬大鬥獸場

實際上,在經受漫長歲月的文化洗禮之後,設計在義大利業已演變成一套自成體系的哲學。無論吸收怎樣的新鮮靈感,義大利設計師總能將其轉化成既符合本土審美情趣,又自帶個性標籤的設計哲學。而這番「本事」不光有利於設計,也讓義大利人總能創造出引領潮流的時尚。

繪畫作品中的Pantheon羅馬萬神廟

走在時尚前面

時尚,其實離不開審美敏感。要是不能及時發現市場對於審美需求的變化,就無法創造出引領潮流的時尚。如果說,古羅馬人在吸收古希臘文明後創造出的toga托加、tunica突尼卡、stola斯托拉和palla帕拉等服裝樣式是依託羅馬帝國的擴張而成為時尚潮流的話,那義大利在二戰後建成時尚品牌王國的根基則是長年在頂級文化藝術氛圍下薰陶出來的審美哲學,以及對於時尚的敏感性。

Tips2-義大利歌劇Turandot的演出海報

在此基礎上,義大利再結合米蘭等義大利北部城市發達的商業體系跟務實的個體行為模式,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憑藉由Giorgio Armani喬治·阿瑪尼和Giovanni Versace喬瓦尼·范思哲等一批極具想像力的時裝設計師指導設計,採用符合「現代審美」的設計,並以傳統製作工藝打造的系列時裝,在全球市場上嶄露頭角,進而成為世界時尚界的風向標。

米蘭時裝周

順便一提,「時尚」對於義大利人來說,本身就是生活。義大利已不必非得通過Milan Fashion Week米蘭時裝周來彰顯自己在時尚界的地位,哪怕是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或者Milan Salone del Mobile米蘭家具展,照樣能讓義大利同時成為時尚圈跟設計行業的全球焦點。

因地制宜 好吃就行

毋庸置疑,豐盛的美食也能體現國家的軟實力。但在義大利,由於南北方之間的顯著差異,故不宜將南北方的美食一概而論。在地理上,義大利北部屬於受副熱帶影響的大陸性濕潤氣候,並且多山陵地帶,氣溫相對偏低;而以羅馬為界,主要由島嶼和半島地區組成的義大利南部則是溫熱的地中海氣候。因此,在義大利北方可以種植水稻,但不適合種植橄欖樹;同時又為度過漫長的冬季,需要製作可以長時間貯存的食物,如火腿、硬熟奶酪等。相反,在南方,由於可以相對輕鬆地獲得海產等新鮮食物,因此更注重時鮮口感,就連奶酪也是柔軟的鮮奶酪。以麵食為例,北方的代表就是意面或燴飯,而南方則是披薩。

不過,擅長多元融合的義大利人並非只會做「傳統」美食。早在中世紀時,那不勒斯人就已經參考古希臘人的菜譜,發明出Lasagna義大利千層面。而義大利的Tortellini和Ravioli,看上去也很像中國餛飩或餃子。另外,義大利菜的口味還會受到地理或歷史因素的影響,比如義大利北部用牛肉做的菜可能跟法國的同類口味相似,而在曾被阿拉伯人統治過的西西里島上,遊客或許能嘗到阿拉伯風味的燉菜。

不止如此,義大利人的口味也曾因外來作物的引入而改變。例如今日義大利菜廣泛使用的番茄,就是16世紀後才從美洲進口的蔬菜。好在,對於大多數外國遊客來說,義大利美食不分南北,都是好吃又易飽的實惠選擇。

生活:每個細節都透著文化

所謂生活,無非衣食住行。而在義大利,衣,是在藝術文化薰陶下設計出來的貼身時尚;食,則在歷史、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形成南北兩部截然不同的飲食文化;住,要麼是飽經滄桑的歷史建築,要不就是由藝術家創作的,極具設計感的現代建築。可以說,在這幾方面,義大利無處不透著文化。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至於行,一方面,義大利汽車業已形成別具一格的文化特性,此處不再贅述。另一方面,作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大國,義大利憑藉得天獨厚的風景,以及數量可觀的世界遺產,常年吸引著大量遊客入境,其旅遊收入更是穩步增長。在疫情暴發前的2017年,義大利的國際旅遊收入達到445.48億美元。即便只在義大利境內旅遊,入手的景點文創周邊、享受的街邊音樂表演,其實都是義大利文化的載體。甚至可以說,在義大利旅遊,觸手可及的,都是文化。

可見,在義大利生活本身,就是在體驗義大利的文化,享受由深厚的軟實力財富而散發出來的國家魅力,以及義大利人那難以掩飾的自豪感。

註:文章來源於《名車志》雜誌 2022年 4月刊

撰文 I 李爾欣 圖片 I網絡

快把名車志Daily設為星標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