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人屠」和「殺神」的白起,最後是怎樣的結局?

黑色的鑫星 發佈 2022-05-19T14:47:46.856423+00:00

關於白起,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長平之戰使得白起名震天下。憑藉這場戰鬥,白起也奠定了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成為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作為戰國時期最為優秀的武將之一,白起被他的敵人們冠以「殺神」和「人屠」的稱號。那麼,他的這兩個稱號背後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關於白起,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長平之戰使得白起名震天下。憑藉這場戰鬥,白起也奠定了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成為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

作為戰國時期最為優秀的武將之一,白起被他的敵人們冠以「殺神」和「人屠」的稱號。那麼,他的這兩個稱號背後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除了這些之外,白起又有哪些值得被人稱道的地方呢?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白起的生平。

初露鋒芒

白起出生在一個小村莊之中,他出生的時候,經過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國力已經越發的強大。隨著軍功爵制的實行,底層的秦國民眾看見了向上攀爬的道路,數不清的年輕人來到了秦國的軍隊之中,白起自然也不例外。

很快,白起就展現出了他那頂尖的軍事素質。公元前293年,白起擔任主將,出兵進攻韓魏兩國,面對兩國聯軍。白起率領主力部隊從後方擊破敵軍,並最後在伊闕這個地方殲滅聯軍二十四萬人。憑藉這場戰鬥,白起一戰成名,最後被封為國尉。

之後幾年,白起也多次率領軍隊出征,先後為秦國奪下二十餘座城池。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的國都郢。不久之後,白起便被封在了郢地,並被封為武安君。然而馬上,新任的武安君就要面對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那場戰役,正是這場戰役,奠定了他「殺神」和「人屠」的名號。

長平之戰的起因

長平之戰的結果,相信大家都早已清楚。白起在這場戰役中大破趙軍,殺降四十萬人,此戰之後,趙國失去了和秦國對抗的資本,秦國朝著自己統一的大業邁進了一大步。

那麼這場戰役,為什麼會發生呢?引起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又是什麼呢?

讓我們將目光放到公元前262年,也就是長平之戰發生的兩年前。在這一年,白起率領軍隊攻擊韓國的野王城,在白起的攻勢下,野王城很快就落入了秦軍的手中。

而韓王城的陷落則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韓國的上黨郡失去和自己國家韓國的聯繫,變成了一塊飛地。如今放在上黨郡太守馮亭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將上黨郡獻給秦國。

第二,將上黨郡獻給趙國。

至於守城,馮亭根本沒有考慮,想要憑藉上黨郡中的民眾守住城池,那無疑是痴人說夢。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馮亭拒絕了韓王的要求,將上黨郡交給了趙國。而另一邊的趙王在收到消息之後,最後決定收下上黨郡。同時趙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建議,派遣大將廉頗率軍駐守在長平,防備秦軍的進攻。而另一邊聽聞這個消息的秦昭襄王暴怒不已,在公元前206年,派將領王齕進攻上黨郡,之後又進攻趙國,雙方的軍隊就這樣拉開了長平之戰的序幕。

年輕的將才以及未嘗一敗的殺神

廉頗在長平一共布置了三道防線,但由於初期對於敵我形式的判斷失誤,第一道防線很快就陷落了。不過很快,廉頗就調整了戰略,在長平修建堡壘,堅守不出,就這樣,雙方在長平就那麼對峙了三年。

秦國見長時間無法攻破廉頗修築的防線,秦國便派人前往趙國,四處宣揚說:「秦國最傷腦筋的,只是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擔任將領而已。」聽到這話,本來就對廉頗不滿的趙王很快便卸下了廉頗的職位,派遣趙括去擔任主帥。

那麼,為什麼趙王會決定換將呢?又為什麼會選中趙括呢?

首先,關於為什麼趙王會決定換將的問題,大部分人覺得,趙王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才決定更換將領。但事實上,秦國的反間計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而已。趙王換將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糧食。

經過三年的對峙,趙國國內的糧食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這才是趙王換將的根本原因。趙國,已經拖不下去了,他只能換下廉頗,換上其他的將領準備和秦國決一死戰。

那為什麼會選中趙括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趙括確實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他曾和他的父親趙奢常常在家中談論兵法,連他的父親承認自己在兵法上比不過他。他的父親趙奢可是在閼與之戰中打敗秦軍,這是在商鞅變法後秦軍首次在大規模的戰役中失敗。正因如此,趙王才決定派趙括作為主將前往長平。

只不過,這位有著極強軍事才能的年輕將領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真正的戰爭,而這,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秦國則偷偷地將白起派往長平,替代王齕成為主將。

此時的趙括,並不知道他的對手會是那位未嘗一敗的「殺神」——白起。

初出茅廬的少年英才面對久經沙場的當時名將,也許,這場戰鬥從一開始,結局便已經註定。

戰爭開始

趙括一上任,便發動了進攻,將秦軍打得節節敗退,趙括也因此開始小瞧秦軍。但是這一切不過是白起故意放出的假象,他早已率領軍隊來到了趙軍的後方。隨著趙括率軍深入,趙軍陷入了包圍之中,等到趙括反應過來,已經為時已晚。

但此時的趙括展現出了他的軍事素養,他先是穩定軍心,隨後率領軍隊想要衝出包圍,但是幾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不光如此,被困的趙軍還被秦軍分割,糧道也被秦軍斷絕。趙括只得修建工事,堅守不出。

直到四十五天之後,彈盡糧絕的趙括又一次的嘗試突圍,並親自率軍突圍,卻死於秦軍的弓箭之下。趙括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也為自己的失敗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隨著趙括的死亡,四十萬趙軍最終選擇投降,但是沒有人能夠想到,等待他們的會是死亡。到最後前後四十五萬趙軍,只有二百四十人回到了趙國。

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殺神的落幕

在長平破趙後,白起本欲趁此機會,一舉滅趙。但秦王聽信讒言,准許趙國割地求和,命令白起班師回朝。然而沒過多久,秦國又派兵進攻趙國都城邯鄲,卻接連失敗。秦王先後幾次想讓白起領兵攻趙,白起卻以生病為由,不肯擔任主將的位置,最後秦王下令將白起趕出咸陽。當白起走到杜郵這個地方的時候,秦王派人送給了把短劍給他。

白起看到這把短劍後,明白秦王是想讓他自盡。他拿著劍就要抹脖子時,仰天長嘆道:「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這個結果?」

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士兵投降的有幾十萬人,我欺騙他們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

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一代殺神就這樣落幕了,結果令人感到有些許的唏噓。

總結

白起作為一名軍事家,無疑是成功的,他是中國古代殲滅戰的開創者,他的用兵理念與中國古代傳統的「窮寇莫追」思想不同。據說白起一生一共殺死了一百餘萬人,占據戰國時期戰死人數的一半。

那麼對於白起,各位又有什麼看法呢?

長平之戰趙國是否存在獲勝的可能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