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南外仙林法布爾」回母校暢談昆蟲與理想

紫牛新聞 發佈 2022-05-19T16:07:35.047049+00:00

他是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重點支持培養的青年科普作家,是美國名校昆蟲學在讀碩士,他還是南外仙林分校的校友,中學在這裡生活了六年。正值南外仙林「六大節」之一的科技節,5月17日下午,南外仙林分校2017屆畢業生詹志鴻回到母校,給初中學弟學妹帶來一場「刷新認知」的講座。

他是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重點支持培養的青年科普作家,是美國名校昆蟲學在讀碩士,他還是南外仙林分校的校友,中學在這裡生活了六年。正值南外仙林「六大節」之一的科技節,5月17日下午,南外仙林分校2017屆畢業生詹志鴻回到母校,給初中學弟學妹帶來一場「刷新認知」的講座。

【大開眼界的昆蟲講座】

害蟲?益蟲?從「分得清」到「分不清」

科學嚴謹的態度,娓娓道來的講述,一張張親手拍攝的稀有昆蟲照片,一個個新奇有趣的昆蟲知識,詹志鴻的昆蟲講座不僅讓同學們大開眼界,更對大自然涌生出另一番感觸。

很多人熟悉昆蟲,卻不知道「昆蟲」名稱的由來,詹志鴻由此說起。在漢語中,「昆」有眾多的意思。在自然界,昆蟲是數量很多的物種。世界上95%的物種屬於無脊椎動物,85%的無脊椎動物屬於節肢動物,90%的節肢動物屬於昆蟲。

人們習慣於把昆蟲劃分為「害蟲」或是「益蟲」,那麼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蒼蠅可算是「公認的害蟲」。而實際上蒼蠅還是大自然的「清潔工」,法醫的好幫手,有時甚至充當「正義的化身」。 螳螂普遍被認為是「益蟲」,因為它能吃掉危害農作物的蝗蟲,但它同時也是「侵略性物種」,蜂鳥的殺手。「害蟲」和「益蟲」只是以人類的角度出發,自然界中不存在類似劃分。

面對浩瀚如星辰的昆蟲學,

必須承認「我們不知道!」

為什麼昆蟲的種類那麼豐富?答案令人意外,科學的回答是「我們不知道」。詹志鴻的導師、全美最著名的分類學家對他說,沒有人能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昆蟲學家,因為昆蟲學浩瀚如星辰,單憑個人智慧,無法解釋其中的許多奧秘,畢生研究也只能觸及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也許是十萬分之一。

從昆蟲學誕生的時代起,科學家們就試圖去解釋「為什麼昆蟲的種類這麼豐富」,提出了許多假設,但沒有一種能適用於所有的昆蟲。在昆蟲面前,人類只能承認「我們不知道」。

就像法布爾在《昆蟲記》中說的那樣:「如果一個人真正激情滿懷,他就終生是個小學生,只不過不是書本的小學生,而是世間萬物這個知識永不枯竭的大學校的小學生。

即便已經小有名氣,詹志鴻一直謙遜地自稱為「昆蟲愛好者」,他願意繼續俯身於山水之間,研究昆蟲,探索大自然,也希望通過參與科普工作,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動植物,包括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昆蟲。

【回答學弟學妹提問】

如果蚊子滅絕了,會怎麼樣?

講座最後10分鐘,可以自由提問。面對有趣的昆蟲世界,同學們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詹志鴻連連讚嘆:「沒想到大家的提問,質量都這麼高!」他科學嚴謹、內涵豐富的回答,也贏得同學們陣陣掌聲。

Q:如果蚊子從世界上滅絕了,會怎麼樣?

A:好巧不巧,這是我大一時的一篇論文,教授讓我們寫的就是「如果蚊子滅絕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蚊子滅絕了,那麼以蚊子為食的動物,比如蜻蜓,數量就會銳減。以蜻蜓為食的鳥類或其他小動物,數量也會減少一部分,沒有那麼多了。依靠這些動物傳粉的植物得不到傳粉,數量也會減少。這是一個連鎖反應。雖然蚊子是許多疾病的攜帶者,但是這個世界不能沒有蚊子。如果沒有蚊子,會帶來其他許多物種的改變。

Q:為什麼「飛蛾撲火」?上晚自習時,許多蛾子在燈光附近飛來飛去。A昆蟲中有些是日行的,有些是夜行的。像白天行動的蝴蝶,晚上一般不可能看見它們。而飛蛾是夜行性的。在晚上,它是靠月亮「導航」的,根據月亮自轉的角度變化,調整它的飛行軌跡。面對人造光源,它可能失去判斷,仍然按照某種規律調整飛行角度,導致飛出的軌跡是一個弧形,慢慢地無限靠近光源,最後就飛進光源。這是解釋「飛蛾撲火」的假設之一。另一種假設是飛蛾為了尋找食物,後一種假設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建議暫時採信第一種假設。

【成長經歷】

中學時被尊稱為「南外仙林的法布爾「

詹志鴻中學時被大家尊稱為「南外仙林的法布爾」。他從小喜歡昆蟲,家裡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盒子,養著各種昆蟲。在小學一年級「成長的腳印」中,他就用稚氣的筆跡寫下「我長大了想當動物學家」。

小學時他出版過與昆蟲有關的故事,高一開始自學昆蟲學大學教材,高二創辦學校第一個昆蟲社團,並發表昆蟲學論文,高中畢業後被美國昆蟲學排名第三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錄取。

18歲時接受採訪,面對攝像鏡頭,他說未來會「毫不猶豫回到國內,為國家的昆蟲學做出貢獻」,「科學之火如果必須要用少數人的生命點燃,那麼我希望這個人是我」。

現在他離當初立下的志向越來越近。目前已發表鍬甲科昆蟲系統發育學文章2篇,發現鍬甲科中國新紀錄8種;發表有關赤翅甲生活史文章1篇,任《中國鍬甲圖鑑》主編。他在美國碩士階段的學習已接近尾聲,正計劃回國繼續攻讀昆蟲學博士。

【給學弟學妹兩個建議】

人生要有理想,不以考名校為目的

「今天站在這裡,我挺感動的。」講座結束,即將離開小劇場的舞台,詹志鴻恬淡平靜的語氣中透著深情,「八年前,我也坐在這裡。那時經常到小劇場參加各種活動,包括科技節。本來今天我想換上一身(南外仙林的)校服來做演講,很可惜沒有找到,可能是落在美國了。」他由衷地給學弟學妹提出兩個小建議。

「第一,做人要有理想,不是以考上某個高中或者大學為目的,而是長期的理想,是你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如果你有理想,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會去達成。一個學校不應該成為決定你理想的唯一因素,你應該要有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念。第二, 多多珍惜身邊的同學,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詹志鴻的新書

通訊員 宋國斌 郝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見習記者 顧茜敏

校對 王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