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關羽死後,曹操說7字,司馬懿說9字,兩人高下立判

夢崖攬佳人 發佈 2022-05-20T09:35:58.566368+00:00

李世民曾經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馬克思也曾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我國歷史長達上下五千年,貫古通今,又怎能輕易忘記,尤其是其中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當之無愧的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主旋律,在整條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世民曾經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馬克思也曾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我國歷史長達上下五千年,貫古通今,又怎能輕易忘記,尤其是其中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當之無愧的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主旋律,在整條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漫長的封建社會之中,充滿了朝代更替和王朝興衰,當然,相對穩定的社會狀態居多,尤其是封建社會末期,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讓我國幾乎處於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在這種趨於穩定的社會大背景下,一次堪稱時代精華的作品創作開始。

小說作為明清時期的主流開始風靡全社會,經典的小說作品層出不窮,最典型的就是四大名著,其中的《三國演義》作為一部經典的歷史題材小說更是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戰爭場面的描寫,故事情節的刻畫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可以說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其中以東漢末年的社會動亂現狀為基礎,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為主線。由於作者的主觀思想傾向,頑強不屈的蜀國成為了我們心中的意難平,尤其是主角的接連去世曾幾何時都讓我們淚流滿面。

《三國演義》關羽死後,曹操說10字,司馬懿說9字,二人高下立判。

關羽的致命性格缺陷

說到關羽,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一種威風凌凌的形象外帶一把無敵的青龍偃月刀,但其實關羽最早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威風,演義之中關二爺最早出來的時候,還在集市上買綠豆。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在結識劉備和張飛之後,三人相談甚歡,關羽才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原來是在老家殺了強取豪奪的鄉紳,逃往到了此處,好傢夥,誰都想不到咱關二爺竟然是東漢末年的「在逃殺人犯」要不是恰逢亂世,抓了可是要償命的。

但是迫於當時的環境,二人也不在乎這些,此後還結拜為兄弟,而後關羽更是成為了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原本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但是關羽早期暴露出來的性格,就註定了此後他的悲慘結局。

我們知道,雖說早期的關羽跟隨了劉備,但是嚴格來算劉備就是個落魄的皇族,就當時漢朝衰落的情況來看,基本是沒人在意這個虛名的,所以在劉備建立基業的初級階段,屬於那種居無定所,四處奔波的狀態,自從討伐董卓的時候,關二爺的致命性格已經表現出來了。

那就是傲上而不辱下,當然,馳騁沙場的驕傲是當時的每個武將都具備的,但是關羽不同,從早年的時候,就有點驕傲的過火了,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面對華雄無人能敵,劉備當時都是憑藉這帝室之胄的身份才有個座位。

而身為馬弓手的關羽竟然直接出來請戰,這就有點離譜了,正常程序也應該是告訴劉備,而後劉備才報至總盟主袁紹處,這種驕傲的僭越在當時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要不是曹操出來阻攔,關羽恐怕早就被轟了出去。

但是在那次事件之後,關羽的性格似乎並沒有收斂。官渡之戰以前,劉備和曹操交戰,劉備立足未穩因此大敗,關羽保護二位嫂嫂前行之時被曹操捉住,這種情況下,要麼就是一死了之,要麼就是投降,但是當時的關羽卻說什麼約法三章。

其中一條還說的是「我只是暫時投降,要是找到我的哥哥我還是要離去的」頭一次見這種投降還提條件的,還是體驗卡一樣的條件,要不是曹老闆深愛武將,估計當時早已經手起刀落了。

而後劉備建立基業,關羽這種性格就更加不受約束了,當時駐守荊州的時候,聽說馬超歸降了劉備,關羽當即就要和馬超切磋一下,當時還是諸葛亮對關羽的性格吃的比較准,一封表揚信就打消了關羽的念頭,但後來,諸葛亮奔赴西川之後,關羽終究吃了性格的大虧。

死在性格上的關二爺

諸葛亮在去西川之前,就曾問過關羽,要是曹操引兵來犯,你怎麼辦,關羽直接說,以力拒之,要是孫權來了呢?分兵拒之,這時候諸葛亮就開始擔心了,他告訴關羽說,不要誰來了你都打,哄好孫權,抗拒曹操,才能保住荊州,但是關羽壓根就沒聽。

原本面對東吳的討要,說幾句好話就可以搪塞過去了,但是驕傲的關羽並沒有這麼做,胡攪蠻纏不說,還盡找歪理,毆打人家的士兵,尤其是單刀赴會之時那股驕傲的勁,都快溢出到品目外面了,對於東吳這種態度,也難免人家會動手了。

當時的關羽那叫一個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得罪東吳之後在別人的蠱惑之下盡起荊州之兵攻打襄樊,結果被人家偷了家,無奈之下敗走麥城,當時東吳諸葛瑾來好言相勸的時候,身為敗軍之將的關羽竟然還保持著那份傲骨。

當時說把他的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雙方言和,結果關羽直接來一句「虎女安能嫁於犬子?」這話就太過分了,且不說關羽已經是吃了敗仗,人家孫權好歹也是東吳的皇帝,這話說的未免有點太狂傲了,最終關羽也是困守麥城幾天之後被東吳所殺。

關羽的死亡完全是因為自己性格太過高傲,當時歸屬曹操的時候也是,而到了孫權的時候已經是年邁,狂傲的性格依舊不改,所以最終城破人亡,而直到關羽身亡的消息之後,曹操和司馬懿的反應如何。

曹老闆的心病

要知道曹操對關羽這名虎將是非常珍惜的,當時溫酒斬華雄的時候,曹操就看出了此人的不凡,而後在劉備兵敗,兄弟三人走散的時候,曹操寧願答應關羽三個荒唐的條件也要把他留下來,就算明知這是體驗卡也是大加封賞。

尤其是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後更加看重關二爺的高超武藝和義薄雲天,究竟曹操對關羽賞識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在關羽離他而去的時候依舊是沿途傳令,對於過關斬將的關羽不再追究,曹老闆知道關羽重情重義,同樣也知道這是他之後的勁敵。

比如當時關羽在駐守荊州的時候,水淹七軍,攻打襄樊,這都讓曹操很是頭疼,因為關羽曾在他麾下效力,所以曹操知道關羽的本事,不但要面對關羽的襲擾,還要提防東吳的攻打,可以說是讓多疑的曹老闆坐立不安。

當東吳將關羽的首級送到曹操這邊的時候,曹操感嘆,雲長已死,吾夜眠貼席矣。大致就是說,這下雲長死了,再也沒有人襲擾我的襄樊地界了,我晚上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由此可見曹老闆對於關羽還是有深深的忌憚的。

從後面的表現同樣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曹操非要看一眼關羽的頭顱,結果打開木匣之後還略帶微笑,來了一句,「雲長公,別來無恙否?」誰知當時已經身亡的關羽竟然睜開了眼睛,雖說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可能演義中的描寫也是為了突出曹操的害怕吧。

當時曹操嚇個半死,直接說「活關羽可怕,死關羽也可怕,死了還活更可怕」雖然原著中如此刻畫,但是關羽終究是死了,曹老闆只想到了暫時安穩,但司馬懿明顯要技高一籌。

司馬懿的高瞻遠矚

當時在得知關羽的死訊之後,曹操只是說:吾終得以安寢矣!但是當時擔任主簿的司馬懿想得比較多,說「此乃東吳移禍之計也」當時的曹操聽了,也有同樣的感覺,但是東吳憑藉一個頭顱就想嫁禍給曹魏未免太過搞笑。

隨即曹操就令下人為關羽用桃木雕刻軀體,以王侯之禮厚葬,並將其封為荊王,完美化解了東吳的栽贓,當時的曹操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但是並沒有看到司馬懿這邊的長遠考慮,更加可怕的是,對於司馬懿已經顯露的老謀深算,曹操並沒有壓制。

當時的司馬懿雖然心裡有小想法,但是迫於當時地位不是很高,就沒有與曹操鬧翻,曹操自然也是看出了司馬一氏的卓越才能,但是晚年的曹操做法和手段都不是很強硬,殊不知司馬家族的深謀遠慮將會用同樣的方法滅亡自己的大魏。

當時曹操其實是有些預感的,但只是告誡說不要對其賦予兵權,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而後到了曹丕那一代的時候,還是謹記曹操的教誨的,司馬懿在朝中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而後曹睿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兵權在握,成為大都督了。

等到了曹髦的時候,司馬昭已經是大權在握,甚至敢當街弒君,由此可見,司馬懿的鬼才早就在關羽死亡的時候暴露了,但是曹操並未及時的處理,結果導致最後連祖宗的江山都丟了。

總結

所以從關羽的身亡其實反映出了許多事情,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說明曹操其實是不及司馬懿的,曹操只看到了眼前,而司馬懿卻看到了以後,這也是後來曹魏被司馬一氏所滅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