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原因如下。
01
性價比。
且不說花多少錢,以及需要多少人脈鋪墊,如果不能依靠自身實力考上高中,基本上在高中也是跟不上的,能考上大學的可能也是微乎其乎。
付出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更何況這段時間孩子還有可能進入其他領域,隱形成本更是不可估量。
02
現代社會學歷已經不是唯一的敲門磚了。
從國家整體扶持技校、職高的趨勢和對「工匠」的推崇來看,技術類人才或者說掌握一技之長的人才將會是緊缺的人力資源。
考大學的目的也是為了擇業,與其如此,不如用這段時間讓孩子儘早掌握一門技能,儘早步入社會積累經驗。特別是,挖掘跟孩子興趣相關的行業,可能會事半功倍。
03
保持終身學習收益更高。
是否能考上大學、取得學歷,只能說明一時。身邊有的是例子,雖然取得了不錯的學歷,但是一旦步入社會就終止了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自以為這一份學歷就足夠了,反而害了他們。庸庸碌碌、不思進取的大有人在。
所以,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習慣。長期專注於某一領域以及不斷的積累,一定能讓孩子出類拔萃。
「一萬小時定律」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