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想」 .三百年前台海風雲-讀《閩海紀要》(下)

機山閒人 發佈 2022-05-20T13:45:34.069770+00:00

鄭經從銅山撤軍返回台灣之後,將東都改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並增設南路、 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

圖:鄭經時代台灣的行政區域圖

(~續前篇)

由於明鄭在大陸沿海的據點已完全喪失,無力反攻大陸,而鄭經亦無意西進。陳永華建議鄭經息兵養生,先好好經營台灣,再圖謀復興大計。

鄭經悉心委政陳永華,在陳永華規劃下,「分諸將土地,課耕種、征租賦、 稅丁庸、興學校、通魚鹽,安撫土民,貿易外國。」

而由於清廷實施遷界,造成沿海騷動, 明鄭趁此召募沿海漢人前來台灣拓墾。荷蘭時代,台灣的漢人僅約一、兩萬人,至鄭經時代, 台灣漢人人口突破十萬人。

此時台海無事,鄭經統治下台灣實質處於獨立狀態,或有歷史學者稱之為「東寧王國」, 不過鄭經未曾正式宣布台灣建國,即使相傳桂王永曆帝已遭清兵殺害,鄭經仍奉明朝為正朔, 繼續使用「永曆」為紀元,仍以「反清復明」為使命。

這時海峽兩岸,雖然敵對,但互有使者往來。清廷不時提出優渥條件招降,「削髮歸順,自當封藩。」、 「效朝鮮例,稱臣納貢。」只要鄭經承認清廷統治中國的合法地位,並奉中國為宗主國,則清廷容許鄭經據有台灣,以像朝鮮一樣,成為藩國,享有獨立的地位。

雙方派使或文書往來,各提條件,然而彼此各有顧忌,互信不足,始終無法達成和談協議。然而兩岸之間,亦不再兵戎相見,台灣海峽平靜無事。

清廷最後一次招降,條件更優惠,清廷對台官員以書招撫鄭經曰:「台灣本非中國版圖,足下父子自辟荊榛.., 本朝何惜海外一彈丸地。」、「若能保境息民,則從此不必登岸,不必薙髮,不必易衣冠, 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

這次清朝所提和談條件最大的一次讓步。最後仍然和議破局。有歷史學者認為,倘若當時鄭經答應清朝的條件,則台灣早就獨立建國了,從此台灣海峽將平靜無事。

這樣的評論,飽含今人的情感,卻忽略了當時鄭經所處的歷史環境。

且不論清廷提出的和談條件,是否真心,或只是策略運用,和議不成,必然有當時的歷史條件,值得深思。

鄭經在回覆清廷的文書,早有「建國東寧」之語,當時清兵亦無力攻台,然而鄭經自始至終, 不敢宣布獨立建國,仍奉明朝為正朔。其理由為何?

這可從當時明鄭的內部條件來看。當時台灣約十萬的漢人中,十之八九,都是鄭成功攻台之後才移入台灣的。這些移民,或為反清復明,或迫於戰亂,而流亡台灣,人心多思家鄉故土,只因故國被滿清占據, 沿海又實施遷界及海禁,而不得不暫居台灣。心中無不盼望有一天能重返故鄉。

倘若鄭經不奉明朔,正式承認清朝,進而宣布獨立建國,則其政權的穩定性可能隨之動搖。清廷只要停止遷界政策,修邊政, 鼓勵流亡台灣的漢人返鄉,則在台的漢人,包括知識份子、士卒及農民,可能大量回流大陸,則將嚴重削弱明鄭的國力。此時,清軍隨時可撕毀承諾,渡海消滅這一明朝的殘餘勢力。

鄭經無法接受清朝的和議條件,始終奉明朔,其根本的原因在此。用現代的詞彙來說,當時在台灣的漢人, 有泉州人、漳州人、汀州人、興化人、福州人、潮州人、惠州人,但沒有「台灣人」;在台灣的漢人有「大明意識」, 卻還沒有「台灣意識」。當時的鄭經其實並沒有條件去接受清廷的和議。

清廷不敢渡海攻台,鄭經亦無意反攻大陸,雖然雙方和談沒有結果,海峽仍是平靜無事。倘若長期對峙下去,隨著時間演變, 在台的漢人落地生根,代代綿延,或許「東寧王國」就可能成為歷史的事實。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叛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繼起,史稱「三藩之亂」。這場戰爭改變了台海局勢。

當時據有福建的耿精忠擔心自己實力不足,於是邀鄭經率軍渡海參戰。鄭經聞訊, 認為這是多年來難得一次反攻大陸的絕佳機會。次年(1674),鄭經率領大軍渡海, 重返睽違十年的廈門島。

原本擔心清廷威脅的耿精忠,卻因初期進軍順利,全閩底定,又攻入浙江,而反悔讓鄭經的勢力進入福建。於是雙方交惡,在福建開戰,各自搶占地盤。後來在吳三桂調停下,才劃界休兵。

三藩之亂初期,聲勢浩大,清廷東南半壁江山全部失守。而鄭軍最盛之時,擁有汀、漳、泉、興、邵、潮、 惠等七府及金門、廈門兩島,在福建建立了反攻大陸的根據地。然而,在年輕且英明的康熙皇帝督戰下,清軍逐步反攻,耿精忠、尚之信兵勢日蹙, 最後降清,轉而攻打鄭軍。而吳三桂亦節節敗退。清軍逐步收復閩粵失土,最後,鄭經占領的七府全失。1677年,鄭經退守金廈兩島。

1678年,吳三桂因憂懼而突然暴斃,部將擁立其子,繼續作戰。鄭經則發動了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由劉國軒領軍, 包圍海澄八十餘日,戰況慘烈,清軍死亡三萬人,鄭軍終於攻下海澄。劉國軒驍勇善戰,常身先士卒, 曾經在漳州城外以萬餘兵力,對抗十餘萬清兵,指揮自如,令清軍畏懼不前,成為明鄭後期著名將領。

1678年,清廷再次厲行遷界之令。三藩之亂爆發時,下令「閩省居民遷入內地者, 悉還故土。」以挽回民心,而至此時,三藩只剩殘餘力量,於是清廷再次下令遷界,以打擊鄭經。這項遷界令,「上自福州、福寧,下至詔安,沿海築寨,置兵守之;仍築界牆以截內外。」 結果造成「濱海數千里,無復人煙」的荒涼景象。

1679年,清廷閩浙總督姚啟聖在漳州設「修來館」,以高官厚祿吸引鄭軍將士歸順。一些明鄭官兵因此而奔向敵營,金廈軍心動搖。

圖:1682年的台海地圖,義大利人羅希(G. Rossi)所繪《中華帝國圖》(局部地圖)

1680年,清軍發動大軍攻打金廈,鄭經見勢不可為,於是主動撤守,下令全師回台。

次年(1681),清軍攻入雲南,消滅吳三桂的殘餘勢力,紛擾八年的三藩之亂, 至此全部平定。

鄭經從1674年率軍渡海反攻大陸,1680年黯然還師台灣。西征六年,勞民傷財,卻無功而返, 鄭經從此意志消沉,不理政事,縱情於酒色。而他所倚重為左右手的陳永華也已於這一年病逝。

隔年(1681),鄭經病逝,享年40歲,長子鄭克臧(臧+土)繼位。明鄭內部卻發生政變,鄭克臧被殺, 部將另立12歲的鄭克塽繼位(注2)。康熙皇帝下令施琅建造兵船,準備渡海攻台。

有歷史學者認為,鄭克臧被殺,明鄭內部動亂,才讓清廷有可趁之機攻台。其實原因並不在此。這次的政變,只有鄭克臧一人被殺,且事前獲得鄭經母親董太夫人的同意,過程並未引發動亂, 對明鄭的實力並無影響。鄭克塽繼位後,名將劉國軒負責台灣的防務,探知清軍準備渡海作戰,亦積極籌畫澎湖防務。

1681年,明鄭政權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鄭克臧被殺,而是鄭經西征六年造成國力嚴重耗損。明鄭本是僅有十萬人口的政權,歷經六年的反攻大陸作戰,已耗盡陳永華苦心經營台灣累積的國力。

在反攻大陸作戰的後期(1679),因軍需浩費繁大,東寧政府無力支持。劉國軒奏請「請停文武官員月俸, 自餉轄兵三月。」可見當時的明鄭政權已因這場戰爭而財政瀕臨崩潰。

鄭經率軍返台時,其母董太夫人對他痛責:「若輩不才,莫如勿往;今觀此舉,徒累桑梓、苦生靈,是何益哉!」 鄭經回台後,台灣又連續遭遇三年旱荒,史載:「歲飢,米價騰貴,民多餓死。」

圖:澎湖海戰,清軍進攻路線

1683年六月十四日(農曆),施琅率領戰艦六百餘艘、甲士六萬餘人,渡海攻打澎湖, 明軍由名將劉國軒在澎湖親自督戰,以三百戰艦,精兵二萬餘禦敵。

澎湖海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場大規模海戰。二百年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黃海海戰, 規模就遠小於這場海戰。而三百年前,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與英國在英吉利海峽的對決,規模亦不如這次的澎湖海戰。

1683年的澎湖海戰,在澎湖灣內展開,戰鬥極其慘烈,鄭軍英勇奮戰, 陣亡一萬多名士官兵,戰艦損失一百九十餘艘,澎湖海上飄滿浮屍焚船。最後清軍取得勝利,劉國軒率殘軍逃回台灣。

澎湖海戰決定了明鄭政權的命運,台灣民心士氣頓時瓦解,鄭克塽只好派出使節至澎湖呈獻降表, 鄭克塽及文武官員依清廷指令,易衣冠,薙髮結辮。自鄭成功於1662年占領台灣,至1683年鄭克塽投降為止,明鄭政權在台灣維持了22年。

1683年,時為康熙22年,康熙皇帝剛滿30歲,正帶領大清帝國走向康熙盛世。在施琅的奏請下,次年(1684), 清廷將台灣收入中國版圖,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康熙39年(1700),康熙皇帝下詔:「朱(鄭)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下令將鄭成功及鄭經父子遺骨歸葬故鄉福建泉州南安。這一年,鄭氏的後人,護送著鄭成功父子的骨瓮渡海返鄉。當船艦通過台灣海峽時,大海滄茫,映照孤帆遠影,象徵著一個大航海時代的結束。

這個大航海時代,從十六世紀中葉起,以閩南人為主的民間海上武裝力量,縱橫台灣海峽長達一百年,最後更擊敗了新興的海權國家荷蘭,取得台灣,震驚歐洲。

而這股來自民間的海上力量,並非憑空產生,其歷史可追溯自中國兩宋時代的科技成就,造就了航海技術的發達。

元代時,福建泉州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明代永樂年間,鄭和更率領前所未有的龐大艦隊七次遠航西洋。

泉州人見識過鄭和的船隊,閩南人熟悉海洋,而明朝中葉後,國家海洋政策改變, 實施海禁,限制貿易,促使航海技術及人才流落民間, 最後更驅使福建沿海人民淪為海上盜匪。閩人傅元初曾愷切上書:「海上,閩人之田。」、 「海禁一嚴,無所得食。」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入海從盜,嘯聚亡命。

明鄭政權的覆亡,結束了這一百年來閩南人所創造的海上世紀。然而閩南人並沒有遠離海洋,隨著台灣的開發, 此後一波波以漳州、泉州籍為主的閩南人及來自潮、惠兩州的客家人,冒著禁令,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 移民前往台灣,寫出了一篇篇悲欣交織的渡海史詩。

最後一次大規模移民台灣的渡海史詩,發生於1949年。一、兩百萬軍民追隨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遷台, 以避戰禍。蔣介石以台北為臨時首都,以金門為反攻大陸的跳板,隔海與共產中國對抗。

三百多年前,明鄭與清廷隔海對峙的場景,三百年後,又戲劇性的在台灣海峽上演。而這次的海峽對峙, 歷時更久,經過了六十年,勝負仍然未定,結局仍然未知。

前一篇:三百年前台海風雲-讀《閩海紀要》(上)

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版權說明:本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版權歸原創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為直接轉載的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