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桂林這個區產業發展重點,答案全在這裡

桂房網 發佈 2022-05-20T14:10:52.974209+00:00

產業發展,是桂林經濟最重要的進化過程之一。近年來,桂林在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的同時,大力振興工業雄風,加快推進產業振興,全力推動工業產業實現新發展新突破。據桂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桂林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7.4%,增速創6年以來新高。

產業發展,是桂林經濟最重要的進化過程之一。

近年來,桂林在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的同時,大力振興工業雄風,加快推進產業振興,全力推動工業產業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據桂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桂林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7.4%,增速創6年以來新高。

而作為桂林工業產業發展主戰場之一的高新區七星區,在桂林振興工業產業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親重的地位。

高新區實景圖(圖源政府官網)


高新區2022年產業發展要點公布

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桂林市關於推進產業振興各項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工業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提供產業支撐:

官方結合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22年度工作目標,確定了區域內的全年產業發展要點

高新區產業園區實景(圖源官網)

根據全年的發展目標:2022年高新區計劃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11.4億元,同比增長2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7.39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1.17億元,同比增長22%;

新建標準廠房20萬平米;新增土地收儲1500畝;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億元;

培育新增上規入統工業企業13家以上;新引進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其中新引進計劃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個。

高新區產業園區實景(圖源官網)

在4月下旬,桂林市舉行2022年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暨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

在活動中,高新區光通信項目、光通信模塊集成生產基地項目、桂花主題系列產品工業加工園區項目等4個項目成功簽約。

簽約總額達15.1億元,項目涵蓋光通信、大健康、製造業等多個領域,與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契合,對於進一步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簽約活動現場圖(圖源高新區投資促進局)

此外,截至4月底,高新區累計已實現集中開工、簽約15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超65億元,為桂林高新區建設國家級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工業振興

打好工業增產攻堅戰

(一)科學精準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緊盯高新區2022年工業振興主要目標任務,做好經濟增長支撐點分析和經濟運行調度,強化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

積極做好規上企業穩產保產,實現增長,針對預測負增長企業開展精準對接和重點幫扶,解決企業痛難點問題,所有問題都要專人緊盯、一跟到底、限時解決,使企業輕裝上陣,加快生產,確保全區工業經濟運行良好態勢。

(二)著力培育骨幹企業做大做強。

建立企業互聯互通機制,完善企業家座談會、產品內循環等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向工業聚集,助力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以打造「500億元園區」為目標,堅持「扶優、扶大、扶強」,加大對現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龍頭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智神、飛宇等企業加大技改,推動桂林南藥、優利特加強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進而強化其行業領軍地位,積極扶持金格、智源、溢達紡織等骨幹企業擴大規模,快速成長為區域性龍頭企業。

推進「專精特新」—「瞪羚」—「小巨人」—「獨角獸」企業梯度邁進。做強土地、資金等產業發展要素保障,加大支持工業發展的人力物力,通過與三分園共同培育、與各級金融機構和資本對接、行業協會組織集體活動、赴珠三角開展專項活動等方式,為優質企業優先申請用地用錢用人的政策支持。

高新區信息產業園(圖源官網)

(三)凝心聚力抓牢項目攻堅。

加快推進「六大百億產業基地」打造,即: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先進位造業產業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前沿新材料產業基地、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數位化經濟產業基地。建立項目儲備庫。

壓實重大項目謀劃推進責任,建立管委會與分園屬地政府的項目統籌聯動機制,精心組織謀劃、包裝、儲備一批工業項目,全年計劃實施各類項目約50個,總投資約600億元。加速推進格力、航空輪胎、電科雲、米栗等重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儘快形成新增量。


聚焦產業集聚延鏈

加大招商引資實效

(四)瞄準產業鏈集群精準招商。

進一步完善主要領導招商責任制,深入開展「行企助力轉型升級」、常態化駐點招商行動,組建專業招商隊伍。

圍繞「產業樹全景圖」,按照「鏈長制-聚集群-強配套」原則,全力提升產業集聚度。緊盯金盤科技、智神、優利特、航天電子、5718廠等產業鏈重點企業,完善基礎信息,進行動態管理,集中引進一批補鏈延鏈項目。

高新區產業園區實景(圖源官網)

(五)對標產業鏈宣傳推介。

深挖高新區投資優勢,緊緊圍繞「六大百億產業基地」打造,分板塊、分區域、分行業全面宣介高新區形象,擴大招商覆蓋區域和園區品牌影響力。以強鏈補鏈為目標,著力精準引進一批重點產業項目,以高質量駐點招商成果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年計劃赴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活動10次以上,深挖、推動項目落地。

(六)加強研究構建招商新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梳理比對,更新完善高新區強產業鏈招商優惠政策,支持符合產業規劃項目在分園落戶,構建管委會和分園協同、分園和分園互動互補的招商引資新模式,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精招商的濃厚氛圍。


聚焦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動科教振興

(七)大力實施科技創新。

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全年力爭實現高企保有量突破2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30家,瞪羚企業保有量超15家。積極開展科技項目攻關,組織企業科技計劃申報。

加快推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全年新增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台5家以上,培育自治區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以上。貫徹國家「東數西算」戰略,聚焦光通信和醫療器械產業,探索建設貴州至廣東骨幹網絡數據傳輸關鍵節點(數據災備),培育光通信和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各1個。


(八)提升產學研合作水平。

依託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桂林漢璟創新中心等平台,加強與本地科研院所合作,引入和培養具有影響力的產學研合作平台,助力科教深度融合。

引導支持重點企業及科研機構與發達地區的優勢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創新基地,持續推進桂林高新區-桂林航院-武漢理工三方產學研合作,助力企業破解技術難題,快速形成「研發在外,轉化在內」的創新機制。

組織各類產學研對接活動,積極探索「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成果挖掘、企業選擇」的正反雙向產學研模式,力爭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50項。

(九)紮實做好人才工作。

突出科研企業與人才引入,針對創新人才、創新平台和創新項目,積極引進和培育區內外知名創新平台。2022年引入初創期科技型企業5家以上,自治區CTO備案人數突破70人。強化人才服務平台載體作用,制定更加靈活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政策,及時將自治區、市有關人才政策落地。


聚焦功能完善

加快推進要素保障

(十)優化空間規劃布局。

強化規劃引領,把「一區三園」核心區規劃與全市工業振興發展布局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銜接,梳理整合產業用地,積極開展園區內控制性詳規調整,力爭全年收儲土地超1500畝以上。

(十一)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重點實施園區道路、人才公寓、標準廠房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標準廠房建設20萬平米以上,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8億元。

(十二)提昇平台公司融資能力。

加快高創投公司籌建與運營,對接市財政爭取1億元註冊資金儘快劃撥到位。系統調研各分園現狀,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優化資產結構和資源配置,依法合規向平台公司注入有效資產,增加現金流,力爭年底實現高創公司主體信用評價AA+等級。

(十三)多元拓寬投融資渠道。

圍繞產業發展、土地收儲、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創新開展全年融資工作。確保全年獲得融資、政府債、公司(企業)債等授信額度30億元以上。


聚焦火炬排位

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十四)紮實開展火炬統計。

對納統企業進行分析,做好分類,分類別召開培訓會,確保應統盡統、不重不漏,保證數據質量。年度火炬統計總營業收入增速預計超過10%。強化弱勢指標,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強化國家級、自治區級創新、創業平台打造,確保高新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十五)加快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

制定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重點企業按照營業收入規模劃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四大類。以火炬考核20個核心指標為基礎,結合實際,制定3大類共30個評價指標,對四大類企業進行積分評價。創新積分評價優秀企業給予優先納入科技計劃項目、創新平台建設等政策支持範圍和精準量化配套支持。

(十六)全面落實「雙創」示範基地建設。

繼續按照《桂林高新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計劃,爭取在全國212個雙創基地中進入良好和優秀行列。牽頭對接各分園引入外部優質創新創業資源、產業資源和技術資源,協助各分園做好規劃、建設和創新創業平台升級工作,按月跟蹤督導工作進展,實施年度考核。


(十七)打造一批優質創新創業平台。

完善雙創政策措施,形成扶持政策體系,推進「製造業+雙創」「信息服務業+雙創」「高校科研機構+雙創」「高端裝備製造+雙創」新模式,支持協助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打造高水平的創新中心和雙創基地。

重點發展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光通信為主,通過搭建產業聯盟、公共服務平台,新建5個以上創新創業平台,培育5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


聚焦營商環境

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十八)建立完善企業互聯互通機制。

完善主要領導企業服務日、企業家座談會、高新區產品內循環等機制和制度,集中優勢資源向工業聚集,助力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創新「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有效整合分園各職能部門和第三方服務商職能,面向企業建立統一完善的企業服務協同平台,實現政企互通、服務企業、信息匯聚、資源共享、共融發展。

(十九)全面推進「雙容雙承諾」改革。

依據《桂林市園區企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改革實施方案》(市政辦〔2019〕16 號)、《關於印發桂林市工業項目「標準地」和「拿地即開工」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市自然資字〔2021〕309 號)要求,全面推進「雙容雙承諾」工作,擴大納入「雙容雙承諾」企業數量,努力營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營商環境。

(二十)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一流、暖心政務大廳。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落實「一枚公章管審批」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提高辦事效率。提升線下政務服務便利度,落實工業項目代辦服務制度,不斷提高代辦隊伍整體素質。強化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推進「全程網辦」,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在線辦理,提高網上可辦占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