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野望》鑑賞

心一0823 發佈 2022-05-20T14:24:33.189382+00:00

放誕縱酒,其詩多以酒為題材,讚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流露出頹放消ji思想,表現對現實不滿,後人輯有《東皋子集》。

一.作品原文


野望 王績


首聯: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頷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頸聯: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二.作者簡介


王績(大約588—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縣人。隋唐大臣王通(又稱文中子,著 名的啟蒙讀物《三字經》把他列為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的弟弟。隋末唐初為官,後棄官還鄉。放誕縱酒,其詩多以酒為題材,讚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流露出頹放消ji思想,表現對現實不滿,後人輯有《東皋子集》(一名《王無功集》)。


三.全詩賞析

1.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

說起五言律詩,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五律,屬於近體詩範疇。這種體裁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期,其雛型是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到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間兩聯須作對仗。一二句是首聯,三四句是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2.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

這首詩在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失落的情懷。

首聯(一二句):「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寫作者歸隱後的一天,在家鄉絳州龍門東皋的這個地方,眺望天際淡淡的暮色,心裡彷徨苦悶。

在這裡,作者歸隱後經常游北山、東皋等地方,自已給自己起號為「東皋子」。同時,詩里「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作者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頷聯(三四句)和頸聯(五六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山、牧人、獵馬等。

作者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尾聯(七八句):「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作者說自己和他們相遇而不相識,在現實中那麼孤獨無依,那就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在這裡,「採薇」暗用以下二詩的句意,藉以抒發作者的苦悶。

《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詩經·小雅·採薇》有:「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3.這首詩的啟示



作者的詩是一首好詩,寫得好,但調性太負 能 量了,用來欣賞是可以的,但不要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作為現實社會中的人,還是應該積ji向上,努力進取,為社會為人類作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