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經略四方,疆土到達現今東南亞地區,首次發現寶島台灣

讀史明智jp 發佈 2022-05-20T14:58:50.167770+00:00

在如今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的時代背景下,孫權有一項貢獻是我們必須牢記的,那就是派人首次發現台灣,開始促進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交往。

說起三國時期的吳國,與人氣很高的魏蜀相比似乎存在感略低一籌,大家對它的君主也就孫權了解比較多點。得益於曹操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在當時被人評價還是蠻高的。

在如今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的時代背景下,孫權有一項貢獻是我們必須牢記的,那就是派人首次發現台灣,開始促進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交往。在台灣剛被發現時,島上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衛溫等人千辛萬苦到達台灣並經略1年就撐不下去呢?歸來後的兩位功臣為什麼會被孫權殺了?今天我們就說說孫權稱帝後經略四方的事。

1.孫權稱帝,蜀漢爭論

公元229年農曆4月13日,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不是現在武漢市的那個武昌,而是現在的鄂州市),昭告天下,改元黃龍。稱帝後第一件事肯定是要給家人一個顯赫的身份,於是追尊亡父孫堅為武烈皇帝,亡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孫登為皇太子,封孫策之子孫紹為吳侯並將其餘功臣挨個封賞。

稱帝後國內該賞的已經賞了,接下來肯定是要求跟盟友蜀國知會下了,總不能我都稱帝了還跟以前一樣跟你打交道吧。於是孫權派出使節前往蜀漢,跟劉禪提出了「並尊二帝」的說法。「並尊二帝」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說:「阿斗啊,現在我也登基成皇帝了,我們兩個身份一致,天下皇帝就我們兩個就好了,北方那個稱帝的曹家人我們都別承認他,他是篡漢者」。

對於這個說法,蜀漢百官反應十分強烈,並不認同孫權的這一說辭。我們都知道,當時蜀漢百官中很多人是看中了劉備皇叔身份而來投奔的,在他們心中只有蜀漢是天下正統,繼承的是大漢的國祚,你孫權跟曹魏一樣都是篡漢者。按照當初高祖遺訓:「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你一個臣子稱王都不夠格,還想要稱帝?

但這個時候丞相諸葛亮卻站出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他說:「我平生也是以匡扶漢室為目標,本來孫權的僭越我肯定是和大家一樣要反對的,但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北方魏國現在的實力是我們與吳國聯合起來才能抗衡的,一旦與吳國撕破臉皮,北伐中原時還得去提防東邊的吳國,匡扶漢室就將變得無比艱難了。因此我們現在非但不能翻臉,還必須派人前去道賀」。

這就體現了諸葛亮作為一個政治家的理性與務實,他心中十分清楚,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說穿了都是利益主導——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至於「正統」「大義」那些東西,都只是幌子罷了,要是真的用它來決定國家行為,那就是犯傻了。

於是蜀國派使節陳震出使東吳,一來向孫權祝賀,二來討論以後如果兩國合力消滅了曹魏,曹魏這塊大蛋糕該怎麼分。相互扯皮後達成了一個「中分天下」的一致方案:豫、青、徐、幽四州歸東吳,兗、冀、並、涼四州歸蜀漢;另外還有一個司隸州,以函谷關為界,一分為二,東邊歸吳,西邊歸蜀。

當然,這個方案也只是個設想罷了,至於能不能實現誰在乎呢?到時候這個協議會不會變成一紙空文誰也不知道。

說回我們今天的主角東吳大帝孫權,稱帝之後的孫權並沒有和蜀漢百官說的那樣消磨了雄心壯志。與此相反的是,從戴上天子冕旒的那一刻起,孫權胸中就湧起了一股開疆拓土、經略四方的豪情。

2.經略南方,諸國入貢

光有一股豪情是不夠的,現實擺在孫權面前的是已基本固定好的九州疆域,往北擴張?北方的曹魏能打得你滿地找牙;往西?西邊的蜀國目前是盟友,不好動兵。那能往哪開疆拓土呢?孫權環顧天下之時,只能把目光投向南邊和東邊。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交州長期被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家族控制。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部南下,開始經略交州,先是誘殺了心懷不軌的蒼梧太守吳巨,然後成功招撫了士燮。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孫權命將領呂岱接替步騭經營交州。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年已九十的士燮去世,孫權一邊任命士燮之子士徽為九真太守,一邊對交州進行分割:由呂岱及戴良分別擔任廣州、交州刺史,表面上是對士徽安撫,但實際上是剝奪了士徽的權力。士徽及其兄弟自然不甘心,於是起兵反抗,奈何在步騭、呂岱十多年的經營下,士家早已被架空,沒過多久士徽的反抗就被呂岱平定。

從此以後,盤踞交州多年的地方割據勢力被完全清除,交州七郡在孫權稱帝前夕徹底納入了吳國的版圖,此時的交州下轄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廣東、廣西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孫權稱帝之後,立刻把目光投向了比交州更南的地方。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派出使臣康泰、朱應「南宣國化」,先後招撫了扶南、林邑、堂明,令這些邊陲小國紛紛遣使入貢,成了東吳的藩屬國。

隨後,孫權又準備派兵渡海欲將珠崖(今海南海口市)納入版圖,卻受到了陸遜的勸諫。陸遜認為,珠崖是蠻荒之地,渡海作戰風險很大,對此地用兵得不到什麼大的好處。孫權想了想,接受了陸遜的諫言,於是暫時將這個計劃擱置,至此孫權的「經略南方」就此告一段落,但孫權並不打算罷手,他將目光投向了東方。

3.衛溫出海,經略台灣

東方是一片茫茫大海,怎麼能擴張?這不得不提起一個古地名——夷洲,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台灣地區。

當然,當時孫權派人出海並不確定會到什麼地方,在當時,除了夷洲古人還認為海的對面還有一個亶洲。但在孫權看來,不管海的對面是哪,總歸是有地方可以納入版圖的,於是他開始往東經略海外。

同之前的珠崖一樣,這次依然受到陸遜、全琮等人的反對,理由還是老樣子:遠涉重洋找個未知之地,風險高於收益,得不償失。

但這一次,孫權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公元230年春,孫權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萬名士兵,帶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從章安(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區)出發,駛向了茫茫大海。歷經千辛萬苦,當衛溫和諸葛直的艦隊終於穿越海峽,抵達夷洲時,展現在他們面前的這個「新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三國末年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所著的《臨海水土志》是這麼記載的:

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婦,男女臥息共一大床……

意思就是說夷洲在臨海郡(治今浙江臨海市)東南兩千里,這裡四季無雪霜,草木長青。到處都是山,聚集了很多夷人。這些夷人有各自的首領、土地、百姓。這裡的男人削髮、穿耳洞,女人不穿耳洞。他們的房子沒有圍牆,只以荊棘作為藩籬相互區隔。此處土地肥沃,既有五穀,又有各種海產。夷人沒有男女之防,一大家子都睡在大通鋪上。

此外,沈瑩還記載了夷洲許多獨特的民俗,如「鑿齒」「獵頭」等,這些民俗在歷史上與台灣原住民是一致的。因此無論是從地理位置、自然氣候,還是從物產資源、風俗民情的角度來說,夷洲正是現在我國的台灣地區。沈瑩所著的《臨海水土志》,被公認為是世界上記錄台灣的最早文獻之一,沈瑩也可以稱作最早研究台灣的學者。不幸的是,此書早已失傳,只有部分內容因為被摘錄在《太平御覽》中而保存了下來。

衛溫和諸葛直率部登陸夷洲後,在這裡待了差不多一年,其間自然是會與當地土著發生戰鬥,具體經過沒有史書記載,只不過長期戰爭加上水土不服、瘟疫等,當初登陸夷洲的士兵紛紛死亡,最後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資治通鑑·魏紀四》

衛溫和諸葛直看著不斷倒下的同袍,心理防線最終被擊潰,於是只好帶著剩餘的士兵及這一年俘獲的數千夷人,在黃龍三年(公元231年)回到了大陸。

對衛溫和諸葛直來說,這是一次真正的艱苦旅程,按道理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對孫權來說,他當初派遣兩人出海是要完成他經略海外的使命的,現在目的沒達成還損兵折將,他極為憤怒,於是將二人以「違詔無功」的罪名斬殺了

4.後言

孫權的此次經略海外終究未能將夷洲納入吳國的版圖,在當時看來是極為失敗的,但對我們現在來說,這是一次偉大的航行,它開闢了大陸與夷洲之間的海上交通,擴大了兩岸之間的人員往來,並使稍後的沈瑩得以通過來到大陸的夷人獲取諸多關於夷洲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留下《臨海水土志》這樣寶貴的著作。

可以說,孫權經略海外的這個壯舉,相當於是在用行動向後世證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那些別有用心的外國政客以及那些數典忘祖的台Du分子在鐵一般的歷史事實面前,分裂祖國行徑必將失敗。我們都在見證歷史,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國完成統一大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