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父母餓垮身體,養出了4個億萬富翁,其中2人是中國首富

影中紀實 發佈 2022-05-22T10:37:41.732544+00:00

在四川,提到「劉氏四兄弟」可謂是人盡皆知,他們雖然出身寒門但卻個個都是身家億萬,其中還有兩人曾是中國首富。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前言·】——»

在四川,提到「劉氏四兄弟」可謂是人盡皆知,他們雖然出身寒門但卻個個都是身家億萬,其中還有兩人曾是中國首富。

說到這裡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一個問題:

兄弟四人個個都這麼優秀,是因為自身的努力,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


«——【·寒門·】——»

劉氏兄弟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劉永好,連起來就是:言行美好,象徵著父母對於孩子品德的美好期待。

但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的父母似乎提前就計劃好了至少要生四個孩子!

這顯然是一句笑談。

因為只有劉家人自己知道,在那個貧瘠的年代裡,他們是怎樣節衣縮食、相依為命,才勉勉強強、潦潦草草的活了下來。

不誇張地講,老大劉永言從生出來到進入青春期,一共也沒吃上過幾頓飽飯。

正長身體的那幾年時間裡,餓到口吐酸水已經基本上是屬於常態了。

老二劉永言更慘,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他早就是一身的皮包骨頭,甚至到了後來都已經出現水腫的狀態了。

當時稍微懂點醫術的鄰居看了一眼後便直搖頭,說這孩子已經餓得丟了「精氣」,再這樣下去怕是要「一命嗚呼」。

所幸,後來劉母費盡千辛萬苦借來了一點米糠,才勉強從「閻王」的手中把孩子搶了回來。

但與此同時,劉家又發生了一件「關乎人命」的大事。

救回二兒子後,劉母的肚子越來越大,伴隨而來的就是噁心乾嘔等符合妊娠反應的症狀。

當時的她其實已經預料到自己可能是懷孕了,但心裡還是抱有一絲的僥倖,直到找鄰居把了個脈後,他們一家才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劉父劉母都是善良之人,不忍心自己的孩子無辜的夭折,所以一直狠不下心來做決定。

一拖再拖後,他們也就失去了選擇的機會。10月懷胎之後,劉母一朝分娩生下了一個女兒。

就這樣,原本4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變成了5個,夫妻二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一邊節衣縮食一邊更加賣命的工作。

尤其是劉母,自己都吃不飽還得餵孩子。再加上月子期間沒能得到充足的調理,很快身體就吃不消了。

在重荷之下她的身體垮了下來,還落下了病根,只能退職回家,勉強做些零活。

多了一張嘴,又少了一個勞動力,可想而知當時劉家7口人的生活有多艱難。

眼看著再繼續這樣下去,一家人全都得餓死,劉父劉母經過商量後狠心做了個決定,從5個孩子中選一個送給別人。

這樣的做法在我們看來,可能是非常殘忍的。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某種程度上來說,被送走的孩子反而可能是最有可能活下來的。

只是對於劉父劉母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孩子他們也狠不下心。

最終二人流著眼淚用抓鬮的方式,選出了將老三劉永美送走。

當時,一個賣布的商人知道這件事後便主動找上門來,說自己膝下無子,也有條件把孩子養大,有意向收養一個孩子。

劉父則是反覆向此人進行確認,問他是否一定會將孩子視如己出,在得到了賣布商人肯定的答覆後,劉父卻是悵然若失 。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還不到半年的時間,劉永美意外從高處跌落摔斷了腿,賣布商人怕治不好,便趁著夜黑風高把他送了回去。

好在城郊古家村一位姓陳的農會主席,願意抱養劉永美。於是他又被過繼到陳家,先是改名陳順民,上小學時再次改名為陳育新。

劉家幾口人就這樣踉踉蹌蹌的走過了那段飢餓的歲月,終於,隨著時代的變革,他們家的情況也慢慢的有所改善了。

那麼,從為生活所迫到成為億萬富翁,兄弟幾個又是經歷了什麼?


«——【·貴子·】——»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劉家父母一直都教育幾個孩子要「團結」「努力」,事實上「言行美好」兄弟四人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老大劉美言長大成人後,就通過招工進了工廠,扛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

老二劉永行在街上擺攤修收音機,老三陳育新在村里種地,老四劉永好作了知青,上山下鄉支援更加貧困的地區了。

兄弟幾個人雖然不像之前能天天見面,但是他們卻始終記得父母的教誨,堅信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老三陳育新。

雖然他被過繼給了陳家,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和兄弟幾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維護下,兩邊的父母感情也都很好。

都說家和萬事興,這話一點也不假,劉家人熬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間,屬於他們的美好時光,也即將到來。

1973年,彼時的高考制度還沒有恢復,國家先是搞了一場入學考試。

在那場入學考試中,老大劉永言考了新津縣第一名,被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錄取。

老四劉永好考得也不錯,但是第一志願沒有選好,被第二志願四川省德陽機器製造學校(現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就讀機器製造專業。

到了1977年正式恢復高考時,剩下的兩個兄弟,也都綻放了光芒。

老三陳育新白天干農活,晚上挑燈夜戰自學了所有的課程,在一個工分都沒落下的情況下,用了8個月的時間考上了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

老二劉永行則是當年的理科狀元,但卻誤打誤撞的到成都師範專科學校(現西華大學)就讀了,不過後來也通過努力拿到了大學文憑。

就這樣,劉家四兄弟三個上了大學,一個上了中專,在新津縣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

所以就有很多人感到好奇,劉家父母到底是用了什麼方式,才能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關於這點,其實總結下來也就是4個字——以身作則。

前文我們已經說過,劉家幾口人的生活過得非常窘迫,可以說劉父劉母為了能讓幾個孩子活下來幾乎每天都在疲於奔命。

可即便是生活物資匱乏,但是劉家人的精神世界卻相對來說是富足。

劉父藉助工作之便,總是能搜集到一些別人不要的舊報紙、舊書刊。而他和妻子又都有閱讀的習慣,每天不管是多累都會讀讀書,看看報。

久而久之,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之間也都深受其益,從小就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樣看來,「言行美好」四兄弟個個高考中第,絕非偶然。

與此同時,中國在鄧小平同志的帶領下,也即將邁入了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可以說一切都是形勢大好。

按照兄弟幾人的成績和能力,必將是前途不可限量。

街坊鄰居看見劉父劉母都紛紛賀喜看,說是兒子們有出息,以後肯定能跟著享福。

但不幸的是,劉父終究還是沒能等到這一天。1979年,劉父被查出患有肺癌,同年年底便撒手人寰。

在彌留之際,他對四兄弟說:「我一生想為國家多做點事,卻沒能如願,但我覺得你們大有希望。」

希望,是劉父說出的最後兩個字。

從那一刻開始,這兩個字便在兄弟四人的心中深深紮根。

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這句話,為兄弟四人之後的商業帝國奠定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就講講兄弟四人創業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兄弟四人除了眼界和魄力之外,還有哪些異於常人的地方!


«——【·創業·】——»

事實上「言行美好」會走上做生意這條路,和劉永言、永行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一個是賺到第一桶金的人,一個是提出創業思想的人。

當時,劉永行通過給人修收音機,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賺了300多塊錢!要知道,這可是相當於一個職工半年的工資了!

而他在興奮的同時,也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希望。

那年過年,劉永行包辦了兄弟幾家的年貨,並將自己賺錢的經歷講述給了幾個兄弟,這時候老大劉永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現在改革開放,國家已經提倡發家致富了,我們幹嘛不一起創業做點事呢?」

這一說法說法猶如一道驚雷,炸的兄弟幾人毛瑟頓開,紛紛表示同意。至於創業的項目,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製造收音機。

但是初次創業的他們沒有想到,在技術和創意之外,資本和廠房才是他們最難以突破的壁壘。

所以雖然他們不甘心,但仍然無可奈何,創業的事情只能無奈後置。

時間來到1982年,劉永行和陳育新大學畢業了,一個進了縣教育局,一個進了縣農業局。

加上在成都電機廠當技術員的劉永言,畢業後留校任教的劉永好,「言行美好」四兄弟都擁有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

但是在他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那就是創業。

彼時,中華大地早已從沉睡中醒來,處處展現出勃勃生機,做生意已成為正當的路子,萬元戶是人人羨慕的對象。

同年8月,兄弟幾個人再次聚在一起商討出路。

有了之前失敗的經驗,這次他們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了進去,最終他們決定以老三在農村地皮作為場地,去信用社貸款,一起辦以一個農場!

但是當他們去信用社貸款的時候,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們……

這一次兄弟幾人沒有退縮,他們把家裡能變賣的資產都賣了,最終一共湊出來了1000塊錢。

10月1日,「育新良種場」正式開張。

此後他們先是測試了蔬菜種植、家禽飼養等經營模式,這中間有賺有賠,有笑有淚。最終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養鵪鶉上面。

這個時候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他們將目標細分到每個人的頭上:老大負責建設場地,老二研製特效飼料,老三負責鑽研養殖知識,老四負責拓寬銷路。

在這樣的配合下,不到一年時間,育新良種場孵化的鵪鶉就超過了百萬隻!成為全國的鵪鶉大王。

更難可貴的是,兄弟幾人在發家致富的同時,還毫不保留地將養殖技術傾囊相授,到後來,整個新津縣幾乎到了家家戶戶養鵪鶉的地步,成為了全世界的鵪鶉之都!

而他們的善心也為自己帶來了更好的發展,育新良種場僅靠賣鵪鶉飼料,就賺個盆滿缽滿。

1986年,育新良種場年產值已經高達40多萬元。

這樣的成績也引起了各級媒體和政府的高度關注,連新華社都把他們當做創業致富的典型案例,寫成內參報送給中央。

1986年11月,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專程來到育新良種場參觀,並留下題詞:

「中國的經濟振興寄希望於社會主義企業家」。

希望!又是希望!

「言行美好」四兄弟似是看到了父親慈祥的面容,那一刻,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讓父親失望!

後來四兄弟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字就叫做:希望。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四兄弟會繼續齊頭並進,患難與共的時候,他們卻悄悄的分了家……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分家·】——»

「言行美好」四兄弟靠鵪鶉發了家之後,並沒有就此打住腳步,當他們開始涉足飼料行業的時候,再次實現了財富倍增。

當時,國內農民用的飼料全都是由外國生產的,可以說國內的飼料行業完全就是一片藍海!

四兄弟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入局,並迅速打出了自己的名聲,之後憑藉著高超的營銷思路,以及在電視台廣告轟炸的方式進行普及。

很快,他們的產品就遍布了國內。

到了1991年,劉氏兄弟的飼料產銷量已經達到了10萬噸,完全成為了他們的一台「印鈔機」。

此時,「希望」公司的財力已經相當雄厚了,兄弟幾人經過多年的考察之後,也有各自想要鑽研的領域。

於是,兄弟四個坐在一起一商量,把那些年賺的錢一算,也不管誰的貢獻大、功勞多,直接均分為四份,四兄弟每人拿一份。

這次分家,沒有爭吵,沒有矛盾,是兄弟創業分家的一次完美典範!

後來,老大陳永言投身電子行業,老三陳育新選擇了房地產行業,老二陳永行和老四陳永好選擇繼續深耕飼料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雖然選擇了不同的賽道,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整體,那就是都隸屬於「希望集團」。

經過商議後四兄弟達成一致,他們決定將集團交由劉永行和劉永好主要運作。

接下來,希望集團先是通過參與招商引資,再是收購併購全國各地工廠,使得發展的勢頭突飛猛進!到1994年底,已經有了38家企業,產值達到17億元

次年,希望集團被確定為中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第一位!

劉永行、劉永好兄弟也以6億元的身家,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中國內地首富。

再到後來,劉永行、劉永好再次和平分家,希望集團的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劉永言沿用希望集團,劉永行打造了「東方希望集團」,陳育新構建了「南方希望集團」,劉永好則創造了「南方希望」以及日後的「新希望集團」。

四兄弟雖然在資產上分了家,但在創業路上都相互扶持,互幫互助,「希望」這兩字一直存在他們的心中。

分家後,四兄弟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都把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其中劉永行和劉永好在原希望集團的基礎上,拓展了更多的領域,資產也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1999和2000年,劉永行和劉永好兄弟連續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大陸最成功商人,2001年則再度成為大陸首富。

即使在富豪榜上不常露面的劉永言和陳育新,也各有自己的輝煌事業,只不過是他倆非常低調,相對不為人所知。

如果論單打獨鬥的話,劉氏兄弟可能不是最強的,畢竟「首富」的位置也經常易主。

但是作為一個整體,從長期持續性來看,劉氏家族絕對稱得上是當代中國最成功的一個商業家族。

歸本到底,正是因為他們從小便對學習產生的熱忱、「兄弟同心」的態度,以及心中的永遠存在著的那一份希望。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1987年山東滅門案:祖孫三代人遇害,烏國慶憑一袋鹹菜巧妙偵破

2006年濟源男子養了只「狗崽」,越餵越不對勁,專家看後發現端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