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只此青綠》服裝總設計師:「從博物館出發」守正創新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2-05-22T11:33:14.338252+00:00

編者按:國風潮起,如何以服裝為載體,助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向國際舞台,什麼才是真正代表民族身份、彰顯國人氣度的服飾?即日起,南都、N視頻推出「華服新生」系列報導,從文物修復、綜藝傳播、時尚設計等角度,與各界共話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與新生。

編者按:國風潮起,如何以服裝為載體,助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向國際舞台,什麼才是真正代表民族身份、彰顯國人氣度的服飾?即日起,南都、N視頻推出「華服新生」系列報導,從文物修復、綜藝傳播、時尚設計等角度,與各界共話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與新生。

近一兩年間,國風舞蹈成為新的大眾審美,而過目難忘的服裝造型,成了其中最易於感知、也最具記憶點的符號。如央視春晚上一舞驚艷的《晨光曲》《只此青綠》,河南衛視「美出圈」的《麗人行》《隴上踏歌行》,備受劇場愛好者追捧的舞劇《孔子》《沙灣往事》、中國原創音樂劇《蝶》……提到這些名作,觀眾的腦海中一定會瞬間浮現出鮮明的藝術形象和畫面。

其實,以上所有作品背後,有著同一位服裝設計,他就是陽東霖——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服裝設計師。從業十幾年來,這位80後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服飾在舞台戲劇藝術領域的「當代表達」,而隨著他介入影視劇造型,也帶動了這個領域的「審美升級」。在《有翡》《贅婿》等電視劇播出期間,他帶隊設計的古裝造型都上過熱搜,不僅因其剪裁精良、用色充滿戲劇張力,細究起來,還處處體現著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

近日,陽東霖接受南都、N視頻專訪,分享了自己對於重塑和傳播華服之美的「方法論」——「共性」與「個性」、「守正」與「創新」。在他看來,一定要尋找到古今審美之間溝通的可能,同時還要在這種共性之中塑造個性。「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更多人願意走進博物館去觀賞傳世的服飾文物,但我也希望他們走進劇場時,能感受到傳統服飾改變了材質、顏色和樣式之後,結合舞台戲劇藝術,所傳遞出的另一種、更易於當代人接受的美。我想這種表達形式上的『對撞』,能激起大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也好、對於中國傳統服飾也好,一種更深的認同感和探索欲。這既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也是我們熱愛的事情。」

陽東霖。

「從博物館出發」的舞台創作

身為服裝設計師的陽東霖,是各地博物館的常客。

在為文華大獎舞劇《杜甫》做服裝造型時,他專程造訪陝西歷史博物館和洛陽博物館,去研究唐制服飾、唐代的傳世木俑;擔任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服裝造型總設計師期間,又帶著團隊數次走進故宮博物院,近距離感受宋畫的用色、「每一筆山間的褶皺」;創作舞劇《五星出東方》時,遠涉這塊傳奇織錦的發掘地——新疆和田大漠,尋找精絕古城的文化遺存……

「逛展」「採風」,已經成了陽東霖的創作習慣。他對南都記者形容:「每做一部新戲,我都覺得自己像一個學生,會抱著虔誠的態度去理解那個時代、那段歷史時期的服飾特點,乃至當時各類人物的衣食住行,從中找到藝術創作的靈感。」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個捕捉靈感的過程叫做「守正」。服裝設計師並不是在劇場舞台上辦「個人作品展」,一套戲服設計出來,是穿在具體的角色身上走向觀眾的。「每次創作中,我們需要花最多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的,其實就是這種傳統文化的『根』和『符號』。一旦能抓住最能代表它的『這一點』,其他所有東西,我們都可以打破重塑。」

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為例,其中沒有一套服裝是刻意地「1:1」仿造歷史,但舞台上的每一絲每一縷,又都是文雅細緻的宋代審美。劇中的篆刻人、織絹人、磨石人、制筆人、制墨人,透著《蠶織圖》《攆茶圖》《瑤台步月圖》等宋畫的影和意;而「青綠」的形象,更是直接脫胎於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下半場開場時的「翰林畫院」,是《只此青綠》在服裝造型上最「寫實」的段落,先生的交領衣、學生的長衫,形制分別是宋代男子道衣和圓領袍,而服裝的材質和配色,卻又是頗為大膽的發揮。比如畫院學生的那一襲藕粉色紗衫,陽東霖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覺得紗和藕粉色對於表達『畫院學生』群像是很適合的,因為他們就是這麼一群意氣風發、唇紅齒白,並且有點小淘氣、小幽默的少年呀!」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的翰林畫院群像。

2016年,舞劇《杜甫》成功首演,一年後,舞劇《李白》震撼問世,服裝設計都是陽東霖負責。「詩聖」與「詩仙」,都生活在唐代,但陽東霖接手《李白》時,並沒有直接複製前作的藝術處理方式,而是重新到博物館「取經」。

「這一點說起來也很有趣。每一次採風,可能你到的是同一個博物館,但是看到和感受到的又完全不一樣。因為你帶的題材是新的,創作使命是不同的,在觀察時自然就會側重不同的方面。而且自身的成長,也會讓你對同一件事情產生不一樣的思考。」

在陽東霖看來,同為唐代詩人,杜甫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更為沉鬱,而李白更詩情浪漫。在做服裝設計時,他有意將這種整體氣質的區別進行了擴大處理,「在《杜甫》中,我用的面料是更偏粗麻質感的,符合這個人物、這個劇的氣質,而在《李白》中,更多的是用紗和生絲綃。」具體到服裝形制和剪裁上,《杜甫》中的宮廷舞段,是用「紙張一樣的面料、龐大的造型」去表現皇權的搖搖欲墜,讓華美的《麗人行》,也帶上了一種「易碎感」和批判色彩。而《李白》則是光風霽月,用飄飛的衣袂、「春風拂檻露華濃」式的宮裝,盡情展現盛唐氣象。

舞劇《杜甫》中的經典群舞片段《麗人行》。

「就算我這十幾年做了那麼多劇,接觸了那麼多題材,我依然會覺得自己的所知,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面前是很蒼白的。因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就像璀璨的星河一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樣式,它是看不完的。在每一次新的創作中,都可以接觸到中國傳統服飾或者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的維度。」這種豐富多元的華服之美,令他沉醉其中。

將古裝造型融入「藝術想像」

但戲劇服裝設計師的職責,並非傳統服飾的復原。對陽東霖來說,考據的最終目的是「求新」,給歷史的「根骨」插上藝術的羽翼。

當一件戲裝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可能經過了很多道不易察覺的布料染整工藝,顏色也幾經調試。就像在央視春晚舞台驚艷國人、猶如從古畫中擷取的「青綠」色,陽東霖就說,他們是在寶藍色與鈷藍色間找到了「靛青」,在「石綠」底色上融合了少量藍色、赭石、藤黃等色,嘗試在不同紋理、厚度以及不同的懸垂感的棉麻面料上進行高溫固染、扎染,一遍又一遍地調色,直到染出最傳神的「青綠」之色。

「青綠」群舞服裝造型設計稿。

2021年10月15日,廣州大劇院《只此青綠》演出劇照。

又如今年4月,河南衛視《2022清明奇妙游》展現田間農忙、農樂的舞蹈節目《隴上踏歌行》,原是舞劇《李白》選段《踏歌》。看似十分簡約、只出場5分鐘的純白色群舞服飾,其實也有完整的創作歷程。

「既然你問到這裡,我覺得還是應該從這個舞段的創作講起,或者說,從它在《李白》這部舞劇里所起到的作用講起。」陽東霖對南都記者介紹,「原來在《踏歌》這一部分,我們要體現的是李白《贈汪倫》這首詩里所寫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意境。這句詩是語直脈露,但是意不淺、味更濃,而舞段描寫的是李白經歷過廟堂的坎坷之後回到民間,在百姓身上感受到一種怡然自得、不受拘束的狀態,自己也變得更加真率和灑脫。它的創作原點是這兒。」

河南衛視《2022清明奇妙游》中,展現清明節氣日農事場景的《隴上踏歌行》。

在為這些農夫形象的群舞舞者做造型時,陽東霖參照了南宋畫家馬遠的《踏歌圖》。其遠景是淡墨山水,但最傳神的還是近處一群手舞足蹈、憨態可掬的農人。依照古畫形象,陽東霖設計了白色交領短衫和淺灰色褲裝,以及中國民間的尖頂斗笠,但又將斗笠的兩條帽帶加長,以便在舞蹈時更顯靈動。灰色褲裝是用粗麻做了「花染」,用不規則的紋路,來表現勞作生產的痕跡。而上半身的白衫是生絲綃,肩背上還用相同的面料,純手工擰成了中國傳統的雲水紋。

為什麼要給農夫角色的戲服加入這些細節?陽東霖說:「其實這些行走在山水雲霧之間的人,對於當時的李白來說,已經不再是實實在在的農夫,而更像是他夢寐以求的狀態,是他所憧憬的一個美好世界。這正是舞台藝術創作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你可以在一個小小的框架式舞台劇場裡,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對一段歷史做一種濃縮和概括的表達,並且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創意和藝術想像,引起更多觀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如今,看到越來越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開始關注舞台戲劇,陽東霖不免感慨。

「我記得11年前做《孔子》的時候,真正走進劇場的觀眾很少,而且基本都是傳統的專業的觀眾。這些年,隨著大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自信』,越來越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穿著漢服來看《孔子》;近兩年看《只此青綠》的時候,還自發提倡要穿宋制漢服,說明現在這批觀眾已經對我們的傳統服飾很了解了。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也正是我們作為文藝工作者希望看到的。」

為《有翡》設計「個性化古裝」

自2006年從北京舞蹈學院戲劇服裝設計專業畢業以來,陽東霖已經參與了幾十部古典題材舞劇、歌劇、音樂劇的服裝設計。他締造的很多舞台形象都成為不可磨滅的經典,多次獲得「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以及中國舞蹈「荷花獎」、「丹尼獎」最佳服裝造型獎、中國舞台美術學會服裝設計「學會獎」等專業獎項。

前幾年,陽東霖又帶著團隊進入了新的領域——影視劇服裝設計。無論是偏寫實的武俠劇《有翡》,還是偏架空的《贅婿》,他們操刀的古裝造型都受到矚目,一度登上熱搜。

《贅婿》男女主人公造型。

「影視劇的服裝設計,跟舞台戲劇的服裝設計,一定是兩個邏輯,」陽東霖對南都記者談道,「影視劇需要你的服裝更『寫實』一些,也就是說,它不是表達一個情緒,也不是表達一個概念,而是『這個時期』的『張三』『李四』。但是我們團隊在做的一些古裝劇,可能也不屬於特別寫實的,而是玄幻、仙俠類。所以,我們依然可以在材質、在顏色上做一些個性化的創新,採用更接近於舞台戲劇的處理方式。」

如何突破古裝劇服裝的設計「程式」,融入更多正確的中國傳統服飾元素、戲劇美學的「張力感」,是陽東霖帶領的設計團隊想要探索的,「因為我覺得,電視劇服飾也要與時俱進,現在觀眾喜歡的東西,一定是有當下性、時代性的。」與此同時,他們不希望「為了美而美」,堅持認為一切設計語彙都要貼合人物,服務於劇情走向。

比如,在廣受好評的《有翡》造型設計中,團隊整體圍繞劇作的「熱血江湖感」,加入了編織肌理和現代材質,並普遍使用混搭、疊穿的方式,以凸顯「個性化的少年義氣」;在這種「野蠻生長」的畫風之下,又疊加了符合《山海經》等上古神話設定的中國傳統色彩,甚至用立體肌理元素「再現」了傳統戲曲繡花圖案,作為細節處的裝飾。

陽東霖團隊為《有翡》角色「木小喬」設計的服裝,用立體肌理元素「再現」了傳統戲曲繡花圖案。

陽東霖笑稱,如今影視劇服裝設計行業也很「內卷」,要持續發掘小眾的審美和創意。為此,他要感謝自己的北京雲廬藝術設計團隊,「我們有固定的12個人,我們開玩笑說是『十二星座』,是80後、90後、00後,各種年齡層次組合在一起的。每個人都在其中貢獻出了屬於自己年齡段的,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與眾不同的想像。」

談到「華服新生」這一主題,陽東霖認為,我們未必要找到一件衣服,或一種設計語彙去「代表中國」,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太源遠流長,它的每一個面向、每一道縮影,都是華服。「華服的新生,需要你我共同去努力。」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