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少年的征途應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不服輸的勇氣,不怕輸的志氣,不畏的年紀。儘管所有人的不認可那個決定,我的青春都只認定了那一個夢想——成為一名自媒體從業者,做自己喜歡的事。
儘管很難,但我還是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就好比十幾歲時為了考進華南師範大學時一樣,拼盡全力、無怨無悔。
而此時此刻,距離他們的高考還有38天。
它的存在也猶如一顆血紅色的大櫻桃一樣,吸引著我前進。我的青春,為它而存在,只因為那是我想要的。
而青春就是這樣,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只問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明明是因為數學不好才選擇的文科,卻也還是因為它成為了班裡唯一一個一A二B的女生,只因為那是實現夢想所需要的。
凌晨四點的校園是寧靜的,但青春不是。
沸騰的心是紅色,我的青春也是紅色。儘管我的高考遲到了一個月,儘管我沒有那所大學,但我還是歡喜的。
沒有遺憾的青春,只因為拼盡全力過。
- 堅持堅持再堅持,不怕輸不服輸;
- 決定了就是對的,行動就是證明;
- 向世界展現激情,做最好的自己。
不為什麼,只因為那是我的夢想。
在這個可以把喜歡的事情變成職業的時代里,我擁有並支持著我的喜歡。
不過朋友們都說自媒體的未來會是不利於個人的,而是公司式的競爭,一個慢慢被壟斷的行業。反正,他們並不認為我能成功。
可那又怎麼樣呢?我的青春是血紅色的,而不是退縮。
02
少年的征途應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塵人間。
大專生,不是天生的無能者。
而我的大專生生活,也一樣是紅色的。
專插本成了我們的新高考,讓我們繼續為之奮鬥著。比不上985、211那樣一座難求的圖書館,也一樣有著不息奮筆的人。
青春,無時無刻不是紅色的。
不過,我沒有選擇專插本,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步入職場,做我想做的事——做一名自由職業者,而不是給別人打工。
原來只有努力一點,什麼樣的人離開都能習慣。
儘管現在還看不出我想要的樣子,但是堅持就已經很酷了。
儘管粉絲就那麼幾個,可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著我想要的。
儘管成果不明顯,我也還是永不停息地堅持著我的決定,我的信念。
也許就是這樣,老天爺是一個小氣鬼,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拿他喜歡的東西交換。而我們永不停息的堅持就是老天爺所喜的,因為它很美很美。
青春啊,是每一個人都忘不掉的回憶。
它可能算不上是完美的,但依舊讓人情不自禁的回頭。
青春啊,是每一個人最充滿活力和幹勁的一段時光。也許吧,它之所以讓所有人都難忘,是因為我們都在懷念那個十幾歲的自己,那個曾經永不妥協的夢吧?!
紅色,是那麼的醒目,又是那麼的讓人目不轉睛呀!
我的青春啊,儘管在別人眼裡看不見成功,但是我還是喜歡這樣的青春。充滿了紅色的激情,分分鐘鍾都是為夢想所奮鬥的光影。
不服輸,不怕輸,無畏歲月。
後生無畏,只因心裡滿滿當當的都是激情。
在不需要為生存而迫不得已的年紀里,想要的就是最好的!我無法保證我的選擇會一直都是對的,甚至無法保證它就是對的,但我無怨無悔!
如何堅持一個夢?
- 花21天養成習慣;
- 制定一個計劃,並按計劃執行;
- 鮮衣怒馬,此間少年。
如何愛自己,就如何去愛這個夢,這場青春。
03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擁有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就當全力以赴。
我的全力以赴,就是用我所能用的所有時間、精力去堅持。別人用三年就完成了的事情,我也願意花多一倍時間去追求它的到來!
為夢想堅持不懈的你,很酷很酷很酷。
沒有遺憾的青春,就應該是紅色的,因為那是汗水和淚水。
我堅持並且執著著我的決定,執著於我的青春。哪怕是事與願違,我也無怨無悔,就怕我沒有堅持於我的決定、我的心之所向。
而有一部電影叫《永不妥協》,有一種人生態度叫永不妥協。
作為帶著三個年幼孩子度日的單親媽媽,艾琳的生活壓力不是一般般的小。
可儘管找工作頻頻失敗,又在回家的路上慘遭車禍,她卻不曾妥協於命運和他人的不公,只是堅持著自己的決定——為居民討回公道。
就算是面臨著種種困難,艾琳也依舊堅持著。
最終,用自己的善良、堅持不懈和發奮打贏了一場關於水污染的官司。同時,在為官司奔波的過程中,艾琳重新發現了自我的價值。
「成年人的勇敢不是向前沖,而是一步三停後仍闊步向前。」正如大張偉所說的,成年人的勇氣成了堅持,就是永不妥協的前進。
做一個不輕易服輸的人:
- 外界的聲音作為參考;
- 集所有智慧,所有熱忱,堅持下去;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翻開青春這一面,字裡行間都帶電。
我堅信我的未來會如願以償,也相信我的青春不會被辜負。
永不妥協的青春里,有著的不僅僅是汗水和淚水,我的紅色青春里有著永不妥協的激情和一如既往的堅持!
零零後,不服輸,不怕輸。
不管怎麼樣,青春都不應該被辜負!
中國的接班人,用血紅色的青春鑄造著新的長城。
以上,祝你前程似錦、如願以償!
往期精彩內容:
寫給不甘墮落的你
關於成長,我建議你
從二十歲開始,給我們自己的人生
作者介紹:
馮希染,00後在校撰稿人,一個靠寫作構建美好未來的夢想建築師,專注於個人精進乾貨與自媒體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