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砸炮槍一樣的原理,雷汞式擊發槍改變時代,獵槍又上一層樓

武器大講堂 發佈 2022-05-22T23:24:45.078906+00:00

不過,得益於其發射的彈丸散布面積大,對於狩獵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優勢的事情,因此霰彈槍在這一時期主要被當做獵槍來使用,也就是當時普遍稱呼的鳥槍,因此獵槍也隨著技術的進步,用上了燧發機構和後來升級的擊發槍機構,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探索燧發槍下一個技術革新用在霰彈槍上的裝備-擊發槍模式的獵槍。

637 霰彈槍開始在獵槍領域發展

雷銃和燧發機構的出現讓前裝填的火器獲得了大量普及,各種精美的火器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在歐洲各國蔓延開了,幾乎在100多年的時間裡沒有新的技術變革,隨著火藥的改進和優化,各種主流裝備被單彈丸的裝備取代,而大面積發射彈丸的霰彈模式開始退出主流。不過,得益於其發射的彈丸散布面積大,對於狩獵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優勢的事情,因此霰彈槍在這一時期主要被當做獵槍來使用,也就是當時普遍稱呼的鳥槍,因此獵槍也隨著技術的進步,用上了燧發機構和後來升級的擊發槍機構,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探索燧發槍下一個技術革新用在霰彈槍上的裝備-擊發槍模式的獵槍。

新材料的出現催生出新的擊發機

自從上一期的火筒開始出現之後,這種外擴式槍口的方案也被用在狩獵領域,此時的人們開始研究如何能夠更加精準的擊中快速移動的獵物,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線膛槍管和彈藥得到大幅度的飛躍,但是這些技術大部分用於發射單彈頭的類似於如今步槍火器。

一部分人在提高射擊精度上越走越遠,而另一部分人則在發射大量彈丸的霰彈槍方案以提升命中面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隨著時間的推移,帶有線膛槍管的槍械慢慢成為步槍有用在戰場上,而滑膛槍管的槍械已經很少用在戰爭中,大部分用於狩獵領域。

其實早在燧發槍興盛的年代就已經有不少人將這種火器用於狩獵上,因此獵槍的發展在這段時間基本上只是擊發機構和火藥的發展,用於打各類的飛行的鳥類,因此也被叫做獵鳥槍(Fowling Piece)。

整體的結構設計依然還是保留著初期的方案,其槍管採用的是長長的滑膛槍管,一般選擇兩根槍管的設計,有左右布局或者是上下布局,根據狩獵的目標不同會有一定的長度縮減,例如用於射擊小型、快速移動的目標,往往有較短的槍管,大約在610 到 710 毫米之間,而用於遠距離射擊的霰彈槍,因為目標角速度很小,所以這個時候的獵槍往往有更長的槍管,能達到910 毫米的長度,整個尺寸在160CM左右。

在後部設計有一個整體式木托結構,已經具有更加可靠穩定的形狀設計,其發射機構有不同的方案,根據火器的發展歷程有不同的方案,從燧發機構到擊發機構到後來的後填定裝獨立式彈藥都有涉及,本期主要講的是撞擊式擊發機構。

自從燧發機出現之後,雖然解決了點火的便捷性,但是其原理依然還是火繩槍時代的點燃外露的引燃藥方案,依然會涉及到潮濕天氣或者是下雨等惡略天氣下無法使用的問題。

隨著在1799年,英國化學家愛德華·查爾斯·霍華德(Edward CharlesHoward, 1774–1816)發現了一種叫做雷汞的物資,其化學式為Hg(CNO)2,專業術語為雷酸汞,這種物資是一種呈白色或灰色的晶體,遇鹽酸或硝酸能分解,遇硫酸則爆炸。

在處於乾燥狀態時,雷酸汞對震動、撞擊和摩擦極敏感,即使是輕微的摩擦衝擊都會發生爆炸。

隨著這種物資被發現,火器的引火方式開始得到質的飛躍,在1807的蘇格蘭,一位牧師亞歷山大·約翰·福賽思(Alexander JohnForsyth,1769 年 12 月 28 日 - 1843 年 6 月 11 日)設計了使用雷酸汞的打擊帽,並設計了一套打擊引火系統。

他的目的是通過這套系統解決他的燧發槍點火的時候火藥盤噴出大量煙霧讓鳥類驚嚇,這種早期的擊發模式被稱為香味瓶點火系統,並被設計師申請了專利,使得火器的點火方式轉向了擊發槍時代。

擊發機構基本上還保留了一些燧發槍的模式,整個機構由擊錘、火帽、擊砧、擊砧座和火門組成,結構大大簡單。

其中火帽是一個紙或者是後期金屬的部件,內部使用使用汞雷酸鹽、鉀鹽氯酸鹽、硫磺和木炭等等製成雷爆底漆,在安裝到擊砧上之後通過後面的擊錘擊打爆炸。

擊錘需要手動後掰實現待擊狀態,擊錘跟火帽接觸的部位是內凹的,形成一個可以將火帽包裹住的結構,這樣當火帽爆炸的時候,產生的火花和碎片不會隨便飛濺傷到射手。

而擊砧、擊砧座和火門中間是連通的,中間有一個管道連結,當火帽擊發的時候,火花就會通過這個通道引到或門上,從而點燃槍膛內的發射藥實現擊發。

可以發現,這樣的擊發模式跟我們之前講堂軍庫做的砸炮槍很像?相對於燧發槍而言,無論是安全性還是便利性都大大的提升,扳機行程和機械機構也大大簡化,可以說是輕武器的一大進步。

在這種擊發模式出現之後,在歐洲使用了幾百年的燧發機構終於被終結,很多火器都換成這種機構,隨著使用的深入,很多新的改進又出現。

例如當時在馬背上特別小的火帽很難對準裝載,所以愛德華梅納德設計了一種叫做梅納德膠帶底漆的系統,底火被塗抹紙質的管盤上,管盤一字形排列安裝在紙上被卷在一起,然後安裝在一個小彈匣中。

這樣當掰起擊錘的時候,機構會帶動自動上料,雖然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當時的技術和科技下,其產生的問題比能解決的問題還多,所以沒有普及開來。

隨著使用的深入,獵槍開始出現雙管乃至三管獵槍,這種多管獵槍設計了兩套擊發系統對應兩個槍管,有兩套扳機和兩個擊錘,分別對應兩個槍管,在擊發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快速擊發。

隨著戰爭的推進和當時的殖民主義,這種武器不僅僅被用在狩獵上,還被大量用於航海和殖民,大量的歐洲殖民者將這些武器帶到了北美大陸。

北美大陸的西部牛仔文化和各種野蠻行動將這些火器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有後裝藥、定裝藥的時代,一個世界大戰的時代,我們後續一起繼續探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