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詩篇,人類讚歌5(公元488年~公元1086年,快板書)
作者:胡永紅
詞曰:
對立南北朝,奮發圖強。
文帝對武帝,各有主張。
於公元四八九年,三月甲寅十一日,
北方還白雪皚皚,南方早春暖花開。
春風得意的武帝,面對著文武百官,
說皇子責無旁貸,也應該擔當重任。
立子岳為臨賀王,蕭子峻為廣漢王;
立子琳為宣城王,蕭子珉為義安王。
文武百官齊恭賀,盛讚武帝的英明。
四月溫暖的北方,冰雪漸漸融化了。
丁丑魏主拓跋宏,憂心忡忡地詔曰:
搭建高高的平台,圍觀著眾多百姓,
散發些救濟物資,災民們歡呼雀躍,
致使人群與馬匹,來往間擁擠踐踏,
很多人不可避免,反落個受傷致殘。
從今往後都不能,這樣來發救濟物,
直接將救濟物資,送到孤寡老人家,
包括臥病在床者,以及窮人和孤兒。
四月丁亥十四日,孝文帝饒有興趣,
前往宜春靈泉池,又前往印章方山,
到了己丑十六日,才欣然返回宮中。
南朝齊武帝蕭賾,對待尚書令王儉,
禮遇有加很厚重,因倍加愛惜人才。
王儉是位文學家,稱謂南昌文獻公。
朝廷的禮儀決策,多半出自其手也。
王儉因博覽群書,而著有多部著作。
帝命他每隔三天,來朝廷議事一趟,
來去自如的時間,去會晤尚書令史。
其目的是讓王儉,更好地利用時間,
對王儉這般器重,是對文人的尊重。
後來武帝又認為,這樣太過於繁瑣,
又下詔命令王儉,回到尚書門下省,
這樣每月有十天,可以在家不上朝。
王儉有自知之明,深怕會惹禍上身,
則堅決請求朝廷,辭去吏部的職務。
武帝也明白這些,不想再強人所難,
便下詔改命他為:中書監參掌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