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起訴馬雲要下「黑手」?別鬧了,背後這套機制我們還要學習

帥真財經 發佈 2022-05-22T23:46:09.950262+00:00

誠然,有時美國人打壓中國企業的目的並不單純,比如打壓華為、中興、TikTok,美國政府親自帶頭,利用各種法律阻撓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但有時確實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沒有做好,給人找到了藉口有的放矢。

1

馬雲在美國被起訴,背後有「黑手」?別陰謀論了!

現在金融市場有一種論調,凡是中國企業在美國受委屈,那一定是美國人的陰謀,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誠然,有時美國人打壓中國企業的目的並不單純,比如打壓華為、中興、TikTok,美國政府親自帶頭,利用各種法律阻撓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但有時確實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沒有做好,給人找到了藉口有的放矢。

4月22日,4位美國阿里的股東正式向法院起訴,要求阿里和馬雲向他們賠償股價下跌的損失。有些「覺悟」很高的人,立刻本能地把這樁起訴理解為「美國打壓中國科技公司」的又一力證並稱「這意味著美國某些人對中國企業的打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至於要打壓中國企業的「美國某些人」是誰?沒有說,有點陰謀論的味道。

其實,美國投資人早在2020年11月便起訴了阿里,因為當時螞蟻金服上市失敗,造成阿里在美股下跌。受了損失的美國投資人氣不過,以阿里信息披露不充分為由,提起訴訟。

2020年時,可沒人質疑起訴阿里是打壓中國企業。過了一年半後,這場訴訟又被廣泛關注的原因是美國投資人把被告人從阿里,擴大到了馬雲。

在馬雲影響力的光環下,一場普通的訴訟經過自媒體的分析,變成了打壓中國企業的陰謀。

如果我們能仔細了解美國股票市場的運行規則,就會知道,美國投資人起訴某個上市公司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有位做國際投資的朋友和我說:「在美股,只有垃圾股才沒人關心,沒人起訴。亞馬遜、蘋果、Facebook、特斯拉這些巨頭每年都被投資人起訴。美國投資人認為他們在行使正常的監管權。」

來看看這些年被美國股東們起訴過的公司:

2018年,特斯拉股東對馬斯克提起集體訴訟,理由是馬斯克的一條推特誤導了市場,致使股價下跌。法官認為,馬斯克在明自風險情況下,依舊發布了對市場不利的消息,屬於明知故犯。馬斯克最高將面臨10億美元的賠償金。

2021年,FaceBook股東集體起訴公司董事會,理由是扎克伯格為了避免出庭作證,向調查委員會支付了一筆49億美元的和解金,這筆和解金太多了,損害了股東利益,要求撤換管理層。

2022年,FaceBook股東又發起集體訴訟,要扎克伯格為低迷的股價負責,並請他說明為什麼要拋售自己的原始股?是否有套現嫌疑?

同樣是今年,蘋果遭到股東集體訴訟,原因是懷疑庫克隱瞞了iPhone手機在中國真實的需求,給出了過於樂觀的預計,結果iPhone在華銷售下滑,股價下跌,給股東造成了損失,要求賠償100萬美元。

特斯拉、Facebook、蘋果全是美股的明星企業,更是美國人自己的企業,但在苛刻的市場監管條件下,仍經常面臨被追責、起訴的風險。股東起訴阿里,是正常的監管行為。

2

美股監管制度與國內的A股大不相同。美國沒有像我們一樣的證監會機構,美股最高管理機構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委員會僅有4600名員工,很難起到監管7600多支股票的作用。

於是,委員會只有在接到舉報的情況下才會展開調查,平時監管權全留給了普通股民。

他們的說法是「沒有比購買了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更好的監管者了」,美國人用市場監管市場的方式解決了監管問題。

美國畢業生最多的專業不是理工科,是法學科,每年有成千上萬新人律師就業,訴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有一部分律師專門盯著華爾街,看哪個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問題,便會在媒體上發出倡議:邀請股東參與訴訟,索賠巨額罰款,事成了雙方3:7分帳,輸了律師分文不取。

有一群沒事找事的律師,讓美股的集體訴訟變成了家常便飯。

近幾年,我國的A股正在積極研究美股的集體訴訟制度。

證監會頒布了《中小投資者特別代表人訴訟業務規則》最高法發布了《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該《規定》明確了我國的股東可以通過代表人模式提起訴訟。特別代表人制度可以被視作中國A股的集體訴訟。

集體訴訟制度有利於保護中小投資人的利益,減輕監管機構的成本,A股也在模仿。

上周王思聰微博開懟以嶺製藥,造成股價暴跌,就有以嶺製藥的股東在股吧號召大家對王思潮提起集體訴訟。如果美國股東對一家上市公司提起訴訟就有陰謀,那A股為何還要引進集體訴訟模式?

不可否認,美股擁有全球最健全的市場制度,切實保證了股東利益。不能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給美股扣帽子,用陰謀論去理解整個美國,不但看低了美國人的水平,也根本不了解美國這個國家。

3

美國有對中國企業的打壓與歧視行為嗎?有,但那是政府行為,並非市場行為。馬雲被起訴是阿里股東行使監管權,屬於市場行為。

老特當總統時,曾對華為、中興、TikTok發起過行政打壓:切斷華為的供應鏈,帶頭抵制華為5G技術;勒令中興重組董事會;逼迫TikTok出售在美業務。這些是美國人對中國企業赤裸裸的打壓與歧視。

典型的TikTok出售案。2020年,TikTok在美國一個月間漲了1.1億用戶,引起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側目,Facebook的COO更公開稱:「TikTok的增速令人擔憂。」

從來沒有一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能在美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成為所有美國年輕人手機里必備的APP。

老特顯然不能容忍中國APP占領美國年輕人的手機,很快他以隱私安全為由,要求TikTok要麼出售給美國公司,要麼退出美國市場。

老特親自走到前台對一家中國企業發起嚴厲的制裁,背後是他對中國科技企業用美國人的錢去補貼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擔憂。

TikTok來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利用美國嚴格的司法系統,起訴聯邦政府違法,要求延期出售美國業務。

美國法院支持TikTok的請求,宣判聯邦政府違法,允許延期出售。延期直到老特下台,「人亡政息」,TikTok的禁令不了了之。

但馬雲和阿里被起訴顯然不屬於行政打壓。四位美國阿里股東的正常訴訟,竟能被解讀成「兩個超級大國間的角力」「中美金融戰」實在有點離譜。

這類自媒體為了流量,喜歡講一些大概念,大背景,大道理,然後在其中插入近期發生的熱點,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洋洋灑灑一大篇,仔細讀來內容空乏,脫離實際,老生常談。

我們經常說美國有些人依舊有「冷戰思維」,我們中有些人又何嘗不是?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讓經濟回歸經濟,別讓某些自媒體帶偏了節奏。


作者:江左佑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