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不妙」,印度突然「變臉」,繼取消採購俄羅斯直升機後,印方又宣布無限期暫停俄軍機訂單談判,難不成美國對印施壓奏效了?亦或是有別的原因?
眾所周知,自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便在第一時間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與此同時,美國還在全世界拉攏其他國家加入其「反俄」陣營,其中印度就是美國極力拉攏的一個對象,然而,讓美國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印度從一開始就堅定的保持著不選邊站的立場,不僅多次重申不會參與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行動,同時將繼續保持與俄羅斯在能源、經貿以及防務領域的合作。應該說,印度的這些舉動無疑是在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信號,俄印關係十分友好,不會受到美西方的干擾。然而,近段時間以來,印度在美西方的強壓之下,貌似有些「動搖」了。
據美媒消息指出,當地時間5月17日,印度政府突然對外宣布,將無限期暫停印度軍方與俄羅斯關於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的採購談判。值得一提的是,5月初,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舒加耶夫還曾對外透露,俄方已經收到了印方有關增加採購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的申請。這突如其來的無限期暫停,確實讓外界心生懷疑。對此,印方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匯款方面遇到了困難,卡-31的增購談判不得不暫停。
對於此種說法,外界也是半信半疑。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4月中旬,印方也曾取消了一項採購俄羅斯48架米-17V5直升機的計劃,根據當時印媒消息,印方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支持總理莫迪國防計劃中的「印度製造」倡議。並且,當時印方高層還特意強調了一下,取消購買決定是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做出的,與全球局勢無關。對於這種說法,外界感覺多少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畢竟當時印方就已經面臨著來自美西方的多重壓力。正因如此,對於此次印方無限期暫停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的增購談判,難免不讓外界懷疑或多或少也可能與來自美國的壓力有關。
除了來自美國的施壓或使印度「變臉」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性能落後,無法滿足印度海軍作戰需求。要知道,作為一款預警機,其電子設備性能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電子設備向來又是俄軍機的一大軟肋。另外,卡-31研發於蘇聯時期,如果從1987年首飛計算,其機齡已有30多年。電子設備性能的不足,再加上過高的機齡,面對未來日益複雜的海戰環境,以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的性能,確實存在難以適應的可能,在此情況下,印度海軍作出暫停卡-31的增購的決定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印度的突然「變臉」,或有可能對印俄兩國的防務合作造成一定影響,畢竟,印方這次臉「變」得確實有點快。對於俄方而言這顯然不是好事,儘管近年來,印俄防務合作項目有所減少,但俄羅斯依舊是印度最大的武器裝備供應國,目前印度三軍7成左右的武器裝備都是來自俄羅斯或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