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草原出戰馬?森林馬、沙漠馬、圈養馬性能遠超草原馬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發佈 2022-05-23T00:31:59.589741+00:00

馬是非常神奇的動物,它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可不像某些網友臆想的那樣,只會在草原上生活。草原馬的性能並不出色,森林馬、沙漠馬、圈養馬很多指標都超過了草原馬。


馬是非常神奇的動物,它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可不像某些網友臆想的那樣,只會在草原上生活。草原馬的性能並不出色,森林馬、沙漠馬、圈養馬很多指標都超過了草原馬。

馬是熬過了冰河期的動物,在艱難的環境中,馬的祖先原始馬真不挑環境,森林裡有吃的就住森林,山地能活命就在山上住,甚至西伯利亞凍原也有所謂的凍原馬,形成了普氏野馬、歐洲野馬、森林馬、凍原馬四個原始馬分支。馬匹在被不同地方的人群馴養後,也培養出了不同的特色的馬匹。

草原馬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是性能出色的戰馬,各種性能出色的馬匹還都是定居文明國家的產物,很多名馬都是在馬圈裡長大的。今天速度最快的純血賽馬就是混合了阿拉伯馬和歐洲冷血馬的馬匹,和蒙古馬等草原馬相比,它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速度優勢;耐力最好的布瓊尼馬也是蘇聯培養出的圈養馬;大名鼎鼎的汗血馬則出自大宛國的馬圈中,中亞民族為了給汗血馬等著名馬匹提高生活質量,還用專門的羊油、雞蛋點心。

馬匹圈養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加料加營養很方便。在中世紀為了給戰馬補充能量,騎士老爺和貴族甚至要給戰馬喝葡萄酒,咱們的唐朝也有喝酒的名馬。馬匹需要多種營養,北宋的戰馬還要額外加糖和油,就連蒙古馬也需要加鹽和糧食當補充。

1307年剛剛繼位的元武宗就要大都路(除元大都外還包括大興、宛平、良鄉、永清、寶坻、昌平六縣,涿、霸、通、薊、漷、順、檀、東安、固安、龍慶十州)的居民為94,000匹戰馬戰馬提供15萬石糧食充當飼料,還要求河北等地的農民給漠北馬場的馬匹提供杆草。元文宗大都等地居民給蒙古馬提供小米和鹽,「所牧國馬,歲給鹽,以每月寅日啖之,則馬健無病」。這些加料可不是閒的沒事燒錢,根據畜牧學的統計,休息中的馬每天需要25克鹽;中等勞動強度下的馬匹每天需要55克到65克鹽;長途行軍這種高強度勞動馬每天需要上百克鹽,圈養的馬匹營養更好,性能也會更強。

草原民族的高頭大馬也是進入農業地區後的結果,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河西大馬就是上好的重騎兵馬匹。它就需要河西地區的糧食餵養,當時河西的各個民族都是一邊種地,一邊餵馬,西晉即將滅亡時長安政府還要向胡人借糧食。元朝和北魏都把大型馬場放在糧食多的山西,也是藉助了農業地區的糧食,用圈養的方式餵馬。

森林馬的後代就是今天的歐洲冷血馬、重型馬,這些馬的速度較慢,但載重能力很強。北歐著名的日德蘭馬就是森林馬在12世紀產生的後代,目前這種馬身高1米5到1米6是一種不知疲倦很能幹活的挽馬。布拉班特馬也是森林馬的後代(又名比利時重型挽馬),它的力量非常驚人,創造過兩馬雙駢將7.7噸貨物拖動2.18米的記錄(實戰自然用六馬三駢)。而蒙古馬三馬曳車的極限是500公斤,六馬三駢的炮車車組牽引力不會超過1000公斤。因為蒙古馬不給力,民國時期的中國炮兵可是有錢都不能購買重型火炮。法國和比利時交界的阿登森林地區也出產一米5的阿登納斯馬,它也是一種很給力的森林馬。咱們東北的森林地帶也出了不少類似的馬匹,比如17世紀就出名的索倫馬,「索倫產馬,身長足健,毛短而澤」

至於沙漠馬,那就更加著名了,對全世界馬匹影響最大的三種馬匹中有兩種都是沙漠馬,它們分別是阿拉伯馬和柏布馬。阿拉伯馬幾乎和西方所有馬匹都扯上關係,甚至印度的驕傲馬瓦里馬也是它的後裔(騎著馬瓦里馬的馬穆魯克戰士可是打敗過蒙古人),純血馬更是和它密不可分。

柏布馬是阿拉伯馬的「青春版」,素質和阿拉伯馬差得有限,外表還十分類似,以至於不少著名的阿拉伯馬就是柏布馬。柏布馬比阿拉伯馬高出十公分,體重更大,更好養活更不容易生病,阿拉伯騎兵大殺四方時用的就是柏布馬。和蒙古馬相比,柏布馬的戰績也毫不遜色。柏布馬是僅次於阿拉伯馬的優秀馬匹播種者,柏布馬在西班牙的後代就是安達盧西亞馬,安達盧西亞馬則是新大陸眾多馬匹的祖先。

馬匹進化了幾千萬年,被人類馴化圈養了幾千年,以為它只能在草原上生活,我只能說某些人真是讀書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