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傳略

李強87466 發佈 2022-05-23T13:36:15.059071+00:00

徐偃王傳略徐偃王是若木第32代孫,西周時期徐國一位雄才大略的國君,因為他很有作為,被多種姓氏書籍推崇為徐姓的重要祖先之一。但史籍記載很少,僅「徐偃王作亂」一句話,使他蒙冤幾千年。如今,隨著徐氏歷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徐偃王「雄才仁義」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徐偃王傳略

徐偃王是若木第32代孫,西周時期徐國一位雄才大略的國君,因為他很有作為,被多種姓氏書籍推崇為徐姓的重要祖先之一。但史籍記載很少,僅「徐偃王作亂」一句話,使他蒙冤幾千年。如今,隨著徐氏歷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徐偃王「雄才仁義」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出生,富有傳奇色彩

《史記·秦本紀》、《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徐偃王西周穆王時人。注北宋《徐氏譜疏正》載,偃王生於昭王三十八年。者偃王,當穆王之世,行仁義朝諸侯。

清代徐時棟著《徐偃王志》載,偃王生昭王三十六年丙寅正月二十日。

綜合史籍和家譜資料,徐偃王名誕,字子孺,生於周昭王年間,周穆王年間承襲徐國第三十二代國君,娶天水姜氏,生三子:宗、衡、明。

關於徐偃王的出生,富有傳奇色彩。張曄《博物志》云:「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獨孤母有犬,名鵠蒼,獵於水溪得所棄卵,啣以歸。獨孤母以為異,復暖之,遂成小兒。徐君宮人聞之,乃便錄取,長而仁智,襲徐國君。」意思是說,徐國君的宮人懷孕而生下一個圓滾滾的卵,認為是怪物,就把這個卵丟棄在宮外的水溪邊。這個卵卻被一位姓獨孤的老婦人養的名叫鵠蒼的狗從水溪邊啣了回來,獨孤母覺得這是件新奇事,便將卵用棉被覆蓋取暖,結果卵變成一個活潑可愛的幼兒。徐國宮中皆大歡喜,這位聰明睿智的傳奇小兒長大成人,承襲徐國的國君。

其人,長相奇異

相傳徐偃王的長相也很奇異。戰國後期尸佼著《尸子》一書說徐偃王有筋無骨。荀子《非相篇》載:「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馬(註:馬即焉)。」意思是說徐偃王的眼睛可以看見自己的額頭。還有一種說法,「總是仰著身子不能彎腰,所以稱偃王」。「偃」就是「仰」的意思。傳說是新奇的,我們姑且看作是對這位身材奇特、雙目炯炯、性格豪放、雄才大略的徐國之君的神化而已。


其事,開創徐國歷史鼎盛時期

徐偃王的事跡,見諸史籍的不多,概括起來,兩件大事似乎可概窺其貌。


徐偃王年十七才藝過人,二十歲文武雙備。他承襲徐國第三十二代國君後,著手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建造大徐城(註:《地理志》記載:故徐國,其城周十二里。)奠基開疆,廣施仁義,治國有方,頗得百姓擁戴,國力逐漸強大,經濟發展,文化進步,達到徐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六年春,徐子誕來朝,錫(註:賜)命伯。」《後漢書·東夷傳》介紹,徐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周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這就是說,徐偃王是周王朝任命的名正言順的東方諸侯領袖。


當然,周穆王賜徐偃王為伯,是有條件的,就是徐國年年進貢布帛、吉金、糧食等物資和人力。這在西周青銅器《兮甲鼎》上的銘文「南淮夷(註:指徐國)舊我帛賄人,毋敢不出賦,其積,其進人」可以佐證:周王室對西北用兵,把經濟負擔落在徐淮地方,國王命大臣兮甲到徐國徵收糧草和補充兵員。兮甲鑄造青銅器《兮甲鼎》,刻寫銘文,以作炫耀。


徐偃王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為了加強與周朝及中原各諸侯國的聯繫,便在陳、蔡之間開鑿了一條鴻溝。「偃王北上,乃通溝陳蔡間。」這條鴻溝在滎陽引黃河水為源,東流至太康東南達於徐(今江蘇泗洪縣境,古泗州城),後稱古汴渠。揚州徐高義先生在其主編的《中華徐氏歷史文化薈萃》中《關於徐偃王開鴻溝即大運河問題》一文考證,徐偃王開鑿的鴻溝,即為後來的隋煬帝開通濟渠的舊址,從而認為徐偃王實是開鑿大運河第一人。


徐偃王在陳、蔡間開鑿河道,挖掘出一副紅色的弓箭,他認為這是天賜祥瑞。當時,周穆王喜歡巡遊四海,往往一出去就是幾年的時間,國政無人管理,諸侯多有怨言。江淮一帶的諸侯聽說徐偃王得到了神弓神箭,紛紛前來歸附。周穆王此時正在崑崙山下西王母那裡做客,得消息之後連夜動身,由造父駕車,驅使著千里馬,趕回周都,調動大軍,聯楚伐徐。徐偃王沒有想到周穆王回來得這麼快,眼見一場血戰就要發生,不忍心生靈塗炭,便棄國出走,躲進彭城(今徐州)的武原山下,跟隨他進山的百姓數以萬計。這座山後來被叫作徐山。《元和郡縣誌》對此有所記載:「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東山之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


《徐偃王志》提供了徐偃王逃戰的另一條線路:「君乃之越,過會稽之水,投玉幾硯焉,遂老於甬東。」意思是說徐偃王逃戰,並沒有停留在武原山下,而是渡海至越(今浙江)之隅,投玉幾硯於會稽之水,去泊里山(今龍游縣靈山鎮)紮營。之後又到翁州(今舟山群島)整軍築城,直至終老。


西周時,江淮沒通水路,南北交通必經海上。徐偃王順淮水而下至淮浦(今漣水縣)入海南渡越地古甬東(今寧波、舟山一帶),是理想的水上通道。傳說,形象光輝

徐偃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深刻影響,江漸一帶民間流傳許多徐偃王的傳說故事。這裡選錄二則,以豐滿徐偃王的形象。


一則:徐偃王無錫放糧

舊時,無錫的徐偃王廟有兩處:一處在芙蓉山,另一處在石塘山。芙蓉山徐偃王廟在清代已荒廢了,石塘山徐偃王廟近年已重建。無錫老百姓為什麼要立廟宇紀念徐偃王呢?這和徐偃王在無錫放糧有關。


西周穆王時,徐偃王繼承徐國國君之位,因為他行仁義,治國有方,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國勢漸盛。其統治勢力範圍在今安徽東北部、江蘇大部,是東夷最強大的國家,其餘以吳國為首的三十六個小國都受他的控制,徐國有權去這些國家徵收稅糧。


據說,公元前十世紀,有一年無錫地區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旱,田地龜裂,禾苗枯死,加上蝗災,顆粒無收。老百姓連樹皮、野草都啃光了,餓死的不知其數,活著的人四處逃荒要飯,一片悽慘景象。這一年,徐國派人到無錫征糧,他們沿途看到的是家家無炊煙,戶戶無人影,哪裡有糧可征?催糧官只得把這種情況呈報徐偃王。徐偃王得知後,立即下令減免無錫糧稅,並命令催糧官把外地徵得的糧食就地放糧,拯救無錫災民,外出逃荒要飯的人重歸家園,老百姓感激萬分。芙蓉山、石塘山附近的老百姓更是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他們那裡的旱情特別嚴重。


後來,穆王年老,政令無度,常常外出巡遊。徐偃王帶領東夷軍隊向周朝進發,一直打到黃河邊上。穆王聞訊從外地趕回,調動軍隊鎮壓,偃王失利,他不忍其民受難,於是「去之子孫,散於徐、揚間」,棄國而走,躲進彭城(今徐州)的深山(今徐山)之中。現在長江下游和黃河流域都有徐偃王的子孫,無錫的徐姓也是徐偃王的後代。周敬王八年(公元前五一二年),闔閭刺王僚自立吳王第三年,徐國被吳國所滅。


徐偃王無錫放糧的事跡記載在徐偃王廟的碑文中,筆者少年時代在五里湖畔度過,多次去過石塘山的徐偃王廟,親眼看到徐偃王的塑像和那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白駿馬。當年,那隻木雕的放糧船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石塘山徐偃王廟香客滿堂,人們對曾經救濟過無錫老百姓的徐偃王還是念念不忘。


——摘自《無錫野史·西神老話》張永初等編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二則:徐偃王投玉璣硯於會稽水

韓愈在《徐偃王廟碑記》中提到:「偃王之逃戰,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棄玉璣硯於會稽之水。」浙江民俗志記載的舟山市民間傳說,印證了此事。


這個故事說,偃王有個傳家之寶——玉璣硯,玉質十分名貴神奇,能在夜間的暗處發出耀眼的光;放在書桌上,可以用不著點燈;冬季磨的墨水不會凝凍。周穆王老早知道偃王有這個寶物,想親眼看看,被偃王所拒絕。正值偃王又得神弓神箭稱王之時,越發引起穆王內心的不滿,藉此機會,攻打偃王,把寶物弄到手。因此調動軍隊,向徐偃王興師問罪。


徐偃王為了保存實力,避開穆王軍鋒,渡海到會稽山一帶(今漸江紹興),整軍備戰。周穆王動用成千上萬的軍隊,向會稽之地衝殺過來。徐偃王又退居定海古甬東地(唐置翁山縣,明置定海,即今舟山島),請風水先生替他找個安兵立業之地。風水先生選中離定海東南三十里的一個山頭,說可以創萬世基業。徐偃王就在這個山灣處建立一座徐城。


徐偃王的軍隊作戰非常勇敢,但人數很少,激戰時間長了,被周穆王的大軍包圍。穆王派人告訴偃王,只要交出玉璣硯,保他一輩子榮華富貴。徐偃王斷然拒絕,抱著玉璣硯投入會稽之水。


周穆王派大批人馬在河裡打撈尋找,始終沒有找到偃王的屍體和玉璣硯。後來,定海的老百姓就在鼓吹山上建一座偃王祠以資紀念。


這個故事雖出於民間百姓的口碑傳說,也許是徐偃王行跡的一個縮影。——摘自徐高義編著《中華徐氏歷史文化薈萃》第637頁


註:徐旭生(1888——1976)原籍河南南陽金華徐營人,後遷唐河縣硯河村,曾留學法國,歷任北大教授,教務長。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古史學家、考古學家、教育家。在他著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中說:徐偃王這個人物是逐漸發現的,他的故事大約自公元前第三世紀上半紀(或少前)才傳於中土,是春秋人。(春秋時期指公元前772——前期48

1年,這與孔子修訂之《春秋》一書時間相當,故稱春秋。)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