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700萬尾放流,為何未改變中華鱘自然繁殖困局?

中國環境 發佈 2022-05-23T13:48:05.065042+00:00

已連續5年,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產卵。從去年11月持續到今年1月的中華鱘產卵場科考調查活動,證明了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繁殖的事實。而位於湖北宜昌葛洲垻下游江段僅存的產卵場,終是一片沉寂。

已連續5年,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產卵。

從去年11月持續到今年1月的中華鱘產卵場科考調查活動,證明了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繁殖的事實。而位於湖北宜昌葛洲垻下游江段僅存的產卵場,終是一片沉寂。

今年4月,湖北宜昌江段,23萬尾「子二代」中華鱘被放流入江,試圖為多年後改寫卵石灘的遺憾增加一絲可能。自1984年以來,中華鱘的增殖放流工作就一直在持續。38年過去,各單位的放流總數已達700萬尾。

然而中華鱘的野外種群自2010年起就已不足百尾,其野外個體數如倒計時般,唯有跌落。

水工建設、航運、捕撈、環境污染,種種因素疊加之下,讓野外存活之難、自然繁殖之困始終像是懸在這個已有1.4億年進化歷史物種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以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增殖放流為主要手段的保護措施正極力阻止著中華鱘走向物種滅亡的步伐。這種合力對抗又能否改寫長江「水中國寶」的命運。

在每年的春天,游向長江的人工養殖中華鱘,將會在哪天改寫這個種群自身的命運。

無數條中華鱘結伴而行自大海溯游而上,千里迢迢回到長江產卵的畫面,宛如歷史的煙霧,早已留在過去。對比之下,這也讓如今中華鱘野外種群的現狀蒙上了一層略顯悲壯的色彩:從1970年代的1萬尾左右,到2010年下降到不足百尾,且自2017年以來並未監測到有自然繁殖。

長江「十年禁漁」之前,過度捕撈和環境退化(築壩、水污染等)所導致的棲息地喪失,讓中華鱘的生存境遇一度十分嚴峻。即便是現在,野外中華鱘數量銳減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段中華向記者分享了去年冬季中華鱘產卵場科考調查活動中,另一個還算不錯的好消息:科考團通過聲吶探測技術發現了長江宜昌葛洲垻下還生活著少量中華鱘。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考船。

它們已是為數不多還倖存著的野生中華鱘。「這是基於客觀現實做出的判斷。」段中華進一步解釋,「中華鱘初次性成熟的年齡雄魚是9齡,雌魚是13齡。它們會在性成熟的前1年溯游進入長江,而其他時間會在海洋生活。所以現在長江里的中華鱘至少也是8年前出生的,那時中華鱘還有自然繁殖。而當時放流的中華鱘離發育期還很早,且放流數量也少,倖存的機率本身也小。」

如今,一條中華鱘成長到性成熟並洄游進入長江產卵到底會經歷怎樣的艱難險阻?而又有多少中華鱘還未來得及產卵就已喪命。

就在半月前,宜昌市宜都市陸城街道三江村江邊出現了一條尾巴受傷擱淺的中華鱘,被發現時它奄奄一息地漂浮在江面。

雖然,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長江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宜昌市漁政監察支隊等多家單位在第一時間對其開展了緊急救援。但救援人員發現,這條長達3米的中華鱘,已經只有微弱的腮動,其尾部可能被螺旋槳所傷,出現了大面積的嚴重潰爛,並接近掉落的狀態。

「我們還是沒能救活它。」 得知這一消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感到很遺憾。當這條中華鱘被運送到研究所的基地後,姜偉才見到它。「它長得真漂亮,還是一條正值壯年的雌魚。解剖之後我們在它的肚子裡發現了魚卵。」

放流裝置里即將被放流的中華鱘。裝置門打開後,它將游向長江。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供圖

實際上,在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周期里,每到夏秋季,性成熟的中華鱘會結伴而行,逆江而上,在長江中等待一年後,於次年秋冬時節來到長江上游的卵石灘繁衍生息。姜偉推斷,「這頭中華鱘可能是去年回到長江的。它好不容易在海里長大,歷經千難萬險回到產卵場,但還沒來得及產卵就因意外受傷而喪命。」

歷年來的科考調查活動和相關研究還原著中華鱘的成長曆程和生活習性。從事中華鱘人工繁殖數十年,在姜偉眼中,即便是一顆魚卵也是中華鱘的一個個體,更何況是一頭已經性成熟準備產卵的野生中華鱘。然而,江面上熙熙攘攘的往來船隻,讓這曲生命之歌戛然而止。中華鱘寥寥無幾的野外族群,又失去了一份繁衍延續的希望,這種遺憾不言而喻。

作為海河洄游性魚類,大海是中華鱘成長的重要場所,其90%以上的時間生活在海洋中,因為那裡有它維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而長江則是它繁衍的「搖籃」。在長江「十年禁漁」之前,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曾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長江生態的惡化以及漁業捕撈等人類活動,讓僅存的中華鱘野外群體岌岌可危。

湖北武漢江夏區金口街道曾經的漁民王明武當起了護漁員。肖琪攝

「不僅在長江里有可能被誤捕和誤傷,其實海洋捕撈也會給中華鱘帶來生存的威脅。」姜偉告訴記者,研究所偶爾會接到捕魚船誤捕中華鱘需要求助的電話。但是否有誤捕了卻沒有上報的,他們無從得知。

一條增殖放流的中華鱘離長大洄游到長江產卵,在時間和空間上到底會有多遠?那條沒被救活的雌性中華鱘的生活軌跡也許能夠嘗試回答。

大概十年前,它只是魚媽媽在那一年所產的40多萬粒魚卵中的一粒。

當綠豆大小、黏糊糊的魚卵傾瀉而出時,食卵魚(銅魚、圓口銅魚、黃顙魚)開啟了一場盛宴,九成以上的魚卵最先被吃掉,僅有夾在石縫裡的「寶貝」逃過一劫。5天後,倖存的魚卵孵化成幼苗,它向著光亮處前進,踏上順江而下游向大海的旅程。從長江下游到達上海崇明島長江口1800多公里的旅程中,又有90%的小魚苗被其他魚類攝食。它得以幸運地躲開了大魚的捕食和來往船隻撒下的漁網,在游向大海的同時也漸漸長大。在海洋里的數十年,它不斷覓食,與海流拼鬥,最終成長為體重300餘公斤的「水中蛟龍」。而這時也到了踏上艱險洄游之路的時刻。

它又義無反顧地從大海出發,可能沿著東海或黃海的近海岸,頂著巨大的水流,逆江而上。在深潭裡越冬,而且要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體能,完成產卵的使命。從出發到產卵結束返回海洋,整個生殖周期平均需要18個月,其間消耗掉大約35%的體重。

然而當它回到長江時,以前的產卵場早已不復存在。實際上,在葛洲垻水利樞紐工程截流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重慶至金沙江屏山之間的約600公里江段中,共有16處。1981年截流以後,原有的產卵洄游通道被阻斷,直到1983年,人們才在垻下發現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僅為之前的1%。

現在,葛洲垻至廟咀這段長約4千米的江段,是目前為止唯一已知的中華鱘產卵場。「在去年冬季的產卵場科考活動期間,我們每天在上午8點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測量產卵場的水溫。很遺憾,溫度低於1997年三峽有監測以來中華鱘產卵的下限水溫。」段中華告訴記者。

2013年,中華鱘開始出現產卵繁殖中斷。「我們分析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時環境條件不太好,中華鱘產卵需要水溫在20℃以下,但隨著長江梯級水電工程的建設,秋冬季水溫下降變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煥章曾回答過記者有關產卵為何中斷的疑問。

相關數據還顯示,1980年至1983年、2002年至2005年、2013年間,中華鱘產卵期(10月至11月)的平均水溫分別為16.2℃、17.8℃和23.8℃。水溫陡然上升,導致穩定了近20年的繁殖期向後推遲了一個月。

上溯產卵繁殖是中華鱘寫入基因里的本能。河床地形、河床質、流速場、自然繁殖季節的水文狀況和氣象狀況都影響著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活動。而這些環境指標的不利變化,都有可能讓中華鱘放棄產卵。

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比如產卵場減少、棲息地破壞、長江生態的改變以及自然群體規模的縮小,共同使中華鱘的生存陷入惡性循環:種群數量的減少導致繁殖可能性的降低,而自然繁殖可能性的降低將會導致種群進一步減少。

在自然繁殖之前,增殖放流就成了延緩中華鱘物種滅絕的最後一根稻草。接下來的問題也接踵而至:到底放流多少個體才能幫助野外種群實現自然繁殖?38年了,700萬尾的放流總量為何還未改變困局。

為了更加清晰地回答這一問題,姜偉帶著記者算了一道數學題。「以1980年代中華鱘自然種群數量的2000尾為例,我們來假設其中雌、雄比例對半。當年在長江參與繁殖的雌魚就只有500尾,(中華鱘的特殊性還在於,長江中的中華鱘分為兩批,一部分是去年回到長江今年參與繁殖的,另一部分是今年剛回來準備第二年參與繁殖的),取每尾雌魚產卵量的最低數——40萬,那麼500尾則可產卵2億粒,經過兩次折損大概有200萬尾魚苗能活著出現在長江口。」

如果非要給出一個答案,以自然繁殖數據為參考,那麼每年人們要向長江放流的數量將是200萬尾。但自然繁育與人工繁育的數量不可同日而語,而中華鱘魚苗的死亡率卻並不會降低。這也是為何自然繁殖的中華鱘產卵量如此大的緣故。「唯有提高繁殖力才有可能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中取勝。」姜偉解釋。

姜偉所在的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就一直致力於攻克中華鱘繁育及幼魚培育技術,通過提高人工繁殖的中華鱘數量,來擴大中華鱘的放流規模,以實現對野生中華鱘資源的持續補充。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來,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放流中華鱘,已累計放流近530萬尾。

4月9日三峽集團長江宜昌江段放流活動中放流的中華鱘。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供圖

長江三峽珍稀特有魚類保育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檢查中華鱘的發育情況。鄧佳攝

每年4月都會有一批魚苗被放流入江。「今年放流的是20cm-30cm的大規格魚苗,個體更大才能確保存活率更高。」姜偉還告訴記者一個令人欣喜的數據:近年來通過聲吶調查評估,發現放流中華鱘的入海比例已達到70%,而這份數據是在長江「十年禁捕」之後。「這說明絕大多數放流中華鱘能順利從長江宜昌段回到大海,禁捕給了長江和中華鱘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這種成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工繁育的歷程同樣充滿了各種困難和挑戰。

對於中華鱘研究所來說,1984年是一個開始。這一年,腦垂體催產親魚技術取得成功。1995年,大規格中華鱘培育技術取得突破,使得幼苗的成活率大幅提高。2009年,突破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使中華鱘物種延續擺脫了對野生資源的依賴。2013年,首批人工誘導雌核發育中華鱘誕生。2021年,成功催產4尾雌魚、9尾雄魚,取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規模的最好成績。

可人工繁育並不能無限制地擴大,增殖放流的數量也很難做到「多多益善」。那麼保證中華鱘不同年齡梯隊的養殖量處在合理的範圍就顯得尤其重要。

「我們攻克了一項關鍵技術——DNA性別鑑定。」姜偉介紹道,「這項技術適用於全年齡段的中華鱘。它能幫助有效地評估中華鱘人工種群的性別比例,有針對性地優化種群管理結構,充分利用有限的養殖資源,使中華鱘人工種群更加穩定。簡單來說就是在保障種群量足夠的同時,最大化釋放單個中華鱘的養殖空間。這些對人工增殖放流方案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無論何時,存活率都是放流必須面對的現實。這些年,中華鱘研究所不僅逐漸擴大放流規模,還同步放流包含幼魚、亞成體、成魚等各年齡梯隊中華鱘,對中華鱘自然種群形成精準科學補充,此外,還採用多種標記相結合的方式對放流的中華鱘群體進行標記,及時準確掌握放流中華鱘降河洄游至海洋的情況。

「這能讓我們了解魚類的活動規律、季節性遷徙、資源量、存活及死亡率等,用於評估增殖放流的效果、魚類流域分布等。」姜偉說道。

大海遼闊浩渺,那些倖存的中華鱘消失在茫茫海洋。而為了探明增殖放流的中華鱘在海洋的生活情況,2021年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啟動了對放流中華鱘的海洋生活史研究。

「我們通過衛星標記追蹤中華鱘在海洋所處的溫度、深度、鹽度等,以深入了解放流中華鱘在近海及河口的遷移運動情況,為下一步開啟中華鱘海洋保護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姜偉介紹道。

好在研究還發現了放流中華鱘在近海分布的基本情況,它們正在浙江舟山附近的海域頻繁出現。

期待沉寂了5年的產卵場,終有一天會出現奇蹟。

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肖琪攝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肖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