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人格》|學習人格論,成全自己,也幫助他人

情感抄書之時寸光 發佈 2022-05-23T15:45:35.026564+00:00

《無處不在的人格》|學習人格論,成全自己,也幫助他人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有許多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因素。書中在很多維度上提到了媽媽對孩子的人格影響。我們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依賴母體的因素要大很多,所以媽媽對於孩子的人格影響,也是很顯著的。

《無處不在的人格》|學習人格論,成全自己,也幫助他人


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有許多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因素。書中在很多維度上提到了媽媽對孩子的人格影響。我們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依賴母體的因素要大很多,所以媽媽對於孩子的人格影響,也是很顯著的。讀《無處不在的人格》時能夠感覺到,在很多細小的地方,都留有媽媽來過的痕跡。


拿我自身來說,我屬於焦慮型人格。我比較容易焦慮,打過比方說:曾經很辛苦的創業多年,有一次跟合伙人拆分公司,後來我分了一筆錢離開了創業公司,並找好了理想的店面,在談租約的時候,要求我等三個月。這三個月對於任何來說,都是黃金散心期,原可以天南海北玩一玩,或者思考一下後面的計劃以及還一還以前的心願。可是我因為焦慮,那三個月什麼事都沒有做,卻過得異常辛苦,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特別不安定,特別不舒服,甚至不如辛苦工作焦頭亂額來得自在來得安穩了。後來每每想期那好不容易有的三個月假期,卻完全荒廢了,就特別後悔,覺得自己對於掌控自己的人格和支配自己的內心方面,缺乏定力。



《無處不在的人格》中的某些理論支撐,我覺得很特別,很有意義。如果淺顯的划走,就會錯過許多珍貴的思維邏輯。比如應對焦慮型人格給出的建設性做法:1向焦慮型人格者表明自己是可靠之人2施以善意的幽默3幫助焦慮型人格者相對地看待事物4鼓動焦慮型人格者就醫。我對這幾點建議,是全盤接受的。這說明某些理論分析跟我的理念是暗合的,不僅如此,我還對作者給出的「不適做法」也很認同,比如他說,「不要徒勞無益地跟焦慮型人格者分享你自己擔心的事情」,我是真的贊同,因為我某次跟親戚打電話,她帶來的比較擔心的事情,很快就會影響我的心情,使我更加焦慮起來。


似乎每個人的人格中,都不是單一性的。我也對照了「抑鬱型人格」的四個關鍵詞:悲觀、性情憂鬱、失樂症、自我貶低。我發現這些特徵我也有,在我自己的世界之中,那些悲觀的想法,和自我貶低的想法,時常在無形之中綁架我,讓我變得患得患失,且表現不盡如人意。


對於16PF測試的維度,有幾個詞我不太認為是對立面,比如:順從和恃強、孤僻和樂群、隱忍和敏感。

四類氣質維度裡面(1追求新奇2規避懲罰3依賴獎勵4堅韌持久):我感覺自己對這四類都有一丟丟偏好,可能我就是個混合體吧,我有追求新奇的一面,對一些新鮮的東西保持高度的敏感,甚至在同齡人眼裡我算得上是新新人類這樣的評價;但是人人都會規避懲罰吧,會選擇有情商有智商的合理避坑;而獎勵的依賴性對我影響不大,但確實會激發動力,會推動我克服困難持續向前走。堅韌這東西,我必須有,否則我也挺不到今天。

通常來說,人格障礙者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害怕」才會表現來。《無處不在的人格》通過很客觀很專業的理論分析,輔以很有代表性的情景案例,讓我們對人格這種束象事物有很更清晰的理解和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