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兒高燒看小兒體質之「純陽」與「稚陽」

南雅精舍 發佈 2022-05-23T15:49:40.888742+00:00

由小兒高燒看小兒體質之「純陽」與「稚陽」:陳博士按,這段時間我印象比較深的疾病之一是小兒高燒;中醫典籍里談到小兒體質,多認為是「純陽」與「稚陽」;通過治療,我對這個觀點認識更加深刻;小兒發燒,經過所謂現代科學教育的老百姓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打針吃藥,一般一周會好,但是很多人會感到小

由小兒高燒看小兒體質之「純陽」與「稚陽」:陳博士按,這段時間我印象比較深的疾病之一是小兒高燒;中醫典籍里談到小兒體質,多認為是「純陽」與「稚陽」;通過治療,我對這個觀點認識更加深刻;小兒發燒,經過所謂現代科學教育的老百姓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打針吃藥,一般一周會好,但是很多人會感到小兒的體質變的很差;其實單純的細菌和病毒感染導致的高燒單純用中藥效果非常好,這方面我研究了很多的案例,尤以50年代的天津市兒童醫院首任院長蔡化理教授和60年代的廣州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黎炳南教授治法尤為精到,針對小兒體質純陽,採用寒涼藥物,針對小兒體質稚陽,強調大劑量快速用藥,一步到位,所謂稚陽之體,經不起藥物的攻伐,用藥時間一長,小孩體質就差了,這也是大家觀察到的;我結合兩位大家的思路,單純用中藥,對於病毒和細菌性的高燒,用藥一般也就1-2天退燒;後期再用中藥清理肺部的積痰就可以了。讀歷代兒科醫籍中,論及小兒體質特點時,有「純陽之體」與「稚陰稚陽」兩種主要論點,從表面看來,兩者似乎矛盾,但細分析其精神實質,並結合臨床實踐體會,個人認為這兩種論點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純陽之體的論點,最早見於我國現存第一部兒科專書《顱囟經》,它指出:「三歲以內,呼為純陽。」蓋三歲以內的小兒生長迅速,所以稱為純陽之休。基於此,小兒容易受外感疾病的困擾,變化多端,常見高熱、抽風、昏迷。葉天士說:「襁褓小兒,體屬純陽,所患熱病最多。」(見《臨證指南醫案》)。小兒為純陽之體,罹患外感疾病,邪正相博,臨床表現為實證居多,此其一。稚陰稚陽的論點,余夢塘說:「真陰有虛,真陽豈有無虛……此又不可徒執純陽之論也。」(見《保赤存真》)。蓋小兒處於生長發育快速階段,腎氣未充實,真陰真陽不足,脾胃虛弱,脾腎不得互養,所以萬密齋更認為「脾常不足腎常虛」(見《幼科發揮》)。因此,小兒體質兼具「純陽」與「稚陽」。其特點古人多有闡述,吳鞠通說:「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見《溫病條辨》)。羅整齊也說:「小兒年幼陰氣未充,故曰純陽,原非陽氣之有餘也,特稚陽耳!稚陽之陽,其陽幾何?」所以當正氣不足,邪氣盛的時候,「易虛」證候會表現的比較明顯,此其二。綜合上述可見,純陽的說法針對機體抗病功能活動方面;稚陰稚陽的觀點則側重於機體本身物質不足方面。實際上反映了幼兒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易虛易實」的特點,體現在治療上,就是治療方法要精到快速。聲明: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發相關帖子歡迎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