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空傳遞和平友誼!慶祝中荷建交50周年線上音樂會舉行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2-05-23T23:54:38.571862+00:00

在歷史的長河中,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兩個國度的友誼卻是跨越萬水千山的耀眼記憶。5月23日晚,「萬水千山總是情」慶祝中荷建交50周年線上音樂會分別在中國珠海大劇院音樂廳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舉辦。

在歷史的長河中,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兩個國度的友誼卻是跨越萬水千山的耀眼記憶。5月23日晚,「萬水千山總是情」慶祝中荷建交50周年線上音樂會分別在中國珠海大劇院音樂廳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舉辦。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應中國駐荷蘭大使館邀請,珠海與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家相聚「雲」端,以中荷兩國富有特色的音樂交流,奏響兩座城市的友誼之曲,共敘中荷建交50周年的深厚情誼。中國駐荷蘭大使談踐、荷蘭駐廣州總領事畢肯思以及國內知名藝術家通過視頻發來祝福。

音樂會在鋼琴曲《落花天》浪漫唯美的旋律中拉開序幕,表達了珠海音樂人對兩國友誼地久天長的深深祝福。整場音樂會帶來了包括爵士樂演奏、鋼琴獨奏、管樂演奏、獨唱、合唱、小合唱、「跨樂」演唱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這是一場高水準的線上國際音樂會,通過線下劇院演出及直播連線互動的形式,兩地音樂人以最具地方特色的音樂語言,開啟了中荷文化跨時空的對話。」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本次音樂會集結了荷蘭管樂團、鹿特丹小交響樂團、珠海金爵士樂隊、珠海十六分音符合唱團等國內外優秀演出團體及藝術家。同時,還邀請到了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歐凱明與瓊霞,第一位登上伯克利舞台的華人男歌手劉雨潼,以及珠海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總監、著名鋼琴家陸瑤等國內知名藝術家。

音樂會上,不但推出一首首珠海原創作品,還在作品中體現出珠海海洋元素和藍調元素,以說唱形式展現珠海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魅力。「眾多的嶺南文化元素和珠海元素在音樂會上得到綻放,力求在加深兩地音樂人友誼的同時,向世界展示珠海『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形象。」音樂會總導演晏激洪說。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音樂會上,一首特別的粵劇《花好月圓》吸人耳目,它是傳統粵劇與現代爵士的「跨樂」組合。舞台上,國家一級演員歐凱明與瓊霞聯袂演唱,高胡、鋼琴、貝斯、鼓等樂器齊鳴,帶領觀眾進入全新的藝術氛圍中。晏激洪表示,「中國戲曲、民樂、爵士樂、古典樂等多種元素、多種表現形式的交融,是本次音樂會最大亮點,向世界展現了具有獨特魅力的珠海藝術形象。」

如何把中國戲曲、山歌等傳統音樂與爵士音樂融合?中國民樂原生態的部分與現代部分如何取捨,才能更好地呈現給觀眾?圍繞這些問題,金爵士樂團團長聶鑫和演職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以及一次次嘗試。音樂會上,大家聽到了現代爵士版本的粵劇,也聽到了原生態的山歌與爵士樂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音樂會上有一位特殊的鋼琴演奏者,她是21歲的視障女孩鄧珮彤,她在珠海音樂人原創作品《聽見蔚藍》裡擔任鋼琴伴奏。「雖然我看不見,但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我想在我的音樂里,為大家演奏珠海的蔚藍。」鄧珮彤說。

珠海向海而生、擁抱世界。在歌曲《和韻》中,珠澳兩地歌手傾情演繹,共同唱響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嶄新的未來,唱響珠澳融合發展新篇章。

音樂會上,荷蘭管樂團的藝術家們演奏了三首曲目,分別是莫扎特的《第十號小夜曲》,同名電影的原聲音樂作品《Drowning by Numbers》以及經典的《I wish I knew How It Would Feels To Be Free》,為了表達對中國人民的問候,鹿特丹小交響樂團還演奏了廣大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樂曲《我的祖國》。

據悉,珠海金爵士大樂團正與荷蘭管樂團展開深度合作,力圖為中國打造演奏與作曲兼備的複合型青少年音樂人才。據了解,這也是荷蘭管樂團藝術教育板塊的首次「出海」計劃,為兩地搭建起了藝術的橋樑,期待兩座城市的藝術交流、合作繼續向縱深發展。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的荷蘭觀眾Helmut Warmenhoven博士表示,「我覺得這場音樂會非常有趣,中國和荷蘭元素融合得很好,我喜歡音樂會上荷蘭爵士樂、粵劇藝術家對不同類型音樂的跨文化融合。」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吳楓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者】 吳楓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