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山海繪新篇 共築全域振興夢

東南網寧德站 發佈 2022-05-23T23:58:48.635694+00:00

近年來,福鼎市緊扣「山海融合」主題,推進白茶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耕海洋經濟,加快旅遊業融合發展,全面實施「百萬村財、千萬鄉財」行動,讓茶產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走出了一條「生態綠色的山、多彩繽紛的海、文化多元的村」具有福鼎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桐川三月,生機盎然。在生態茶園裡,茶農們期盼著豐收的喜悅;在新型漁排上,漁民們收穫著自然的饋贈;在美麗農村里,鄉親們享受著家園的美好變化……山海孕育出福鼎鄉村的活力,振興的春風正吹拂著這片希望的田野。

近年來,福鼎市緊扣「山海融合」主題,推進白茶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耕海洋經濟,加快旅遊業融合發展,全面實施「百萬村財、千萬鄉財」行動,讓茶產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走出了一條「生態綠色的山、多彩繽紛的海、文化多元的村」具有福鼎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靠山吃山

做精「茶業文章」

初春時節,沿著茶園步道走進點頭鎮江美村的高標準生態示範茶園基地,嫩芽吐著芳香,修葺一新的茶山小屋仿佛彩色珍珠點綴在碧綠茶園中。

「曾經,山上都是茶農隨意搭蓋的木屋,不僅有安全隱患,也影響美觀。如今,我們根據全市統防統治工作要求,對茶山上木屋進行改造,提高了安全係數和美觀度,茶農在勞作休憩時有了更好的環境。」福鼎信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開勉介紹,目前,基地配備茶山監控系統、太陽能誘蟲景觀燈、觀景平台等基礎設施,加強茶園可視監控管理,進一步改善茶園生態環境。

堅持綠色導向,提高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近年來,點頭鎮始終堅持「質量立茶、綠色興茶、品牌強茶」戰略,推進綠色茶園統防統治試點工作。依託福鼎白茶大數據溯源平台系統,用科技力量加強茶青監管,完善茶葉質量安全體系,嚴把茶葉質量安全,推動白茶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茶業興,百姓富。茶山步道上,放眼望去,嶄新的民居整齊劃一,寬敞的濱海大道從村口穿過,一座以休閒旅遊為特色的生態宜居新村——岐頭村躍入眼帘。

踏進岐頭村,我們被一陣悠揚的樂聲吸引住。原來是茶農魏慶鬧在自家新建的樓房前拉二胡,享受農閒時光。「我曾經靠討小海為生,收入不穩定。這兩年,我趁著福鼎白茶發展種了茶葉,加上打零工,一年收入可達10多萬元。」魏慶鬧是村里土生土長的「文藝青年」,他期盼著村里文化活動中心早日建好,屆時可以一展「身手」。

江美村岐頭自然村位於點頭中心鎮區東部,村莊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惡劣。為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19年開始,村里通過自籌統建、整合土地、合理規劃,進一步改善村莊公共配套設施,邁出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提升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為福鼎白茶特色小鎮,一直以來,點頭鎮依託核心主產區地域優勢,抒寫著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文章,變綠葉為「金葉」,鼓勵村集體以集體商標、資源、資產、服務等與市場主體合作,積極承接企業配套服務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據了解,2021年,全鎮18個村平均村集體收入達32.45萬元,新增村集體收入164.7萬元,同比增加39.2%,全面消滅收入低於15萬元以下的「相對薄弱村」。

一片葉子,富裕了一方百姓,成就了一個產業。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福鼎市按照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要求,建立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示範片,鼓勵白茶加工企業提升改造,加快扶持白茶精深加工項目落地。依託茶葉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制定白茶產業化聯合體建設標準,做大做強做深茶產業,築牢白茶產量和高品質提升的深厚基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砥礪前行,碩果纍纍。數據顯示,2021年,福鼎市茶產業綜合總產值137.26億元,比增14.8%;茶企納稅達1.29億元,比增148%。截至目前,福鼎市共有571家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取得SC認證,國家、省、市、縣級茶葉龍頭企業167家,提供就業崗位10萬餘個,有效帶動38萬涉茶人員增收致富,茶農人均收入從2015年前不足1000元增長到2021年1.5萬元。力爭到2025年,實現福鼎茶產業綜合產值翻番,達到300億元。

農旅樂趣多

靠海吃海

深耕「藍色經濟」

陽春三月,大地回暖,福鼎市店下鎮篔簹村養殖戶們抓緊採收「尾水」紫菜。

「從去年11月開始收割,一共『五水』,收成好,價格翻倍。」養殖大戶洪其龍笑著說,他家共養殖紫菜300畝,採收總產值近300萬元。

近年來,為推進紫菜產業發展,福鼎市持續開展壇紫菜差異化養殖示範推廣,延遲種植紫菜,並指導做好紫菜新品種繁育工作,引導養殖戶科學采苗。

在新思路、新技術的助力下,養殖戶熱情高漲。今年,篔簹村紫菜養殖面積達4000畝,總產值達4000萬元。「我們準備向精加工方向發展,試水伴手禮市場,延伸產業鏈。」篔簹村黨支部書記黃友驚說。

福鼎市地處沙埕灣區,海岸線長433公里,海域面積達40多平方公里,水質良好,流速適宜,是一個優良的魚、蝦、貝、藻等海洋生物棲息繁衍地。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美麗漁村。

改造後的新型漁排

在佳陽畲族鄉安仁村窯腳海域,湛藍寬闊的海面上,網箱連片排列,一間間紅頂木屋呈半弧形環繞,與腰嶼島對望。

「沙埕灣大橋通車後,越來越多的人到這裡遊玩。」海上田園綜合體負責人張道杭說。這裡既可以觀賞漁排,體驗垂釣樂趣,還能品嘗到當地的特色海鮮美食,給遊客不同的漁旅體驗。

結合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果,藉助海洋資源優勢,福鼎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和濱海旅遊業,現已建成12個省級「水鄉漁村」,實施海之夢、舶月灣、中道旅、海景閣等漁旅項目,推動漁業產業多元化發展。

前岐鎮龍鼻頭區垂釣基地被中國漁業協會確定為「全國漁業休閒垂釣基地」,沙埕鎮推進小白鷺、大白鷺、官城、黃岐、台峰等村落引進社會資本和鄉賢人才,利用當地特色資源,發展石頭屋民宿、漁村美食、風光攝影等項目……

2021年,福鼎市漁業產量23.28萬噸,增幅3.27%;漁業產值78.95億元,增幅3.21%,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65.86%。

依海而興,向海圖強。新的一年,福鼎將持續聚焦臨海製造、深海養殖、濱海旅遊等重點產業,深耕海洋經濟,加快構建具有福鼎特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扶持發展捕撈業和建設嵛山、台山、七星等3個深海養殖基地,新增深水大網箱50口以上、動工建設漁港12個,爭取深遠海養殖平台項目落地,促進水產養殖業穩步發展。

——科學推動紫菜加工產業整治提升,延伸紫菜、大黃魚、鱸魚等漁業產業鏈,促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沙埕港冷鏈物流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店下紫菜集中加工區與批發交易市場,推進海島、海岸帶、海洋「點線面」綜合開發。

跨界融合

打響「全域品牌」

享濱海美景,聽濤聲起落。漁井村背倚太姥山,面朝嵛山島,依託特色漁村景觀和文藝范的民宿,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打卡勝地。

日出東角村 馮木波 攝

作為省級「水鄉漁村」,隨著福鼎全域旅遊持續推進,該村充分發揮「畲鄉風情·漁村聽濤」鄉村振興示範帶沿線重點村優勢,整合特色資源,推進鄉村旅遊產業項目和服務配套設施全面發展。

「雲海閣」是漁村最受歡迎的民宿之一,曾獲評2020年寧德市「最唯美」民宿網絡評選大賽冠軍。「這些年,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並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民宿、餐飲等新業態,吸引更多遊客來得了、玩得好、留得住,實現『吃住在漁井,游遍周邊景』。」漁井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雪松說,漁旅融合,煥發新生,如今的漁井村實現了「顏值」「產值」雙提升。

賞茶園春色,品白茶文化。位於太姥山上的綠雪芽白茶文化莊園,建設人工景觀湖、茶觀光亭、環湖觀景木棧道、櫻花觀賞帶等配套景觀,形成了生態茶園連片、園湖相映,集「吃、住、玩、游、娛、購」一體化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考察、科學研究現代化茶旅觀光地,年接待遊客3萬人左右,帶動農戶3000多人。

「實施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福鼎依山傍海,融山、海、川、島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擁有福鼎白茶、太姥山風景名勝區兩張金字招牌。」福鼎市委副書記林乃平說,圍繞創建「山海融合鄉村振興」樣板縣,以產業振興、共同富裕為引領,我們將堅持「念好山海經」,唱好「茶產業、海洋經濟、全域旅遊」融合戲,打造「生態綠色的山、多彩繽紛的海、文化多元的村」,促進鄉財、村財、農民三增收,努力在閩東特色鄉村振興路上走前頭。

桐山溪西美食街

編制《福鼎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建成嵛山馬祖遊客綜合服務中心等重點工程;打造3條美食街,進一步打響中國首個美食地標城市品牌;嵛山鎮和小白鷺村獲評2021年省「全域生態旅遊小鎮」和福建省「金牌旅遊村」;海上田園紅色休閒體驗游入選福建百條紅色旅遊線路……

福鼎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城市為契機,依託山、海、茶、鄉、味等全域化旅遊資源,完善市域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產品體系,推動茶旅、農旅、漁旅、文旅等深度融合,大力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塑造「山海」旅遊品牌。

——充分利用「山嶽、海島、岸線」三大資源,統籌開發山嶽、海上和鄉村旅遊,加快推進濱海旅遊項目建設,深化茶旅、漁旅等融合發展,豐富旅遊業態。

——結合全域旅遊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依託豐富的鄉土文化資源特色,推動文旅、農旅深度融合,塑造「一鎮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文化品牌,講好村莊故事。

赤溪村

壯大村財

厚植「鄉村沃土」

中午時分,福鼎市硤門畲族鄉柏洋村振興大酒店內,食客紛至沓來,老闆鄭為亮忙碌接待著客人,眉眼間透露著喜悅。

「今年正月試營業,幾乎天天爆滿,最高一天營業額達5萬元。」鄭為亮說。2015年以前,他還是一名輾轉山西、廣東等地務工的煤礦工人,看到家鄉發展商機,回鄉承包經營寧德核電營地食堂和柏洋村振興大酒店。

「該酒店5月正式營業,年營業額預計1500萬元至2000萬元,促進村財村民雙增收。」柏洋村黨委書記王兆品說。

發展有「看頭」,更有「奔頭」。今年,鄭為亮的兒子鄭學東也加入「回鄉潮」,當起了「新農民」。

柏洋永和文化園

讓農民變工人、變商人、變股東,近年來,柏洋村搶抓福寧高速建設、福鼎市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和浙南產業轉移、溫福鐵路和寧德核電站建設等機遇,主動作為,自我「造血」,建設集工業、農業、旅遊、商貿、文化為一體的「大柏洋」。2021年,村集體收入約732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約3.5萬元。

「立足優勢,我們著重打造寧德核電服務區、柏洋工業區、金山農耕文化園、田頭水果採摘園等『兩區兩園』,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預計2022年村財可突破1000萬元。」王兆品說,好產業引人、好教育留人,村里將持續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加大教育投入。

檳榔芋豐收

去年8月,福鼎市實驗小學柏洋校區正式掛牌成立,與福鼎市實驗小學實現教學常態化同步。「我們將城區的師資、教學理念、管理制度等資源輻射到鄉村,讓柏洋村的孩子也能共享優質教育,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為鄉村留住人才。」福鼎市實驗小學柏洋校區校長張麗容說。

太姥山東麓紗帽峰下,太姥山鎮瀲城村積極規劃開發、整合村內旅遊資源,融入福鼎市鄉村旅遊路線,引進企業發展特色農業。瀲城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承謀說,得益於鄉村旅遊+特色農業「兩條腿」奔跑,去年村集體收入達120萬元,「今年,我們準備通過打造研學游、二期溫室養殖項目以及廠房出租、土地流轉等,衝刺200萬元村財。」

「茶產業方面,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全周期強化大數據溯源體系建設,推動點頭中國白茶特色小鎮綜合開發,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白茶)產業園建設;海洋經濟方面,鞏固拓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成果,扶持發展捕撈業和深遠海養殖,推進海島、海岸帶、海洋『點線面』綜合開發;全域旅遊方面,加快民宿產業發展,推進旅遊公路建設,打造更多網紅打卡點,推動茶旅、農旅、漁旅深度融合,讓遊客『暢享』福鼎山海。」福鼎市委副書記林乃平表示,我們要紮實推進「百萬村財、千萬鄉財」行動,力爭通過5年努力,福鼎市絕大多數鄉鎮年收入達到100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0萬元以上村(社區)達到144個、占50%,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社區)達到100個、占34.72%。(閩東日報記者 朱靈塬 通訊員 蔡雪玲 王婷婷 文/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