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是什麼意思?折射出夫妻間的關係

柒仔帶你飛 發佈 2022-05-24T00:33:16.461405+00:00

#貧賤夫妻是不是百事哀呢#原本非常相愛的夫妻,可能會被家庭瑣事困擾,之間的愛意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對彼此的指責和不滿。仔細分析其中的緣由,大多都與金錢有關,對於家境一般或者相對貧困的夫妻來說更是如此,似乎驗證了世人常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

原本非常相愛的夫妻,可能會被家庭瑣事困擾,之間的愛意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對彼此的指責和不滿。仔細分析其中的緣由,大多都與金錢有關,對於家境一般或者相對貧困的夫妻來說更是如此,似乎驗證了世人常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

短短的七個字,道出了無限的心酸,從字面意思可理解為,生活拮据的夫妻比較悲哀,日子肯定過得緊巴巴的,幸福指數必然不會太高。「貧賤夫妻百事哀」出自何處?它的本意真的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嗎?

唐代的詩人元稹的《遣悲懷》,《遣悲懷》一共有三首,全部都是元稹懷念其妻子所寫的詩詞歌賦。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正是其二首的末尾句。說的是自己飛黃騰達以後,昔日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卻不在人世,無法享受到人間榮華富貴的故事。

昔日戲言深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在詩詞中回憶了自己和妻子在貧賤時期對於往日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有了,唯獨沒有了妻子。因為懷念妻子,因此對奴婢也格外的憐愛。誰人都知道夫妻的離愁別恨最讓人難以接受,但沒想到竟然這麼痛苦。

元稹的才華毋庸置疑,當時與白居易齊名,並且兩人是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飲酒賦詩。雖然他祖上有人做過刺史、長史,卻由於家道中落,到他這一代時就不行了,頂多算是小資生活。元稹二十歲時,遇到了初戀女友崔氏,她是個才貌雙絕的女子,而且家中比較富裕,名副其實的富家千金。

崔氏被元稹的才學所打動,不顧家人的反對與他交往,兩人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儘管元稹非常喜歡崔氏,甚至想過與她白頭偕老,但在仕途與崔氏二者相衝突時,他選擇了仕途,拋棄了為他付出一切的崔氏。原來,雖然崔氏家財萬貫,卻沒有任何的權勢,恰好他遇到了京兆尹韋夏卿的女兒韋氏。

在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元稹科舉落榜,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很欣賞他,於是便將小女兒韋叢嫁給他。如此看來,這樁婚姻也是各取所需,元稹覺得韋氏能為他提供平台,毅然決然地迎娶韋氏為妻,充滿了政治色彩。不過出乎元稹的預料,韋叢雖然出身名門,但卻並不貪慕榮華富貴。對於很多人來說,在所有的愛情當中,最難忘的就是初戀,元稹也不例外,就以崔氏為原型,創作了作品《鶯鶯傳》。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在元稹和妻子韋叢結婚的時候,元稹剛剛入第,雖然說在仕途上面嶄露頭角,但因為太過於年輕並沒有得到賞識。韋叢則是高官韋夏卿之女,在娘家的時候,曾經是最受寵愛的小女兒,嫁給元稹以後,過起了平靜窮苦的生活,但妻子從來沒有怨言,一直過著樸素簡單的日子。

日子一過就是7年,韋叢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當元稹終於有一天成為了監察御史,當上了一個不少的官職,韋叢卻死了,死的時候年僅27歲。後來元稹官至丞相,過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再加上他是北魏宗室拓跋家族的後裔,稱得上是當時的人傑了,但當一切榮華富貴起來的時候,妻子都不在。悲痛萬分的元稹本欲前往,但卻因公務在身無能為力,情緒不斷發酵醞釀,元稹便作下了《遣悲懷》 。

但是現在大家引用,一般都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經濟條件一般的夫妻,生活會更加的困難和心酸。大家為什麼這樣理解,因為兩個人結婚之後,生活就是圍繞著柴米油鹽這些東西。結合此詩的創作背景,元稹要表達的意思是:「與其他悲哀的事情相比,以前跟著他吃苦的韋氏的去世,更讓他感到悲痛。」並非現代人所理解的那樣。


當今時代以女權主義者為代表的中產階級特別喜歡引用這句話來警告婦女遠離無產階級男人,她們會說:「人窮志短,窮男人都品行卑劣。沒有志向,只會吃喝嫖賭,家庭暴力……」 雖然這根本不是事實,然而中產階級控制新聞傳媒,壟斷話語權,羞辱批鬥無產階級男人是一種政治正確。在這種輿論恐怖主義的淫威下,「貧賤夫妻百事哀」逐步成了一種「自證預言」,社會的情感荒漠化進一步加深。


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這種說法站不住腳。一百年前的中國人比現在窮多了,可婚姻並不痛苦。或許一百年前太遙遠,就拿大眾剛剛解決溫飽來說 1980 年代來說吧,那個年代的婚姻幸福度比現在高多了。為何三十年前中國人可以安貧樂道,而當今不行?因為腐朽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控制了輿論,導致人們的虛榮心迅速膨脹. 1980 年代電視機已經在大多數中國城鎮家庭普及,然而中西部的大多數農村還比較貧困,電視機非常少,彩色電視機就更加罕見了。那個年代的信息非常閉塞,貧困的農村人難以親眼目睹城裡人的富裕生活。由於幸福感不是由絕對生活水平決定,而是由相對生活水平決定,所以農村人可以安貧樂道,農村婦女普遍不會嫌棄自家老公比不上城裡的男人。

可到了 1990 年代,電視機開始在農村完全普及,絕大多數相對貧困的農村人都從電視畫面感受到了貧富差距。同時大量年輕人前往大中城市以及東南沿海打工,切身體會了什麼叫「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農村婦女開始無法安心,大量湧入城市,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年輕的農村婦女逐步拋棄傳統美德,開始羞辱自己的丈夫,甚至給城裡的富人當起了二奶。


光靠電視的視覺衝擊還不足以徹底摧毀傳統,網際網路則對傳統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2005 年,網際網路開始普及到絕大多數城市家庭; 2015 智慧型手機則幾乎將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到了任何一個鄉村,除非極其偏遠。電視節目最多只能隱晦地仇窮,畢竟電視台是政府直接控制,要宣傳所謂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而網際網路讓任何人都有發言的機會,這時富人開始對窮人進行毫無掩飾的羞辱。雖然網際網路表面上是「平的」,然而實際上輿論被城市小資產階級控制。小資產階級不但對農民極盡羞辱之詞,還通過炫富的方式嘲諷城市低收入的工薪家庭。在這種輿論恐怖主義的淫威下,哪怕窮男人能經得起考驗,他們的妻子怎麼可能經受得起來自富人的長期羞辱?她們肯定會將這種怨恨發泄到自己丈夫身上,導致丈夫無心做事。男人越靜不下心來做事就越窮,就越被妻子羞辱,產生惡性循環。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完全世俗化的國家,華人骨子裡很窮,包括窮人自身。在當今徹底資本化的時代,絕大多數中國人幾乎不可能安貧樂道,連男人都很難做到,婦女就更加不可能。要安貧樂道,經受起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腐蝕,唯有宗教能做到。宗教強調「真善美」,將真實忠誠等品質看得非常重要。宗教都傾向於清心寡欲的簡單生活,因為欲望會讓靈性受損。宗教先驅們非常清楚財富和欲望是原罪,追求奢侈淫亂會導致道德敗壞,唯有簡單生活能讓內心安寧。

今天的美國和加拿大生活著數十萬阿米什人(Amish),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他們大多數人過著簡樸的生活,抵制現代科技,甚至拒絕汽車與電力。阿米什的婦女不會嫌棄丈夫窮,因為她們從小就受宗教感染,以生活簡樸為美。美國社會就像萬花筒,東西海岸的大城市無比世俗奢華,可中部和南部卻有大量宗教保守勢力在抗衡資本主義價值觀。被大統一統了兩千多年的中國人可能無法理解美國社會的多樣性,畢竟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只有經濟上的差異,核心價值觀幾乎一樣,都崇尚世俗享樂。


所以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當周圍人普遍比你強的時候,你就是相比社會很多人都富有,也是哀的。因為你受到的直接而強烈的刺激來自周遭環境。當你生活在非洲原始部落,你就是天天赤裸裸的也和別人一樣歡樂呵樂呵;你可能會因為饑渴難耐,但不會有那種貧賤帶來的悲哀。貧賤本身是一種不平等的社會關係,本質上屬於政治範疇,而不是經濟範疇。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在一定階層中的人的痛苦程度都差不多。相對落入下風的貧賤夫妻固然百事可哀,但占據高處的人也同樣有不勝之寒。某些特別不幸的底層人會墮入深淵,同樣,某些權貴者也會鋃鐺入獄。於是社會保持了一種不幸或僥倖的動態平衡。每一個人都在患得患失中惶惶不可終日,想要維持一種中庸狀態實在不容易。身處逆流,不進則退。因此,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安全和幸福,唯有讓整個社會變得美好。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終是吳宮荒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土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