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加半島:俄語中的「極遠之地」,內外封鎖74年才開放

行走在陌路 發佈 2022-05-24T03:15:30.187074+00:00

「在俄語中,勘察加是極遠之地的意思,蘇聯時代被稱為比古拉格集中營還恐怖的夢魘之地,但在勘察加人眼裡,這塊土地是俄羅斯版圖跨11個時區里,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

「在俄語中,勘察加是極遠之地的意思,蘇聯時代被稱為比古拉格集中營還恐怖的夢魘之地,但在勘察加人眼裡,這塊土地是俄羅斯版圖跨11個時區里,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

這段話出自《俄羅斯帝國--解讀》,原作者是普魯士貴族奧古斯特,受俄皇尼古拉一世邀請遊歷俄國半年所作,後經多名俄蘇史學家豐實內容才於1995年發行解讀版,其中的「勘察加篇」引起無數地理與物種學家的關注,因為勘察加半島自蘇聯成立前就被嚴密封鎖,直至蘇聯解體後才對外開放,其封鎖期限長達74年,位列全球之最。

勘察加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的遠東地區,西面鄂霍茨克海、東臨太平洋與白令海,半島全長約1250公里,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西部離日本北海道最近距離約1100公里,東部與美國阿拉斯加相距不足1000公里。

因此在俄蘇與美日交惡後,勘察加半島便被列為軍事禁地層層封鎖,島上建有針對千島群島的飛彈發射場和盯梢美國動向的雷達站與海軍基地,巔峰期在半島上共設有300多個警戒哨。

誰也沒想到的是,比海參崴更早封鎖的勘察加半島,連俄羅斯本國人和土著都不讓進出,直到海參崴解封一年後才正式對外開放,這片被清廷視為「天寒地凍」的土地,終於對世人揭下了面紗。

此後,一堆未解之謎逐漸浮出水面,有人說這是真正的「冰火島」,因為160多座火山中還有26座是活火山,大部分雪山都是火山噴發造成的;有人說這是「地球上最後一片未開發的土地」,因為原始天然未受文明影響;還有人說是「奇妙物種的發源地」,因為這裡的野草能長到三米高、六種野生鮭魚都在這裡洄游產卵,以及特別喜歡吃鮭魚的20000多頭棕熊。

從海參崴飛往勘察加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下稱彼得城)的飛機上,嚮導告訴我:勘察加半島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比如每棟房屋都用大號鋼筋加固以免被震塌,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一兩次地震;棕熊被當地人視為朋友,每年6-8月漿果季節,人們都會讓棕熊先吃,等它們吃飽了再去採摘;首府彼得城位於山腰中部,四面火山太高所以看起來很平坦,但從彼得城任意角度都看不到地平線。

彼得城離莫斯科7000公里,離海參崴2200公里,所以最早到達半島的並不是沙俄軍隊,而是彼得大帝蠶食遠東的先鋒--哥薩克人,他們燒毀了一座原住民科里亞克人村莊後才建立了彼得城。但到了1853年英法聯軍炮轟彼得城時,哥薩克人早早跑光,只留下200多名俄軍士兵在科里亞克人的幫助下死守,最後以101人死亡的代價換來英法209人死亡。

然而半島解封後,哥薩克人又紛紛遷居半島海岸線,他們白天在海岸邊下餌設陷阱,晚上偷捕棕熊、獵鷹和鮭魚等等,熊皮賣給美加走私商,獵鷹賣給中東王子,而鮭魚籽則是他們最大的經濟來源,據說年銷售額可達數億美元,以至於俄羅斯軍隊不得不出動坦克來圍剿他們,幾乎每次收繳的鮭魚籽都是以噸來計算。

按照俄聯邦的人口數據,勘察加半島大約有32萬常住居民,其中有18萬住在彼得城裡,而彼得城更是俄羅斯氣候最不穩定的城市,受火山群、地震帶和白令海、太平洋、日本海的暖濕氣流影響,彼得城年降雨基本都在1500-1700毫米之間,四季氣候變化頻繁又極端,春冬常常晨起暖陽高掛、午後卻風雪大作,甚至一夜睡醒暴雪一米多,但最冷的一月份也不會低於-10℃,而歷史上記錄的最高溫度也就27℃,夏季時有長達半月的陰雨天氣。

就在我們抵達前幾個月,彼得城下了一場大暴雪,嚮導說的時候異常激動:一覺醒來發現大雪將住宅樓的大門都堵得嚴嚴實實,樓下幾十輛汽車全部被雪埋到看不見蹤影,好不容易把車挖出來又下了一場雨夾雪,這些車輛就這麼被「焊死」在樓下,直到一個月後才解凍。

這樣的極端天氣雖然並不多見,但也差不多每隔兩三年就有一次,當地人早已習以為常,只是苦了那些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幾乎每年都得更換新的漁網和捕魚器具。

但在夏季,彼得城卻搖身一變成為一座消暑解熱的度假小城,雖然遠處的活火山還在噴發水蒸氣,但山腳下卻涼爽至極,早晚不披件外套還會有很明顯的凍感。

在市區閒逛了一圈,雖然大部分建築都建於蘇聯時代,但公路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公園廣場都很乾淨,市民整體素質比海參崴高了不是一星半點,看不到醉漢,也沒有大聲喧譁嬉鬧的。

按照嚮導的說法,彼得城在20世紀期間可是蘇聯最大的漁業出口中心,僅魚子醬產量就占據當時全球市場份額的40%,第二大產量是勘察加帝王蟹,其蟹腿肉出口至歐美、中東等33個國家和地區,資源豐富到海灘隨便走走都能撿到一大桶海鮮。

可是蘇聯解體後,當地捕魚權全部被賣給美加和北歐企業,勘察加漁業資源至此迅速萎縮。好不容易把捕魚權都收回來了,又迎來了以哥薩克人為首的偷獵團伙,俄羅斯軍方估計半島至少有35萬人口,多出來的3萬就是「小偷」,他們違規偷捕熊、鮭魚和帝王蟹,甚至連海象海豹和鯨魚都不放過。

跟著嚮導不帶工具去「趕海」,沿著海岸線往西就能撿到半島最有名的勘察加螃蟹,還有數不清的螺貝和擱淺在淺礁中的小魚小蝦。隨手查了查勘察加半島的海鮮產量,僅2020年1-5月份就出口了16.2萬噸,而這只是官方數據,據說黑市海鮮產量比官方公布的還要多,這也讓我對勘察加的物價消費備感好奇,傳說中比俄羅斯物價更低。

第一站去的是當地最大生鮮市場,也是勘察加最大的海鮮集散地,據說有200多家漁業公司的攤鋪,競爭十分激烈,老百姓自然樂享低物價。

市場分為凍品和鮮活兩個區域,目視所及絕大部分魚類的售價都不超過150盧布/公斤,碩大的冷水石斑也就100盧布,最貴的也就250盧布。

最誇張的是鮭魚籽,也就是日本人最喜歡吃的紅魚子醬,每公斤才150盧布,合人民幣才12元,反倒是帝王蟹比海參崴略貴,熟凍的每隻要2500盧布,重量大約3斤多一些,最誘人胃口的應該是煙燻三文魚塊,最好的部位每公斤1350盧布,其他部位基本都在1000盧布左右。

對發達國家遊客而言,這樣的價格屬實很廉價,但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卻不是,因為勘察加半島的普通崗位人均年收入也就30-35萬盧布之間,而原住民科里亞克人的收入更低,據說俄聯邦取消低補和社會福利後,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辛。

(下一篇展示土著生活和半島火山和主要景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