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涼爭霸的都會 守望了西夏興衰 見證了西藏與華夏的融合:歷史武威

無液油民 發佈 2022-05-24T03:30:45.200333+00:00

大唐天寶年間,三位藝術界的大咖走進了燈紅酒綠的私人會所,一邊喝酒一遍聽曲。一個歌女張口開始唱: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大唐天寶年間,三位藝術界的大咖走進了燈紅酒綠的私人會所,一邊喝酒一遍聽曲。

一個歌女張口開始唱: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微微一笑,另兩個人端起酒杯連飲了三杯。繼續聽曲。

又一個歌女開口: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一拱手,承讓了,二位兄台。王昌齡和王之渙也罰酒三杯。王之渙有點緊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下一首要不是自己的,那面子丟大了。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又是王昌齡的,王之渙的老臉騰的就紅到了脖子根,指著那個最漂亮的歌女說:她如果不唱我的詩,我從此再也不逛酒吧泡妹子了!

美女櫻桃小口一張: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讓王之渙解圍的詩就是《涼州詞》,那個時代如王之渙,王翰等人絕對是涼州的形象代言人,而且一代言就是一千年,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因為他們而知道涼州這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武威!

參觀一座城市的博物館,就像跟老天爺借來了一個時空轉換的法寶,把時間和空間進行了對調,我們可以隨意的在不同的時間裡徜徉,而空間始終是那個千年之前的涼州。

東漢末年,在各方勢力的角逐下,大漢朝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中原地區陷入了無盡無休的征戰,所以一部分中原的知識分子為了躲避戰亂,便來到了涼州。公元三百年到四百年的這一百年間,五涼先後以姑臧(武威)為都城,在這裡建立政權。這幾個政權雖然不是全國性的政權,但是大漢的遺風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

西涼和北涼的優秀人才和文化,為北魏拓跋氏的漢化建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北魏,西魏,北周的文化制度又為隋唐所繼承,從而開創了大唐盛世。

從涼州詞可以看出涼州在當時絕對是第一網紅打卡地,而武威博物館裡面唐朝的展品也最多,包括碑刻,唐三彩等。

涼州的下一個高光時刻是西夏的崛起。武威博物館的西夏文獻很多,西夏文字很奇怪,乍一看好像都是漢字,都認識。仔細一看一個都不認識。

這種文字是用來記錄党項人語言的,由西夏景宗李元昊在位期間命人創造,從此党項人的文明發展到了一個高峰。一個有文字的民族,才是一個有記憶的民族。

党項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自古生活在青海東南部,靠近黃河的一帶。張騫通西域之後,他們才知道了還有比他們先進的多的文明,所以大舉內遷。他們內遷之時還過著原始遊牧的生活。隨著隋朝和唐朝前期的兩次大內遷,党項人逐漸集中到甘肅和陝西一帶,而尤以涼州地界的党項人最多。生活方式及制度也逐漸向漢族學習,慢慢發展並強大起來。

唐末黃巢起義爆發,党項人李思恭奉命討賊,一度收復首都長安,唐朝皇帝任其為右武衛將軍,賜國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李氏在西北地區的勢力逐漸擴大並強盛。

党項人深諳韜光養晦之道,在五代十國時期,無論中原的霸主是誰,他們都俯首稱臣。所以党項人的地盤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經過兩百多年的經營,党項人的地盤逐漸擴大,但是他們仍然謹慎的處理著與後唐,後晉,遼國和宋朝的關係。

公元982年,夏州節度使李繼捧有點鎮不住手底下的這些叔伯兄弟,就想借大宋的勢力讓手下的人服軟,但是党項人不都是軟包慫蛋,銀州蕃落使李繼遷不肯服從宋太祖的調遣,殺了大宋的將領,並占領銀州,會州,正式和大宋結下了梁子。

但是党項人在李繼遷和他的兒子李明德的帶領下,攻城掠地,大宋朝卻節節敗退。

公元1032年,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繼任夏國公。第二年,西夏建國,李元昊創製文字,發展生產,開疆拓土,從吐蕃和大宋手裡奪來大片土地,此時的西夏已經控制了河西走廊,勢力範圍地跨陝甘寧及青海的大部地區。這也是西夏最輝煌的時刻,隨著蒙古人的崛起,党項人控制的這塊東西交通的要地,成了成吉思汗西進的障礙。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一方的崛起,總是伴隨著另一方的消亡。

草原英雄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但是他對攻占城市還是沒有經驗,然而與大金朝的關係的惡化,讓他已經沒有選擇,必須要儘快讓自己的部隊適應攻城戰。於是大金國的聯盟國西夏便成了鐵木真新戰術的實驗場。

1226年,在鐵木真兩路大軍的夾擊下,西夏滅亡,雖然他們的文字流傳了下來,但是党項人的語言從此再也沒有人說過。

公元1239年,蒙古鐵騎直取吐蕃,青藏高原乃苦寒之地,真的和吐蕃發生衝突,蒙古大軍勢必也受到損失,然而如果不讓吐蕃臣服,那吐蕃的勢力也是蒙古的心腹大患,蒙古闊端王爺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法。

吐蕃薩迦教派的領袖薩迦班智達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薩班想藉助外部勢力提高自己教派在西藏地區的威望,另外如果談判成功也能統一蒙古各界,保存吐蕃的實力。

於是闊端和薩班一拍即合,1247年六十三歲的薩班帶領他的兩個侄子來到涼州,和闊端王爺展開談判,史稱「涼州會盟」。蒙古人要的就是面子,你必須向我臣服。吐蕃人要的是穩定,保住薩迦教派在西藏地區的影響力。

談判的結果是:吐蕃向蒙古稱臣,蒙古不干涉吐蕃的內務,但是薩班和他的繼承人要留在涼州,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

在薩班和八思巴的努力下,藏傳佛教走下了雪山,傳播到了更遠的地方。薩班精湛的醫術治癒了闊端的舊疾,所以很多蒙古貴族都信奉了藏傳佛教。

在武威博物館,有一尊薩班坐禪的青銅鑄像。堪稱武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薩班嘴角的微笑定格在那一瞬間,而千年之後的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他等待的是歲月還是離殤,他守護的是土地還是靈魂。

薩班在涼州幻化寺講經傳道四年,圓寂後,他的侄子十七歲的八思巴繼承了薩班教派的首領之位。

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後來成長為大元朝的帝師,極受忽必烈的器重,創製了八思巴文,用來記錄元朝各民族的語言。

天梯山石窟,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看一下。涼州為河西走廊的起點,所以中原和西域的文化在此交流,而佛教作為交流的媒介在這裡碰撞出了火花,天梯山石窟就是見證。

天梯山石窟論規模並不能和莫高窟,龍門相提並論,但是它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所以其它石窟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響,所以說他是「石窟鼻祖」一點也不為過。

該石窟於東晉時的北涼時期開始開鑿,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我雖然沒到天梯山去,但是武威博物館裡面有58年搬遷時的石胎泥塑的珍品。館裡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塑像,天梯上應該有更早的塑像遺存。

以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盜竊石像佛頭的,看過石窟塑像你就知道了。

這些石窟塑像特別漂亮,而佛像的精髓都在頭上,多一分嫌胖,少一分嫌瘦。而相對於整體佛身,佛頭又體積小,好運輸。所以成為偷盜者的最愛。

即所謂的看她一眼,你就會愛上她!

從武威博物館出來,已經十二點多了,我是兩點四十多的火車,所以也只能去南城門樓看一下了。

可惜去的時候是白天,據說在晴朗無風的晚上,在城樓上可以清晰的聽到細雨淋瓦的聲音,「夜雨打瓦」為涼州八景之一。

城牆的北面中間兩字為:昭武。南面為:涼州。

始建於隋朝,幾經損毀重建,現在看到的建築為近代復原城樓。城樓重檐聳立,古樸雄偉,越到城樓下你越感覺到它的氣勢。光城牆就有七八個人那麼高,可見古代攻城之困難。

南面正門上的匾額有三個大字:銀武威。這幾個字確實寫的不錯,是前國家領導人寫的。起初我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反覆想也想不通。後來吃飯的時候聽一個老漢講了銀武威的故事。

據說在民國時期,有一個京里來的姓郭的大貪官,先在張掖撈了一大筆,後來又聽說武威風光秀美,商業發達,於是到京里找他的老相識私下活動,終於在武威謀了個縣長。俗話說:一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

於是老百姓就相傳:張掖撈了個金坨坨,武威撈了個銀坨坨,把自己撈成了個郭坨坨。

從此便有了:金張掖,銀武威的說法。

吃了一碗牛肉麵,兩點到酒店退了房,就坐火車匆匆離開了武威!希望有機會再來,再來一定多盤桓幾日。

甘肅歡迎你!武威歡迎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