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身上的字:「兵」和「勇」有何不同?哪個才是正規軍?

李師弟 發佈 2022-05-24T11:19:31.913254+00:00

那就是出現士兵時,他們衣服上寫的字往往是不一樣的,有的寫成「兵」,有的則會寫成「勇」。那麼,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究竟是歷史的真實,還是製作組的疏漏呢?

我們觀看清朝歷史劇時,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出現士兵時,他們衣服上寫的字往往是不一樣的,有的寫成「兵」,有的則會寫成「勇」。甚至在同一部電視劇里這兩種服裝會同時出現。

清朝距離現代的時間較近,留存下來了大量的資料,這也讓各大清朝電視劇的服化道顯得頗為嚴謹。那麼,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究竟是歷史的真實,還是製作組的疏漏呢?

簡單來說,在清朝,「兵」和「勇」的確是兩種不同的兵種。

在這裡我們先說「兵」。清朝前期,「兵」就是清朝下轄的正規軍。他們往往有著正式的編制,吃的也是皇糧。不過,提到清朝的正規軍,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八旗子弟。但是在清朝,還有另一支正規軍的力量必不可少,那就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軍。

畢竟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王朝。關外是滿族人的老家,但是進了廣袤的中原大地,面對數量龐大的漢人,清朝引以為傲的八旗軍立馬就不夠看了。

在當時,中原反清勢力不少,無論是西北的李自成還是西南的張獻忠,再加上南方的南明政權,個個都能動員出數十萬的大軍與清朝抗衡。而滿族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面對漢人是完全不夠看的。

因此,清朝政府急需籠絡漢人為他們效力。就這樣,綠營制度應運而生。根據清朝規定,綠營以營為單位,旗幟為綠色,以和八旗軍的紅黃藍白區分開。

綠營軍享受與八旗軍的同等待遇,軍餉俸祿以及上升空間也差不多。這種一碗水端平的政策很快就拉攏到了大批的抵抗勢力。可以說,清朝坐穩江山,離不開綠營兵鞍前馬後的效力。因此,無論是綠營軍還是八旗軍,在清朝都被稱呼為「兵」。

但是縱觀整個清朝,「滿漢之防」始終都是繞不過的話題。清朝當年打天下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直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生怕自己失敗後被趕回東北老家,所以對於漢人自然沒什麼要求,只要肯來效力,什麼條件都好說。但是清朝坐穩了天下之後,對於綠營軍和八旗軍的區別對待就漸漸展現出來了。

比如在帝都的衛戍工作方面,清朝政府很明顯是更加傾向於和自己同族的滿人的。而綠營兵則更多地被派去防守其他地區。

但是當時天下已經大定,又是康乾盛世時期,帝都周圍怎麼可能會有大的戰事發生呢。所以這些八旗子弟也就開始貪圖享樂,荒廢武技,而鎮守邊疆的綠營兵因為參與了不少戰事,戰鬥力便與八旗子弟兵顯著地拉開了差距。

但是到了乾隆朝末期,綠營軍也逐漸衰落了。原因無他,康熙、雍正時期,清朝對於綠營軍的依賴已經達到了頂點,基本什麼硬仗都讓綠營軍去打,一提到八旗軍就是一臉「帶不動」的嫌棄樣。

乾隆皇帝覺得再這麼下去,滿人對漢人的壓制力就要完蛋了,所以必須得打壓綠營軍,並且重振八旗軍的威名。於是乾隆帝一聲令下,八旗軍不得不拋棄之前的懶散懈怠,開始重新恢復高強度的訓練。

同時,乾隆皇帝對於綠營軍可以說是百般刁難,不但打壓俸祿兵餉,還不肯給上升渠道。反觀八旗兵,不但工資豐厚,祿米、田畝也是一點不少,待遇可謂是天上地下。所以在乾隆朝末期,綠營兵的戰鬥力一落千丈,反而八旗兵能支棱起來打幾場像點模樣的勝仗。

然而隨著乾隆皇帝的去世,他重振八旗兵戰鬥力的政策也被貪圖享樂得滿人廢棄。從此,擔任清朝正規國防力量的八旗軍和綠營軍徹底衰落。

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清朝的腐朽衰落已經被看得一清二楚。咸豐皇帝時期,洪秀全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其勢力之強悍甚至占領了南方的中心城市南京。而面對太平軍,八旗軍和綠營軍全都束手無策。在這種情況下,「兵勇」中的「勇」也就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其實在咸豐朝之前,「勇」就一直存在了。如果說綠營軍、八旗軍這種「兵」是世襲兵役的義務兵的話,那麼「勇」就是預備役和民兵。

清朝派兵前去平定起義或者打擊外敵時,往往會臨時從當地徵集壯丁和民兵,來為其進行後勤保障等服務。雖然給錢給待遇,但是這些民兵的編制不是固定的,打完仗後就會自行解散。

而到了清末,綠營兵和八旗兵統統都派不上用場。咸豐皇帝只好下令,從國庫里掏出錢來,發到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地方實力派的手上,然後讓他們自己組建軍事武裝,也就是團練,然後自己去平定太平天國。打得好壞全靠自己決定,朝廷不插手。

從此,「勇」這種軍事力量的地位得到了歷史性的飛躍。原來的「勇」還是正規軍麾下的小嘍囉,現在一舉翻身,做了主宰地方歸屬的重要勢力。

而且相比於「兵」,「勇」還有另一個特點。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軍換將十分頻繁,目的就是為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沒有戰事的話,將領根本無法在軍中樹立威信,士兵不認統帥,只認軍令。而將領打完勝仗回來之後,又被立刻調離原崗位。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降低武將造反篡位的可能性。

而「勇」是當地地主個人招募的組織,軍令大權全都掌握在團練首領一人手裡。這種情況下,自然就讓「勇」對將領產生了極強的人身依附關係,畢竟雖然給他們發餉的是朝廷,可是帶領他們打勝仗的還是「曾大人」、「李大人」。這樣一來,自然會造成團練首領擁兵自重,逐漸演化成軍閥的問題。

但是對於內外交困的清朝來說,只要能儘快平定太平天國,騰出手來跟洋人打交道,那真的是什麼都顧不得了。就這樣,依靠著鄉勇勢力,清朝的軍事大權兜兜轉轉,終究還是回到了漢人的手上。

在曾國藩等人手裡,團練鄉勇勢力除了沒有固定的編制以外,其他的制度已經與「兵」基本差不多了。比如曾國藩的「湘軍」,錄用兵源時一般不是一個一個地錄,而是一錄錄一群,比如兄弟、師生、父子、親戚,大家彼此都有關係。

這樣的用人制度下,可以非常緊密地團結軍心,一旦有人陣亡,就會刺激一群人為他報仇雪恨,普通人也不敢隨便開小差,怕牽連到自己認識的人。

而八旗兵綠營兵其實也是使用的這個制度,但是在大環境的拉跨下,這種看似優秀的制度也就迎來了它的弊端——雖然一個人優秀能連帶著很多人優秀,但是一個人墮落也自然會連帶著很多人墮落。所以,可見沒有完美的制度,人心和大環境的薰陶才是最重要的。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開始軍事改革,逐漸取消了綠營軍、八旗軍和各種團練勢力,「兵」和「勇」也漸漸不再涇渭分明。採用西方練兵的思路,由袁世凱一手編練的「新軍」逐漸成為了清政府倚重的力量。不過,1911年的武昌,正是這支「新軍」,敲響了清王朝滅亡的喪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