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一鼓作氣」的曹劌,是何許人也?

睿語佳音 發佈 2022-05-24T12:00:44.656507+00:00

曹劌的身世年月均無考證,只能推測出他大概屬於「士」,因為他雖身居鄉中,卻了解國家大事,還能容易見到魯侯,應該是有一定的身份的人。

春秋時期,魯國出現了一位兵家奇才,雖然他的活動在歷史上如流星般的轉瞬即逝,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光輝,他就是曹劌。

曹劌的身世年月均無考證,只能推測出他大概屬於「士」,因為他雖身居鄉中,卻了解國家大事,還能容易見到魯侯,應該是有一定的身份的人。但也算不上上層的貴族,因為他沒有官職,還曾鄙視「肉食者」——貴族老爺。

公元前684年,齊國攻打魯國,兩軍在長勺擺起了陣勢。一開始,魯莊公在齊軍士氣正盛時擂鼓擊戰,被曹劌勸阻。

待齊軍擊鼓三次後,曹劌才提出反擊。

最後,魯國打敗了齊軍,在凱旋迴國時,魯莊公問曹劌打敗齊國背後的道理。

曹劌答道:「打仗嘛,主要憑的是一股勇氣,氣足則戰勇,戰勇則勝,氣衰則戰怯,戰怯則敗。當士卒聽到第一次衝鋒的鼓聲時,士氣最盛,第二次則氣衰,第三次則變得精疲力竭了,鬥志即衰士氣也無。當齊軍三鼓氣竭之時,我軍方一鼓,士氣正盛。所以能一鼓作氣,戰勝齊軍。」

魯莊公又問他,為什麼齊軍已經敗了還不讓馬上追擊。

曹劌答道:「齊國是大國,兵強而將能,雖然敗退,但我怕他們是裝的,意在誘敵,魯國兵微將寡,不得不慎。當看到他們的旗幟東倒西歪,車轍也亂七八糟時,就知道他們真的是敗退了,所以才請您下令追擊。」

曹劌這番陣前論兵,論出了兩個大道理,使得後人們也能從中學習,獲益。

一、指出了戰爭中士氣的因素,士氣的高低首先取決於民心與兵心。

首先,能得民心與兵心,士氣才有基礎。

其次,士氣還取決於陣前的布置操作以及相關士兵的疲勞程度。

二、在具體作戰方針上,主張後發制人,敵疲我打。

曹劌這兩番大道理,就是《孫子兵法》裡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治氣」思想。

士氣是與戰爭的性質是分不開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是一種巧妙的制敵藝術,指揮官積極地尋找我方士氣與敵方士氣的差距,如果將這種差距擴大,那麼勝算的把握也就更大。

而任何事物事實上都在不停地發展和變化當中。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軍隊的士氣也是如此。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士兵們的情緒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指揮官需要懂得「人情之理」,善於分析、把握並能利用這些變化。

當敵人的士氣正盛時,則主動避之,並想辦法消耗其銳氣,一旦發現敵人的士氣低落時,則主動出擊,乘機而動,方能取勝。


歡迎關注我,共同探討有價值的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