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與人間的交接處:阿旃陀石窟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佈 2022-05-24T12:49:19.558586+00:00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重要的文化遺產,以其岩刻支提和毗訶羅而聞名於世,是印度境內現存最大的石窟遺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底蘊,其影響遠播中亞與中國。



前言

Foreword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重要的文化遺產,以其岩刻支提(chaitya,塔廟)和毗訶羅(vihara,精舍、僧房)而聞名於世,是印度境內現存最大的石窟遺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底蘊,其影響遠播中亞與中國。它集古代建築、雕刻、繪畫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變遷、社會生活於一體,既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又飽含深厚的歷史底蘊,其影響遠播中亞與中國。其中壁畫大多畫於五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笈多王朝的繪畫對中亞和對我國新疆石窟的壁畫也產生了許多影響。該窟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也體現了國際社會對其藝術價值與歷史底蘊的高度肯定。


古老的藝術天地


阿旃陀石窟譯名為Ajanta Caves,是印度佛教石窟寺。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伽巴德士東北106公里處。洞窟開鑿約始於公元前2世紀,7世紀後終止,前後營造達千年之久,佛教徒在這裡修行、居住並研習佛經。另據中世紀散布在各處的塗寫痕跡可知,7世紀以後石窟還發揮了一段時間的效用。17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皇帝阿克巴屬下的大臣阿布勒·法茲·伊本·穆巴拉克在他編寫的《阿克巴則例》中也曾提到過它(稱其有24個石窟)。此後隨著佛教的衰落,僧侶相繼離散,石窟逐漸荒廢。以後漸為崩塌、泥石淹沒,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阿旃陀石窟區位圖


直到1819年才被英國馬德拉斯軍團約翰·史密斯等幾位軍官在瓦哥拉山谷狩獵時偶然發現,在一個當地牧童的引導下,再次「發現」了通向10號窟的入口(實際上,這些石窟對當地人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約翰·史密斯遂到鄰近的村莊,邀請村民帶上斧頭、長矛及火把等器具,清除掩蓋著石窟的叢林,並在一個表現菩薩的壁畫上,寫下了他的姓名和發現日期(由於當時他站在高5英尺的殘渣堆上,這些字跡要高出目前人們平視的位置)。而後再以附近村鎮阿旃陀為其命名。


此後的幾十年間,這些石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並因其異國情調、建築形象,特別是獨特的壁畫而聞名於世。1848年,英國皇家亞洲學會(RAS)成立了以約翰·威爾遜為主任的「孟買石窟寺委員會」,負責清理、整治和記錄孟買地區最重要的石窟寺遺址;隨後又於1861年,在這個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印度考古調研所。

▲阿旃陀石窟群 遺址全景(自南面望去的景色)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洞窟開鑿於德干高原薩希亞德利山脈瓦格拉河灣上方約76公尺處的馬蹄形斷崖上,從東向西連綿長達550公尺,編號洞窟30個,大體上呈橫向排列,以中央諸窟年代最早。從高處俯看,像一輪彎月靜靜地散落在峽谷中。石窟星星點點,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其中大部分石窟為方形,最大者占地近千平方米,當年可能居住著不少修行的僧侶。

▲阿旃陀石窟群各窟編號

(各窟編號自右向左。後發現的29窟位於21窟之上,

30窟位於15和16窟之間、

靠近河床處,圖上已看不到。

編號以紅色標示的四座支提窟,小窟以小字體表示)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群分段景觀1~11窟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群分段景觀6~20窟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群分段景觀7~18窟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群分段景觀17~28窟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的風格同樣見於100公里外年代相近的埃洛拉石窟、象島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和卡納塔克邦石窟寺(巴達米石窟寺)等重要遺址。

▲埃洛拉石窟


▲象島石窟(埃勒凡塔石窟)


▲卡納塔克邦石窟(巴達米石窟)


阿旃陀石窟,集建築、雕刻、繪畫三者為一體。關於建築,它乃地面佛寺的「石化」形式,在印度古代建築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於其雕刻,亦頗具特色,雖遠離都市並藏於洞窟之中,但大多數雕刻未被自然侵蝕和異教徒破壞,皆具較高的藝術水平;說到其繪畫,更是馳名世界,尤為可貴。鑑於其卓越的藝術形式,印度考古學家德什班德先生把這種鑿岩為寺,融合建築、雕刻、繪畫為一體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稱為「阿旃陀主義」。這種阿旃陀主義,在佛教領域的不同地區呈現出多種形式,下面我們擬從建築方面作簡要介紹。



1、營 造


阿旃陀石窟群由29座主要佛教石窟組成,另有一座未完成窟。由於在最初的29個石窟已編號以後又發現和鑒明了一些新的石窟(目前有跡可尋的共有36個),這些後發現的窟便採用附加字母的形式命名;如位於原15及16號窟之間的稱15A。這種命名方式只是為了方便,並不代表其實際開鑿的年代順序。

▲阿旃陀(馬哈拉施特拉邦奧郎加巴德)石窟群

(公元前2世紀~公元7世紀)

各窟位置示意及主要石窟平面簡圖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群遺址總平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按照目前建築史學界的一致看法,阿旃陀石窟可以分作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相當於安達羅王朝時代的小乘佛教時期,現編第9、10、12、13號窟都屬此時期;後期相當於笈多王朝時代的大乘佛教時期,大部分最精美的石窟均屬這一階段。

▲阿旃陀第9窟外景(自西面望去的景色)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至於阿旃陀小乘洞窟的開鑿年代,現代學者通常把他們定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沙多婆漢那統治時期。依據洞內現存的古代題銘,第10窟由瓦西什特之子克特哈迪捐資興建,第12窟由富商格納默德德施捨雕造。

▲阿旃陀第10窟內景現狀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所在的U形峽谷實際上很早就引起了一個僧團的注意,他們在峽谷側壁開鑿了兩個帶窣堵坡和敬拜廳的支提窟(9號和10號窟)和三座小型精舍(或稱寺院、毗訶羅,編號12、13和15A)。


將這五座早期石窟編為第一組並認定它們屬小乘佛教時期,在學界一般沒有異議,但涉及具體建造年代則有不同的看法。著名藝術史學家、1928年出生的沃爾特·M.斯平克教授認為它們開鑿於公元前100~公元100年,在百乘王朝統治期間。其他人更傾向於認為它們屬於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00~前100年)。

▲阿旃陀第15A窟平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以第12窟為例,毗訶羅窟中央為方形或長方形大廳,大廳的左、右、後三面鑿出供僧侶棲息之小禪室,即僧房。僧房窟外觀極為簡樸,唯一的裝飾是小禪室、門道上方的太陽拱、欄楯及階梯狀城齒浮雕圖案。這種極端簡樸的建築風格,應是寺院中僧侶苦修生活的折射。

▲阿旃陀第12窟平面及縱向垂直剖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阿旃陀12號窟 現狀景觀

(可看到各種採用馬蹄形拱券形式的楣梁和山牆)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長期以來,人們均認為這第二階段(即後期)石窟成於公元5~7世紀(或更具體到400~650年)。但根據最近幾十年的系統研究,作為這一領域的權威學者,沃爾特·M.斯平克認為大部分石窟都是在5世紀後半葉很短的期間完成(460~480年,即伐迦陀迦王朝帝王訶梨西那任內,充分表明了施主的慷慨和創造者的活力)。斯平克認為,在訶梨西那死後幾年,即480年左右,富有的施主便不再繼續建造未完成的石窟。目前雖然還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議,但這種看法已被大部分研究印度藝術史的專家(如亨廷頓和哈爾)所接受。斯平克進一步認為有可能更精確地確定這階段各窟的年代順序。儘管尚有爭議,但他的主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至少是對他提出的總體結論)。不過,印度考古調研所網站上仍然保留了傳統的日期認定,即「第二階段的繪畫始於公元5~6世紀左右,一直延續到下兩個世紀」。


當時龐大的開窟活動,計劃環繞整個馬蹄形溪谷,以迎合信徒日益增長的需求。那時統治這一區域的瓦加塔格王朝,雖然自身信奉婆羅門教,但同前任沙多婆漢那一樣,對佛教採取了兼容並包的政策。瓦加塔格王朝曾與笈多王朝聯姻結盟。笈多王朝當時正值鼎盛,文治武功,各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們以堅實的經濟實力為基礎,把印度的文化和藝術向前推進了一步。在宗教上,對佛教不排斥;在藝術上,既創立了笈多式雕刻,又於繪畫方面極力擺脫不合時宜之規範。


屬於瓦加塔格時期開鑿的石窟,包括阿旃陀現存第19、26、29號三座塔廟窟(第29窟未完工)和第1、2、4、6、7、11、15、16、17、20-24號等十幾座僧房窟。由此可見,公元5至6世紀阿旃陀的開窟活動極為繁盛。

▲阿旃陀11號窟內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1號窟(5世紀後期)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6號窟 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17窟平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7號窟 主祠堂及北廊柱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20號窟(5世紀)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其中,宏偉壯觀的塔廟窟各具特色。第19窟沿襲小乘時期塔廟窟通用的平面形制,但較其繁複,並在外立面加雕門廊。門廊兩側建築的細部雕飾及裝飾圖案,令人矚目。大約公元6世紀初興建的第26窟,把第19窟那種柱式門廊擴展為柱式前廊,廊頂形成一寬大的露台。

▲阿旃陀19號窟(大支提窟,5世紀)平面

(作者James Fergusson,1880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9號窟 縱剖面

(作者James Fergusson,1880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19窟剖析圖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26窟平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阿旃陀石窟第26窟為近景

(左邊為27號及28號)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2、建 造 類 型


石窟的建造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提窟,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另一種為毗訶羅窟,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整座石窟中只有第9號、10號、19號、26號、29號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其餘25座皆為毗訶羅窟。據文獻記載,這些石窟在古代還作為雨季僧侶的靜修處及商人、朝拜者的歇腳處。

▲阿旃陀26號窟 東南側外景

(位於窟區西南盡頭,

為後期開鑿的石窟中裝飾最華麗的一座)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多數石窟屬於毗訶羅窟,這類洞窟往往也被稱為寺院,大部分開鑿於第二階段。平面一般採用對稱的方形,於中央廳堂周圍布置成排的小室。廳堂中央由組合成方形平面的列柱圍合成一個類似開敞院落的空間,周邊形成迴廊。廳堂側邊及後牆的小室主要根據實際需求確定,小室平面大致為方形,後牆上開小龕,狹窄的門洞上最初還配有木門。


這一時期毗訶羅窟最重要的變化是引進了在石窟後牆中心處鑿出的祠堂或聖所(有的還通向它們的前廳),祠堂內安置一尊大的佛像,周圍自天然岩體上鑿出的柱墩及牆面上雕刻著細部豐富的神像及其他浮雕。從入口到祠堂的縱軸上就這樣依次排列台階、柱廊、大門、迴廊柱列及前室等空間要素,從室外強烈的陽光逐漸過渡到位於昏暗深處的佛像。

▲阿旃陀第15窟 祠堂佛像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1窟 祠堂坐佛像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早期的毗訶羅窟由於沒有祠堂和前廳,平面顯然要簡單的多。斯平克認為設計上的這種變化始於第二階段中期,許多石窟的祠堂都是在最初階段以後或在建造過程中增建的。功能和形制上的這些變化顯然是自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變的結果。


另一種主要類型即支提窟(chaitya-griha,其字面意思為「窣堵坡之屋」)。由於毗訶羅窟內引進了祠堂,這一時期支提窟的重要性亦隨之式微。已完成的幾座支提窟基本依從舊制,於狹長的矩形空間上布置高高的拱頂天棚,由成排對稱的縱向柱列將平面分為中央本堂及兩側狹窄的邊廊,半圓形端部布置窣堵坡。窣堵坡後面的柱子呈半圓形排列,形成同心的巡迴步道。有的石窟帶有雕飾豐富的入口,有的於門上設大型採光窗。很多石窟還配置了柱廊,門內另設與窟同寬的空間(敬拜廳)。

在阿旃陀,最早的敬拜廳成於公元前2~前1世紀,最晚的屬公元5世紀後期;兩者在建築上均和基督教堂相近,但無交叉處和輻射狀布置的禮拜堂。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沿襲了印度更早的岩鑿建築傳統,如公元前3世紀比哈爾邦格雅附近邪命外道派的聖洛馬斯窟。這類支提窟亦稱禮拜堂或祈禱廳。在阿旃陀,全面完成並遵循標準形制的支提窟共四座,即第一階段的9號和10號窟,第二階段的19號和26號窟。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顯的仿竹木構造痕跡,且裝飾簡樸;至中晚期後則趨於精美。

▲阿旃陀26號窟 現狀內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3、建 造 形 式


在這一時期的阿旃陀,支提堂和木構原型的距離已開始拉大,如19號和26號窟。大支提窗在保留了傳統形式的同時,僅被當成是一種採光手段。立面上不再出現木構圍欄的浮雕造型,而是代之以當時的一些建築裝飾,如獨特的檐口線腳(稱kapota,為一種印度建築的專有部件,在南方尤為流行),它們往往和微縮的支提窗,以及成對布置的夜叉等大型浮雕形象配合使用。多層宮殿的造型也是立面雕飾常用的題材,這類多次重複的規整形式為大量雕像提供了足夠的框架載體。

▲阿旃陀19號窟 立面東區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26號窟正面(東側)景觀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柱子及大門處的變化尤為引人注目,有的地方相對平素,有的裝飾細部格外豐富。在第一階段,石窟柱子非常簡樸,沒有雕飾,如9號和10號支提窟均為簡單的八角柱(上面的彩繪屬後期)。第二階段的柱子和壁柱不僅變化多樣且極具創意,截面往往沿高度多次變換,頂部精心雕制的柱頭向兩邊大幅度外挑。許多柱子整個表面均覆花卉圖案及大乘佛教神祗的雕刻,有的還帶溝槽及其他雕飾。

▲阿旃陀石窟第9窟大廳沿壁列八角柱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4、主要石窟介紹


阿旃陀石窟眾多,今天我們稍微對其做簡單的了解。


位於馬蹄形峽谷東端窟區邊上的1號窟為阿旃陀最大的寺院之一,其形制之後成為典型做法。

▲阿旃陀1號窟。19世紀狀態

(老照片,1869年,羅伯特·吉爾攝)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前廊現狀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1窟外景圖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主入口及前廊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

立面北端,前廊及側廊(側面祠堂)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北端,檐壁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大乘時期開鑿的僧房窟,第1窟可作代表。第1窟位於石窟東段,U形山坳的入口處,平面35.7米X27.6米。該窟平面由前廊、中央柱式大廳、大廳周匝小室和正壁所開佛殿構成。

▲阿旃陀第1窟(佛殿僧房混成式窟)平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阿旃陀1號窟

中央大廳部分,室內平面及立面

(取自BUSSAGLI M·Oriental Architecture/1,1981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由於山體在這裡較陡,為了在立面前布置一個寬敞的院落,鑿去了大量岩體。從羅伯特·吉爾1869年拍攝的一張照片上可知,在現立面前,最初還有一個雙柱門廊,帶有精美雕飾的殘段被隨意丟棄在下面河灘上,現已無存。


室內大廳每面牆寬約12米,高6.1米。平面方形的柱廊上承天棚,形成開敞的廊道。後牆處鑿出帶前室的祠堂,內置手作轉法輪印(dharmachakra pravar tana mudra,亦稱說法印)的佛祖坐像。另於左右及後牆各開四個小室。前院兩側小室前配帶有柱子的前廳並帶高基台。石窟門廊及室內前廊兩端亦辟小室。門廊大部分原有壁畫,殘片尚存,特別是天棚上。廊內三個門洞及窗戶為室內採光。

▲阿旃陀石窟1號窟大廳東側內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 前廊立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1號窟 柱子立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與1號窟毗鄰的2號窟開鑿於5世紀60年代,但據信大部分完成於475~477年,直至1819年才被人們再次「發現」。洞窟的施主可能是一位和伐迦陀迦王朝帝王訶梨西那關係密切的貴婦。在這裡,不僅門廊和1號窟有別,立面雕飾也有所不同。石窟由帶裝飾圖案的粗壯柱墩支撐前門廊兩側小室前配帶有柱子的前廳。門廊後牆中央設門通向大廳,門兩側開方形採光窗。

▲阿旃陀第2窟(5世紀60年代)平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2窟中央大廳部分室內平面及立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2窟外廊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2窟室內(朝主祠方向望去的景色)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2號窟。柱墩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接下來的3號窟和4號窟均為未完成窟。前者按沃爾特·M.斯平克的說法,在後期開鑿後不久就放棄了。4號窟是窟區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佛像基座的一則銘文表明,其施主名馬圖拉。石窟由門廊、多柱廳、帶前室的內殿和一系列未完成的小室組成。斯平克認為,它和其他許多石窟一樣,成於公元480年前。祠堂內安置坐在菩薩之間作布道姿態的巨大佛像。

▲3號窟。內景(後期開鑿,未完成)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第4窟平面圖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4窟現狀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4號窟廳堂內景

(朝主祠堂望去的景色)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4窟 廳堂東南角景色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5號及6號窟同樣為精舍。後者的構造較為獨特。高兩層,兩個精舍上下疊置,通過內部樓梯相連,聖所亦位於兩個層面上。下層大廳中央雕造4排石柱,每排4根,共16根。上層的布局與下層大體接近,其除帶佛像的內祠外,還有許多私人還願雕刻。但整個工程一直未能完成。這種結構雖與阿旃陀其他僧房窟不同,但埃洛拉第11和第12窟的設計,可能與之相關。

▲阿旃陀5號窟(未完成)入口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第6窟平面圖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第6窟外觀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6窟底層 廳堂內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6窟上層 廳堂東北角內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7號窟立面為雙柱廊,但可能因為岩體的缺陷(事實上,許多窟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此類問題)無法深挖,因而僅由兩重柱廊和一個帶前室的內殿組成,除了牆面開鑿的一排小室外,沒有中央廳堂。

▲阿旃陀7號窟平面

[圖版,1850年,

作者Robert Gill(約1824~1875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7號窟現狀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7號窟 主祠堂入口及前室浮雕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8號窟長期以來被認為屬第一階段,但斯平克認為它可能是第二階段最早開鑿的窟(圖2-151、2-152)。其祠堂系後期增建,由於雕像現已無存,因而可能並不是自岩體中鑿出。石窟曾有彩繪,但現僅存痕跡。

▲阿旃陀8號窟平面

(圖版,作者Robert Gill,1850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8號窟外景

(為阿旃陀窟群中位置最低的一座小窟,

位於連接7號窟和9號窟的步道下方)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其中,第9、10窟是小乘時期開鑿的兩座塔廟窟,在年代上以第10窟為早,雖然規模不大,樸實無華,卻是這些高聳的洞窟中最大和最古老的一座支提窟。可以依據其風格與古銘文,將此窟時代推定於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該窟95英尺深,36英尺高,體量高大,雕建輝煌。窟平面呈倒U字形,39根素麵八角列柱將洞窟分作長方形主室、兩側廊和半圓形後室四部分,後室中央雕造石塔。

▲阿旃陀第9窟 入口立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9號窟 立面拱券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第9窟平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石窟第9窟剖面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9窟內景

(支提堂長13.7米,壁畫僅有部分殘存,

但窣堵坡保存完好,上置倒金字塔形的聖骨匣)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9窟窣堵坡及支提堂端部近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第10窟的主室窟頂為縱券,表面原覆木質彎梁和橫椽,彼此交接呈網格狀;木質梁椽架於下粗上細頂端略內傾的八角石柱頂端深楣之上,給人以木結構之感。窟前壁原為木質門屏。半圓形後殿中央的窣堵波(佛塔)塔身和覆缽用整塊岩石雕成,樸素無華。該窟壁畫分為兩期繪製,前期約為1世紀,後期約為五至六世紀大乘佛教興盛時,列柱上之彩繪屬後期之遺存。

▲阿旃陀10號窟外景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阿旃陀第10窟平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阿旃陀第10窟縱向垂直剖面圖

《佛教考古 從印度到中國》


▲阿旃陀10號窟內景(版畫,1839年)

《世界建築史 印度次大陸古代卷》


第9號窟與第10號窟毗鄰開鑿,時代略晚,窟內殘存有印度最早的壁畫遺蹟。該窟平面呈馬蹄形,窟內列柱與第10窟相似,列柱支撐著仿木結構的拱頂。大廳後方置窣堵波,窣堵波結構簡單。窟頂表面亦覆木質梁椽,唯主室前壁石雕而成。前壁分作上、下兩層,下層中央開門道,上層中央雕出拱形大明窗,窗內原鑲嵌木質太陽拱,俗稱支提窗。至於第9窟外立面及窟前兩側壁的佛教造像,則是大乘時期補雕的。



總結


印度佛教既有誕生、勃發、繁榮的輝煌歷史,也經歷了衰落與中斷、再現與復興的命運變遷。阿旃陀石窟的隱沒與重現,其實也是佛教命運的變遷,堪稱7世紀後印度佛教命運變遷的一個縮影。如今,這些石窟就如同遲暮的老人,不再有往日的強挺硬朗、雄武靚麗而是外糙內虛、百病纏身。我們要共同努力讓歷經千年的石窟能夠繼續承載其歷史的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