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今年投入403萬元財政補貼資金 支持推廣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

南海網 發佈 2022-05-24T13:01:08.618652+00:00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2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5月20日上午,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山寮村水稻種植基地里,農機裝備正在水稻田裡進行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通過採用水稻秸稈低茬收割粉碎、旋耕混埋以及犁耕深翻等單項或複合集成方式將秸稈還田。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2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5月20日上午,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山寮村水稻種植基地里,農機裝備正在水稻田裡進行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通過採用水稻秸稈低茬收割粉碎、旋耕混埋以及犁耕深翻等單項或複合集成方式將秸稈還田。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從瓊中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為有效避免秸稈露天焚燒帶來的大氣污染,同時,讓秸稈綜合循環利用,變廢成寶,2022年,瓊中在縣財力困難的情況下,安排403萬元財政資金,用於開展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按照「誰還田、補給誰」的原則,財政資金作業補助原則上直接補助給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的農機服務主體。

瓊中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綜合利用。

5月22日下午,瓊中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主任陳積攀告訴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瓊中的農作物秸稈主要包括水稻秸稈,以及桑枝、玉米稈等農作物秸稈兩大類。其中,比較容易粉碎和降解的水稻秸稈,是採取粉碎後就地還田方式來處理,經過腐爛發酵後,能夠成為肥料;桑枝、玉米稈等農作物秸稈則是開展機械化綜合集中收集、集中粉碎處理的方式回收利用,最終都可以變廢為寶,避免直接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瓊中灣嶺鎮等地開展的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瓊中還在紅毛鎮、黎母山鎮、什運鄉三個鄉鎮開展「秸稈綜合循環利用」試點工作,通過積極發動農戶將秸稈送至握岱村收集點,再由黎母山鎮政府將秸稈運送至相關秸稈處理企業的秸稈堆放點,統一進行粉碎。而這些粉碎物將會被運往自製有機肥現場與生物秸稈腐蝕菌劑、生物纖維發酵劑以及動物類糞便混合堆制發酵,變成有機肥料。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在試點鄉鎮開展先行先試,總結經驗,進一步推廣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秸稈收集、轉運、粉碎、發酵等,有效提高秸稈利用率,減少因秸稈燃燒造成的大氣污染。

通過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綜合利用、疏堵結合、以用促禁」原則,瓊中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各試點鄉鎮政府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途徑,以電子監控等為輔助手段,積極開展政策引導,科技支撐,監督管理,探索形成源頭有效防治、主體責任明確、運行機制完善的政府引導、市場化運行、群眾廣泛參與、綜合利用的農作物秸稈綜合治理機制。

「通過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預計今年可在瓊中全縣推廣秸稈還田面積5萬畝,實現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逐步建立起禁止秸稈焚燒監督長效機制和秸稈綜合利用新格局。」陳積攀告訴記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