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體內是存在癌細胞的,但是由於免疫系統的存在,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繁殖,進而可以避免出現腫瘤。
而有些人在做完胃癌手術之後聽說,癌細胞是以糖為養分的,吃糖過多的話會造成癌細胞生長速度過快,所以會決定禁糖。
也有一些患者在患上癌症之後,可能飲食方面特別的注意,連饅頭和米飯都不敢吃,甚至是也不敢吃肉,害怕營養過多的話會給癌細胞提供營養。
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因為長時間的禁食會容易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其實糖分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而細胞的生長也需要糖的支持,但是想要通過控糖來對抗癌症是不現實的。
01
癌細胞喜歡「糖」還是「蛋白質」?研究結果揭曉真相,漲知識了
其實在2021年的4月份,《自然》雜誌曾經發表過研究,而研究人員主要針對的是腎癌,結直腸癌以及乳腺癌進行的研究分析。
研究的過程當中,將小白鼠內的癌細胞進行分類,觀察細胞的耗糖量,最終發現癌細胞內的免疫細胞可以消耗糖分,但是癌細胞自身也會損耗穀氨醯胺,而這種物質是構成蛋白質的中藥成分,所以說癌細胞喜歡蛋白質。
但是研究發現癌細胞特別的狡猾,癌細胞損耗蛋白質比損耗糖分帶來的危害要更大,其實蛋白質可以幫助代謝糖分,要想提高免疫細胞活性的話,需要消耗大量的糖分。
但是糖分的代謝需要蛋白質的參與,如果癌細胞可以成功切斷來源的話,免疫細胞的活性就會有所下降,所以無法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要想對抗癌症的話,平時應該注重補充蛋白質,而有些人卻誤認為癌細胞喜歡蛋白質。
所以有些人在平時不會補充蛋白質,進而對抗癌細胞的生長,其實這種做法特別的危險,因為人體的生長也需要蛋白質的參與,如果不攝入蛋白質的話,會造成患者的體質變差,造成癌細胞更容易肆虐。
02
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或與這幾點原因有關
疾病沒有及時治療
生活當中有些人在出現疾病之後沒有引起重視,其實許多疾病剛開始症狀不是特別的明顯,所以有些人經常會放任不管,最終造成疾病加重,引發癌症。
尤其是出現腸道腺瘤樣息肉的話,要通過手術來進行切除,這樣能夠降低腸癌的發生風險,而B肝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要通過治療來控制病情,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
菸酒獲取過多
生活當中很多人有吸菸以及喝酒的習慣,但是其中的有害物質是比較多的,進入人體之後會造成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
尤其是肺癌以及肝癌的出現,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平時可以做到及時戒菸戒酒的話,可以保持器官功能正常。
壓力過大
現在年輕人的工作以及生活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身體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之下,精神容易出問題,而精神壓力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會造成抵抗力下降,細胞容易發生癌變,進而誘發癌症。
環境污染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我國屬於工業大國,工業的發展造成環境污染比較嚴重,這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造成癌症的發病率升高。
03
如何積極預防癌症?
學會釋放壓力
如果平時壓力過大的話,會造成腎上腺以及荷爾蒙分泌紊亂,造成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平時應該學會釋放自身的壓力,懂得緩解不良的情緒。
按時排大便
平時我們也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可以幫助身體清理毒素和垃圾。如果毒素排不出去的話,會造成大腸再次吸收,如果到達肝臟的話會造成肝功能下降,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容易引發癌症。
選擇綠色蔬菜
綠色蔬菜中的葉綠素含量是比較多的,而葉綠素可以防癌抗癌,尤其是其中的鎂元素,還能夠降低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
此外,綠葉蔬菜中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可以為身體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