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府求應廣德軍

徐厚冰《文史旅研究》 發佈 2022-05-24T13:13:24.525656+00:00

廣德祠山祈雨文化對臨安地區的影響作者 徐厚冰祈雨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自唐宋以來,大江南北祈雨之神靈莫過於廣德祠山神。

廣德祠山祈雨文化對臨安地區的影響

作者 徐厚冰

祈雨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自唐宋以來,大江南北祈雨之神靈莫過於廣德祠山神。祠山神張渤在前漢治水中飛遁於廣德橫山,卒後化為神,民間多次祈雨顯靈,特別是唐天寶戊子七年(748),張王託夢潘晃助唐玄宗李隆基祈雨成功,玄宗封張渤為水部員外郎,祠山神更聲名遠揚,至明清時,祠山成為全國祈雨中心。今天,筆者就廣德祠山祈雨文化對臨安地區的影響加以略述,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斧正。

一、臨安祈雨文化興於廣德

1、紹興五年(1135)五月臨安境內久旱未雨,據《臨安府祈雨公文》載,尚書省劄子廣德軍(今安徽省廣德市)公文保奏,推薦了本軍祠山神祈雨靈應,並派節史來祠山祈禱求雨,得禱應後,臨安守首隨率領官員於朝廟殺牛宰羊,埋藏祈雨,果雨降於十五日至二十日。

2、紹興九年(1139)七月,臨安遇旱災,臨安軍都總管張澄等人進告廣德橫山祠山廟張王神赫威靈,隨遣官謁祠山,臨安果雨三日。據《申臨安府祈雨文》載。「契勘(公文)節推(官名)周承直七月十九日到軍(臨安),二十日排辯,二十一日至廣惠廟(祠山廣惠行宮)拈香禱告。當日午後,(臨安)陰雲至東南起,正直行,在是晚大雨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遠近磅礴,顯是本廟感應靈異。」在《臨安府祈雨祝文》、《本軍尚書省得雨狀》文中,亦皆詳載其事。

3、南宋紹興年間(具體年月不詳),臨安府陰雨綿綿,府署派臨安遣令官、勸農使、兩浙西路安撫使馬步軍和臨安府錢塘縣主薄徐躬等人,告於祠山靈濟王(張王),遂後,臨安「遐邇,如縱陽閉陰,杲杲日出。」其事詳情見於《臨安祈晴文》。

4、乾道五年(1169),臨安知府周淙因幾次向西湖龍王祈雨,得助於祈禱祠山神靈應,率次祈雨皆成,並受到朝廷賞賜,《臨安謝雨文》有載:「賜周淙紫金魚袋,敢告於祠山靈濟王之神。」

二、祠山文化在臨安傳播的原因

1、廣德地理位置的優勢。廣德到臨安僅二百多里,交通便捷,通過廣德苦嶺關經安吉直入臨安府。「宋家駐蹕吳會,桐川舊都天密邇,郡守監司治其境,士夫往來經其途。」一語道破南宋遷都臨安之後,廣德在新的交通網絡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北部建康、兩淮至臨安的驛路之一須經廣德,而長江中上游地區至臨安也可以先走水路,再到太平州等地登岸經廣德進京。新的交通網絡使廣德與南部臨安聯繫日益加強,也推動了張王信仰朝這個方向傳播的力度,並進一步加強了向臨安地區的滲透。

2、祠山文化傳播的基礎。祠山在唐朝後期興起,在宋時因多位皇帝對張渤的奉贈,祠山文化開始在周邊傳播開來。臨安府當時以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優勢,使得一些本地官員、士人和釋道人士成為推動祠山文化傳播的主要力量,加之朝廷的態度在其中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尚書省劄子、兩浙西路安撫使馬步軍、臨安府知府周淙、臨安軍都總管張澄等,都是張王在臨安的虔誠信徒,他們以官府公文形式,使祠山文化上升為上層建築。祠山文化能在臨安地區廣為傳播,官方的大力倡導是基礎。

三、廣德祠山對臨安祈雨文化的影響

1、信奉祠山神在臨安的興起。臨安府藉助祠山神靈祈雨,各地先後興建數座張王行祠。僅南宋時期的有:乾道六年(1170)在臨安霍山錢塘門、淳熙八年(1181)於潛官員駱嗣業在於潛的南陽山、紹熙元年(1190)在臨安的金地山、紹熙二年(1191)昌化縣縣令張任在昌化的上清宮,慶元六年(1200)在臨安的木子巷、咸淳四年(1268)在富陽的通濟橋、開禧年間在餘杭的洞霄宮等,多座。

2、祠山文化在臨安的昌盛期。臨安府對祈雨的推崇和祠山神的信奉,推動了祠山文化的廣泛傳播,特別是紹熙五年(1194),臨安霍山張王行祠的建成之後,各地紛紛效仿,在短短二十幾年裡,臨安府各地興建、修建了十幾座祠山別廟,出現了信奉張王熱潮,該地區逐漸成為南宋祠山文化三大中心(廣德、健康、臨安)之一。

3、臨安祈雨對朝廷的影響。南宋乾道四年(1168)八月,詔頒江陰軍《祈雨雪法》。其主要根據臨安府的祈雨儀式而制,「兩浙西路安撫司申,祭龍求雨,乞散之天下。」「今欲依兩浙西路安撫司申,將江陰軍繳到皇祐二年《祭龍祈雨雪》。」

【總結】

以祈雨祭祀為主的祠山文化傳播到臨安後,通過當地地方官員、民間人士、朝廷出於各種原因在建立了張王行祠,再經民眾接受、宣揚,不僅推動了臨安及杭州周邊地區的佛教道教中的神祇傳播,而且對該地區社會、經濟、文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

①宋·周秉秀《祠山要事集》(卷二、卷七、卷八)[胡廙明宣德八年(1433)]

②宋·施諤《咸淳臨安志》(卷二六、卷七十一、卷七二、卷七六)[《宋元方志叢刊》]

③清·徐松《宋會要輯稿·禮二零· 諸祠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