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腳上岸」安化縣退捕漁民奔上創業雙車道

紅網益陽站 發佈 2022-05-25T01:41:23.900586+00:00

王生才在養魚基地。紅網時刻 通訊員 黎天天 鄒志強 益陽報導2020年7月1日,資江(安化段)實施全面禁捕,漁民自此就和賴以生存的資江告別了。

王生才在養魚基地。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黎天天 鄒志強 益陽報導

2020年7月1日,資江(安化段)實施全面禁捕,漁民自此就和賴以生存的資江告別了。作為世代生活在資江邊的老漁民,安化縣持證漁民王生才對賴以生存的資江了如指掌,看著資江漁業資源的不斷退化,既心痛但也無助,無力改變這現狀,無法斷開這生路。在2018年「兩網」退出時看到政府果斷走生態優先道路的決心,王生才便已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但因在河裡漂泊了大半輩子,苦於無其他謀生手段,也只能苦苦堅持著。

隨著2020年禁捕退捕工作的全面開展,王生才響應國家號召,上交了漁船漁網,收到退捕獎補資金35708元,之後政府又給他們夫妻倆購買了養老保險,在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的同時也給了王生才壯士斷腕的勇氣,從此洗腳上岸,奔向了創業之路,並且是條雙車道。

老底子孕育新產業

退捕後,可以做什麼?王生才也迷茫過,除了捕魚,缺乏其他生活技能,且自由自在慣了的王生才對突然轉變的按時打卡的就業方式難以適應,自主創業便是他不錯的選擇。一輩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王生才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便萌生了養魚的想法,邁出了下河捕魚到生態養魚的第一步。

「這裡地勢相對平坦,環境優美,水源充足,水質能達到二級飲用水標準,完全能滿足養魚所需,而且我們的養魚模式是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擬流水狀態,經過循環系統的淨化,養殖尾水也能達到地表水排放的環保要求,真正的清水進清水出」王生才說。2018年至2021年,投資3200萬元,成立工廠化循環水養魚基地,在安化縣相關單位的協調下,公司順利流轉土地20畝,建成工廠化循環水流水池50個。目前已建成運行,且在政府單位的支持和技術指導下,嘗試拓展了液態氧在養殖領域的應用,開發了鱘魚、擬鱨、本地鲶魚等十來個新品種,擴建了生態休閒農莊,走起了產品多元化發展路線。

藏香豬養殖場。

藏香豬走出新路子

在體驗到生態養魚帶來的成功後,王生才又和朋友開啟了新的養殖路子——藏香豬放養養殖。「藏香豬因為平時餵的是玉米,加上長期在野外放養,經常滿山跑,肉質比圈養豬肉質要好。別看現在它們四散在山的各處,但這邊只要一開始播放音樂,它們就都回來了」說罷王生才打開了音樂,看著從四面八方奔來的藏香豬,臉上堆滿笑意的王生才對之後藏香豬產業的發展充滿了希望。

在和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交流中,棄船上岸創業取得初步成功的王生才,對以後的創業發展充滿信心,後階段主攻方向明確,計劃在創品牌、專營銷、強服務等方面再發力,也相信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在這創業雙車道上終將開滿幸福之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