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勤:蘇商會十年 百川皆歸海

蘇商會 發佈 2022-05-25T12:11:01.936665+00:00

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我們感恩於在這個時代里能彼此相逢,濡沫相幫,匯聚平凡共築偉大;我們自豪於在這個時代里能彼此成就,並肩偕行,讓實業未來充滿希望,讓蘇商精神更為昌達。

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我們感恩於在這個時代里能彼此相逢,濡沫相幫,匯聚平凡共築偉大;我們自豪於在這個時代里能彼此成就,並肩偕行,讓實業未來充滿希望,讓蘇商精神更為昌達。

今天,站在蘇商會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上,讓我們共同回望這花香滿徑、亦是風雨載途的十年,深刻感受歷史「傳承著什麼」,深情感懷現在「實現了什麼」,深切領悟未來「應該去做什麼」。

應時而動 因需而生

十年前,我是一個媒體人,有幸在多年的採訪報導中結識了一批以製造業為主的優秀蘇商,一路見證他們在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也深刻體會他們應對各種挑戰的艱苦卓絕和堅守實業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個媒體人,除了為他們「鼓與呼」,我還能做些什麼?

2012年5月,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原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倡議發起設立蘇商發展促進會,沈文榮、周海江、王民、蔣錫培、崔根良、崔桂亮等近百位知名蘇商成為蘇商會的創會發起人。承蒙大家的信任,我擔任了蘇商會秘書長。

從蘇商會建會前的醞釀和籌備,到十年後的今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優秀的商協會組織應當是什麼樣的?其實,答案就藏在一個字上——信。

「信」是信息。商協會組織應當是一個信息的集聚者和傳播者,通過對信息及時有效的匯總、分發和共享,縮小企業之間信息擁有量的差距,使彼此之間的信息得以均衡。

「信」是信任。蘇商會建會之初,由於營商環境等各方面的遺留問題,企業之間普遍難以快速建立互信關係,亟需一個紐帶來彌合這些裂痕,而社會組織恰恰承擔了「信任背書」的職責。蘇商會在發展會員的過程中,就已經對企業的可信度進行了一輪篩選,為會員企業打上了可以信任的烙印,充分發揮了推動企業互信的深遠作用。

「信」是信仰。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有很多社會組織,體量龐大、會員眾多,卻工作力量單薄、難以成事,癥結就在於它沒能匯集真正志同道合之人。所以,社會組織的成功不在於規模有多大、會員有多少,而在於這一群人是不是基於相同的信仰而團結在一起。

山雄有脊,房固賴梁,信仰是我們奮楫篤行、乘風破浪的力量之所在。譬如蘇商會的共同信仰便是實業,蘇商會亦是「實業會」,厚重的歷史為其賦名。實業興則經濟興,實業強則國家強,這是百餘年來無數民族實業家共同實踐得出的真知,也是蘇商會的建會初衷和不懈追求。清末民初,民族風雨飄搖之際,蘇商先賢們以商戰止兵戰,以實業救危亡,雖幾經生死、遍歷沉浮,卻始終堅強地站立在人們最需要的地方。在長期服務蘇商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這種強烈而深沉的實業情懷在江蘇大地上從未遠去,一旦被激發,就會迸發出一種更為強大的能量。

「信」是信心。在世俗眼中,企業家是財富的擁有者,是最光鮮亮麗的一群人,他們長期生活在光環和聚光燈下,習慣了鮮花和掌聲。但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企業家階層對自身的身份認同感非常薄弱。企業家到底是什麼地位,到底處在什麼位置?從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經營環境的波詭雲譎讓企業家信心不足。尤其是與風光無限的網際網路、房地產等行業相比,這種迷茫和焦慮在實業企業家群體中更為普遍。「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我們相信,無論是對於蘇商群體,還是對於江蘇經濟,乃至整個國家來說,實體經濟都是值得我們長期堅守的。烏雲遮不住太陽,陰霾終將散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通過信息、信任、信仰的凝聚,為蘇商和實業注入信心與力量。

在邀請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作為發起人的時候,素來低調的他本是猶豫的,但我對他說:「我們現在需要有人站出來,為蘇商發聲,不僅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好,更要帶動一個群體去做更多的事情。」這一份無比鄭重的使命最終觸動了他。每個企業家站出來,就變成了一座燈塔,每個時代,都需要更多的燈塔指引、更多的光芒凝聚,來賦予蘇商新的生命力。

自建會之初,我們就有志於做好服務蘇商和實業的四個信使——信息的傳播者、信任的傳導者、信仰的傳承者與信心的傳遞者。當我們扮演好這四個信使的角色,與會員在思想上共情、在溝通上達成共識、在行動上共創、在成果上共享,才能真正構建起廣大蘇商的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是共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溫度、講感情,因此一個組織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包容度和共情能力。共情,意味著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分享共擔、協同行動。再深一步,就是同呼吸、共進退。不僅會員之間、秘書處與企業家之間要共情,我們更要能夠與社會共情。二是共識,儘管信仰相同,但企業家們在實際溝通中,表述和理解上仍存在差異,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最大限度地在會員間凝聚共識。三是共創,加入蘇商會以後,我們的企業家們首先思考的不是自己能從中獲得什麼,而是我能給這個組織帶來什麼,用自己的行動帶領所有人共攀高峰。最後是共享,在組織內部建立起基於貢獻值的公平共享機制,實現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之間的辯證統一。

2012年5月23日,伴隨著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一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南京紫金山莊隆重召開,蘇商會正式成立。此後不久,我在查閱資料時突然發現,1899年5月23日,也就是113年前的這一天,恰是蘇商先賢張謇在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開工投產的日子。我至今忘不了那一刻的心潮澎湃,冥冥之中,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在我看來,它是一種巧合,更是一種祝福、一種鞭策。

「樞機之發動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東南。」開工當日,張謇的恩師翁同龢題聯相賀,這副對聯至今仍掛在大生集團廠史陳列館,它書寫的宏願也已然實現。機杼聲聲,百年不絕,我希望我們能藉助先賢們崇高的價值觀和思想,指引更多企業家去提振自身的胸懷和志氣,不負時代,不負蘇商。

善融善領 善作善成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秉持實業強國、實幹興邦、實事求是、實至名歸「四實」基本原則,恪守「凝聚蘇商、服務蘇商、引領蘇商、成就蘇商」的立會宗旨,始終堅持以做好政企溝通橋樑、提升蘇商品牌影響、營造蘇商共同家園、服務江蘇企業發展、推動江蘇經濟建設為己任,蘇商會已陪伴蘇商企業家們走過了10個年頭。

我們堅持以「會員+」為模式,以「實業+」為主線,深耕江蘇各地,持續做大會員規模,優化會員結構,增強線上線下雙驅動,打造專業性、系統性、精準性的服務能力,開拓高互動、高感知、高價值的產品鏈,不斷賦能會員企業的技術認知、市場認知和思想認知,打造有凝聚力、影響力、發展力的「千人千企」實業服務平台。今年1月,蘇商會在民政部組織開展的第四次「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評選中,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融時局而善作,領時代而善成。蘇商會始終以服務全省經濟工作大局為中心,面向全省範圍內中小企業開展服務,推出了「蘇商領袖年會」「蘇商發展大會」「一學六會」(即「學習蘇商好榜樣——名企走訪」+「蘇商私董會」 「蘇商財智會」 「蘇商風尚會」 「蘇商讀書會」 「蘇商生日會」 「蘇商項目對接會」)等品牌活動,並逐步形成傳媒、科創、培訓、數位化、政務五大服務板塊——

傳媒板塊,蘇商會打造了以「《蘇商通訊》、蘇商網及蘇商會、江蘇微博微信公眾號」為核心的全媒體矩陣,為會員單位和社會讀者提供包括政策、經濟、市場、科技、產品等來自國內外的信息服務,並為企業提供新媒體宣傳、品牌策劃、產品營銷推廣、視頻導拍制播、線上線下活動承接等服務;蘇商會定期組織開展知名蘇商的採訪活動,以文字、視頻的形式對外宣傳,旨在為江蘇企業家群體打造一個立體式全方位資訊服務與社交網絡平台,同時為政府、企業提供活動策劃與執行。

科創板塊,2015年初,蘇商會呼應「雙創」浪潮,孵化成立創客公社。創客公社以江蘇為立足點,輻射華東區域,集新商業媒體、創轉投社群、資料庫、活動平台等屬性為一體,通過創新報導、乾貨分享、融資對接、培訓孵化、數據報告、賽事承辦、論壇交際等,持續為江蘇創投圈發聲,搭建創業者、投資人、轉型企業家三個群體的強社交平台,打造雙創全鏈條綜合服務體系,多維度服務新經濟創業者,全方位造熱江蘇雙創生態。

培訓板塊,南京蘇商管理培訓學院(簡稱蘇商學院)成立吾道書院,以紮根實業多年的知名蘇商為主要導師團隊,並邀請國內頂尖的專家學者、主管重要經濟條線的學者型官員等為學員聯合授課,幫助傳統企業在網際網路+時代實現華麗轉型。蘇商學院還定期開辦蘇商雲課堂,邀請業內大佬、行業翹楚在線分享企業轉型經驗,梳理典型,普及新技術、新模式的運作技巧,其中一檔評述類直播欄目「俞音繞樑」,納入2020年南京市「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網絡課程;定期組織遊學、交流會等線下活動,組織企業家參觀考察標杆企業,學習先進管理經驗。

數位化板塊,蘇商會積極圍繞智能製造服務生態圈的打造開展工作,提出支持設計、製造、施工等領域骨幹企業整合資源、延伸鏈條,發展諮詢設計、製造採購、施工安裝、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一攬子服務。數字版塊通過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一個平台、一場論壇、一套體系、一個中心等「六個一工程」提供服務,為我省企業提供企業數位化建設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解決方案。2020年,蘇商會和其他兩家單位聯合出版了《數商·工業數位化轉型之道》,歸納總結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鐵三角模型」。

政務板塊,作為新時期親、清政商關係的連接者、踐行者,蘇商會致力於增強企業與省內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與配合,服務企業和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推進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加大營商環境宣傳力度,更好地促進政企合作。多年來,我們從政企交流、產業協作、活動承接組織、推進國家戰略(扶貧項目)等角度切入,努力搭建政企對話與產業合作的橋樑。蘇商會每年都會與地方政府共同舉辦「蘇商·書記(市/區長)面對面」作為連接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特色活動。組織區域外的企業家實地考察投資環境,促進產業合作。

鐵肩天然能擔道義,妙手不僅能著文章!從媒體時代,到社群時代,再到智庫時代,蘇商會伴隨著江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歷經風雨,一往無前,見證並推動蘇商持續成長。下一個十年,我們會走向何方?我想,正如我寫在2022年第一天的企盼:未來波濤依舊、前景可期,唯願「善融善領、善作善成」。

以始為終 臻於至善

歲月流轉,記錄曾經的跨越。所有抵達,意味著新的出發

於企業家而言,「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而對於蘇商會來說,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我們始終堅持的「一個核心」。

圍繞這一核心,我們以專精特新、智改數轉、資本運營、融通發展「四輪驅動」,只為走好新實業「一條大道」,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一個目標」。

何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我認為主要有三則評判標準:第一,能否始終堅持創造客戶價值,與客戶共同成長;第二,能否推動所在行業的進步,引領行業發展;第三,能否與員工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為了抵達這一目標,我們將著力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推動企業加速轉型、蓄勢躍升——

首先,在專業化加速方面,我認為第一要務是研發加速,通過建立與大企業協同、與科研院所共創等一系列研發機制,打造內外結合的研發生態,從而彌補中小企業在研發能力上的缺憾。

其次,企業數位化加速,既要有長期的整體戰略,也要有階段性的規劃方案,換言之,要找准方向,還要找好切入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企業建立起數位化改進的流程和路徑,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再到整體,按部就班地一一做好。通過經營、人才、管理等維度的系統變革與創新,讓數位化轉型貫穿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我們同時提出了企業數位化加速的三個標準,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創造效益,三是增強品牌建設,形成對社會的示範、帶動效應。

再次,在資本化加速方面,助推企業借力資本市場,通過資產證券化,增強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融資能力。我們要藉助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本兩翼,在從傳統實業向新實業轉型的進程中,確保企業向高質量、高價值方向穩步前行。

最後,推動融通發展,本質上是要解決信任加速的問題。作為專屬於企業家的社交平台,蘇商會致力於通過一系列載體和機制,加速企業之間、企業家之間的互信關係。這種信任加速是多維度的,包括大中小企業之間、同城或同業之間、產業鏈上下游之間,以及政府、媒體、金融機構、服務平台等與企業家之間的信任關係。

這是個充斥著不確定性的時代,也是人的能動性最為鏗鏘有力的時代。十年拓荒,一路美景,蘇商會如今正在步入一個新紀元。連接昨天與明天、照亮來路與征途的,是我們持續成長、不斷疊代的孜孜求索。我們並不敢說自己在眾多的商協會組織中始終處於引領位置,但我們的作為,正在讓「蘇商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國內乃至國際企業的視野。

我相信,未來的蘇商會,一定是一個讓會員滿意、讓社會信賴、讓行業認可的商協會組織。首要一點是會員的滿意度,或者說是凝聚力,它對於任何社會組織來說都是評價的第一標準,取決於會員能否因為我們的助力而得到發展,取決於我們能否將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三體」落到實處。第二點在於對社會、對時代的意義和價值,我們不應局限於內部的小環境,只滿足於組織成員的發展需要,而要帶領全體會員創造更大的社會意義與時代價值。第三點是對其他社會組織的示範性和帶動性,通過自身能力提升,發揮帶頭輻射、榜樣引領的作用。

在此三點之上,如果還要再加一點,我想便是所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推之百世而不悖」。我認為凡是好的東西,都具有跨越時空的理論穿透力和精神影響力。若以時間為經,在10年後、100年後甚至更遠的未來,弦歌不輟、歷久彌新;若以空間為緯,不論區域、民族、國家,它都能為之所用——作為一個始終與時代同頻、與國家共振的商協會組織,這是我們至高至遠的追求。

當然,一切非凡的願景都孕育於平凡人和平凡事。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組織不是零件構成的機器,組織里的每一個從業者是基石,也是起點。今天,蘇商會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但不論我們未來會達到什麼高度,我都將不斷叩問自己:組織里的每一份子是否都能通過這項工作獲得體面、尊嚴和幸福?在我看來,只有讓從業者們在物質、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才是有價值、有未來的好組織。

一以貫之 乘十而上

回望來路,我想以《荀子》中的一句話作結: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嘆,躬逢盛世,又遇蘇商,何其有幸!我打過這樣一個比方:「蘇商」一詞古已有之,它就像一粒珍珠、一塊美玉,或是落入凡間的一顆星星,而我不過是一個沙海拾貝的小孩,幸運地撿拾到它——即便如此,我也只是能夠「擁有」它一段時間,並且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它增輝添色。

咀嚼這些年來的工作經歷,我最切身的感受是,當我們認準了一件事,就會想盡辦法去做。大道至簡,沒有繁雜繚亂的套路,一些最本質的東西最終會浮出水面——按照用戶的需求,在每一個階段,做好我們所應該做好的事,就一定能「求仁得仁」。在這個過程中,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放棄不是一時的失敗,而是徹底的歸零。

人這一輩子,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短到只夠做好一件事。所以我常以張謇先生的名句來自省:「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

故事的起點常常指引著未來。蘇商會的初心是什麼?對於我和我的團隊而言,初心意味著「凝聚蘇商、服務蘇商、引領蘇商、成就蘇商」的堅守,也意味著與實業同頻共振的自覺。讓蘇商成為真正有地位的、受人尊敬的、能夠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一群人,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面向未來,吾道一以貫之。向實而生,乘十而上,讓我們共同奔赴下一個十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