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為什麼是美國獨立的導火索?

宥誠史話 發佈 2022-05-25T23:36:53.380942+00:00

波士頓傾茶事件是指在1773年,大英帝國北美殖民地的民眾為了反對英國政府的相關稅收規定,抵制茶葉納稅,在波士頓港灣內傾倒合法銷售的茶葉這一重要歷史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是指在1773年,大英帝國北美殖民地的民眾為了反對英國政府的相關稅收規定,抵制茶葉納稅,在波士頓港灣內傾倒合法銷售的茶葉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這個事件被近現代美國歷史學及相關研究普遍認定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波士頓傾茶事件在國內過去的歷史教材當中,經常被看作反抗英國暴政的一次正義的行動,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如果透過「無代表不納稅」等表面的說辭,追究其本質,其實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波士頓傾茶」或許不過只是茶葉走私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走私利益而採取的對抗國家正常稅收體制變革的一次行動,「無代表不納稅」的正義呼聲也不過是一個掩飾集團私利的美麗藉口而已。在國際上,波士頓傾茶事件爆發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並無定論。但可以確認的是,過去單純視之為正義的反對暴政之說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北美殖民地居民也並非都是完全老老實實地遵守英國法律的人。移民北美的人通常是比較有冒險精神、敢做敢當的,他們採取利益導向的原則,積極地追逐一切可能獲利的機會,甚至利用殖民地邊境管理鬆散的有利條件,對外進行大量的走私活動,也不繳納任何稅費。到獨立戰爭前,北美殖民地在政治上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民主制度。加上資源豐富、空間廣大,在經濟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發展速度明顯快於英國本土。很多研究者認為當時北美殖民地的生活水平已經與英國本土相當,甚至有過之。隨著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北美殖民地的離心傾向已經相當強烈。

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不但鬆散,而且效率不高、問題不少,在「七年戰爭」期間就已經暴露了不少問題,例如:很多殖民地商人為了追逐暴利,交通敵國,走私貿易十分活躍;各地議會和居民為了追逐經濟利益,甚至對英軍保衛北美殖民地的行動也不予配合;有的地方及個人還在司法、人事、教士薪俸等問題上直接挑戰宗主國權威。

「七年戰爭」激化了英國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七年戰爭」(1756—1763)是以英法為代表的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大規模戰爭。因為對當時及後來較長時期內的世界格局影響很大,英國首相邱吉爾認為這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英國正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戰爭之後,英國成為海外殖民地霸主,穩定了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在世界歷史上,西班牙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則成為第二個。

但是與此同時,因為打仗是非常費錢的事情,所以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但英國也欠了非常大的一筆錢。在「七年戰爭」當中,英國總共花費了1.6億英鎊,其中37%是在金融市場募款的國債。到「七年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國債已高達1.35億英鎊。當時,英國國債是法國的兩倍,平均每個英國人所負擔的債務更是超過法國人的5倍以上。大英帝國不斷壯大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斷燒錢的過程。



能借到錢當然是本事,但是要還錢也相當不容易。為了償還「七年戰爭」中的巨額債務,不得不需要多方補償。在英國政府看來,既然絕大部分軍費是用於北美,保衛了北美殖民地的利益,那麼當然要從北美殖民地尋求一些補償。另外,當時北美殖民地的防務每年還須支出40萬英鎊,占英國議會預算的12%,而英國國內稅收已高達20%,很難再增加了。

為了增加稅收、緩解財政壓力,英國政府決定把其中的三分之一分攤到北美殖民地居民的頭上。1765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經濟控制的《糖稅法案》、《茶稅法案》和《印花稅法案》,直接目的就是增加稅收收入。由於英國在殖民北美的過程中長期以來採取「放水養魚」的政策,北美殖民地居民已經習慣了不納稅的傳統。現在英國要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稅收,當然就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為了對抗這些稅收,所謂的「北美人民」(其實就是從英國移民北美的「新英格蘭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是沒有說話的權利的,算不上人民)喊出「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並成立一些秘密的反英組織對徵稅的法案進行抵制。因為受到了強烈的抵制,英國議會被迫做出一些讓步,廢除了大多數稅收,唯一留下茶稅,以表明英國擁有對北美殖民地徵稅的權力。

當然,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產生矛盾的事件也不僅僅是徵稅權的問題。當時另外一個引起北美殖民地居民不滿的事件是英國調整對北美殖民地的政策,目的是避免與印第安人的衝突,並保護英國商人的貿易利益。英國在1763年10月以國王名義發布公告,宣布在北美建立4個新的行政管理區,將大片西部土地留給印第安人,由英國軍隊執行西部地區的法令和維持秩序。

這個公告在兩個方面損害了13個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利益:一是將他們一直嚮往的西部土地劃歸加拿大或留給印第安人,極大地限制了土地投機,而當時北美許多重要人物均熱衷於這一發財之道;二是剝奪了殖民地當局對印第安人事務的管理權。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是北美殖民地民眾的大利所在,英國限制他們擴張,當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其實,可以看出,北美殖民地的重要人物們希望英國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而燒錢,但是他們自己卻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負擔。

北美殖民者茶葉銷售背後的利益鏈條

英國議會之所以重視茶稅,是因為當時的北美人民是非常熱愛喝茶的,可謂大利所在。根據歷史學家的分析,北美人民極有可能在17世紀上半葉就從荷蘭人那裡接觸到茶葉,喝茶的歷史有可能比宗主國英國還要早。新英格蘭人飲茶的歷史比喝咖啡要早幾十年,約在1690年,波士頓就開設了北美大陸的第一家茶葉代銷店。據估計,到1760年前後,北美人民已經普遍喝茶,茶葉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最初荷蘭貴族的示範下,後來又在宗主國英倫三島喝茶習俗的引導下,上行下效,飲茶成為一種時尚,同時也成為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飲食方式,走進了絕大多數北美人民的生活。

18世紀下半葉之前,為了平衡各利益團體之間的關係,英國禁止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銷售茶葉,而是需要先在倫敦拍賣,然後再由倫敦商人運輸到北美銷售。由於英國對茶葉徵收的高額稅收,所以通過公開合法渠道出售的茶葉價格高,這就使得當時北美的茶葉走私盛行。時人估計,當時北美殖民地每年進口的茶葉已達到100萬磅,但是大部分都是走私茶,走私茶可能占到了消費量的十分之九。

在18世紀70年代,英國人平均每年消費茶葉1 300萬磅,其中平均有750萬磅從歐洲(主要是從荷蘭)走私進口,而由英國東印度公司運進英國得以銷售的平均只有550萬磅。儘管英國政府嚴格緝拿走私犯,從歐洲大陸主要是荷蘭走私來的茶葉仍大量進入英國市場。英國東印度公司因為不能控制這部分茶葉交易,每年損失利潤達40萬英鎊以上。種種原因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出現大量的茶葉積壓,最多時達到約2 100萬磅,拖欠政府稅款達100萬英鎊,公司財務收支也亮起紅燈,快維持不下去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北美本地的茶葉走私者卻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1773年5月,英國政府在英國東印度公司請求下通過了《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也被稱為《茶葉法案》,法案允許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出口茶葉,從英國向北美出口的茶葉可以獲得全額退稅,只需向殖民地海關象徵性繳納每磅3便士的茶葉稅。這一制度變革的結果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北美人民從此可以喝到便宜一半的茶葉,這應該算是一個很大的好消息。

更加不同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銷售的是合法的茶葉,是可以擺在「陽光下」大聲吆喝叫賣的茶葉,所以,消費起來更加安心,買賣起來也更加放心。

但是,這一優惠政策並沒有獲得所謂「北美人民」的支持,反而「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這就不可理解了!對茶葉徵稅,「北美人民」不接受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會增加他們的負擔。為什麼對茶葉退稅,減輕了稅收負擔,「北美人民」也不接受,甚至要憤怒呢?

答案在於:這裡的「北美人民」是要打引號的。所謂的「北美人民」並不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而更多的是代表那些資本家和茶葉走私犯。在當時,這兩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為那些在北美政治及社會活動中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資本家、富商往往也是走私犯。受重商主義傳統的影響,英國的富商們為了逐利可以無所不為。所以,當英國政府對出口北美的茶葉實施退稅之後,茶葉的價格大大降低,普通老百姓當然是會高興的,但是資本家和走私犯卻因利益受到損害而極其憤怒了。

尤其讓走私犯更加不放心的是,如果今後有一家可以長期供應廉價茶葉的公司與他們競爭,他們控制市場的能力將大大削弱。英國政府的這一讓利行為將會改變原來的利益格局,使得中間商和茶葉走私犯在競爭中出局。「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考慮到這樣的前景,這些既得利益者對即將推行的法案可以說是恨之入骨。為了保護自己的非法利益,他們通過報紙、小冊子等各種工具,宣傳「無代表不納稅」的說法,刻意渲染英國將侵犯北美商業利益等危險,煽動北美的各種激進團體對英國通過公開渠道出口北美的茶葉進行抵制。

茶葉直銷引起了北美的革命

得知英國調整茶葉稅收的規定之後,北美當地很快就有了反應,並且展開了激烈的討論。8月底,北美殖民地的報紙即開始刊載《茶葉法案》的摘要;9月初又刊載了全文,同時刊登了不少抨擊這一法案的文章。這些文章的主要論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英國政府狡詐地利用較為廉價的課稅茶葉誘使殖民地人民接受茶稅,從而接受議會有權對殖民地徵稅和立法的原則。另一類則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以直接銷售茶葉為開端,將其壟斷貿易勢力擴展到北美,以後還要對北美其他貿易逐步實行壟斷。這一類以高尚動聽的口號來煽動公眾輿論,實際上是保護個別人及少數集團的利益的做法,現在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但有時候的確非常奏效,極易蠱惑人心。

1773年11月,有7艘大型商船滿載茶葉前往北美殖民地,其中4艘開往波士頓,其他3艘分別開往紐約、查爾斯頓和費城,然而由於當時北美殖民地反對茶葉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紐約和費城兩地的茶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拒絕接貨,開往這兩地的兩艘商船不得不開回英國。

11月28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第一艘茶葉商船「達特茅斯號」先停靠在波士頓附近由英軍駐守的威廉要塞,後來在格里芬碼頭卸下除茶葉以外的其他貨物。但是由於受到當地團體的抵制,這批茶葉一直沒有進入銷售渠道。波士頓過去銷售過不少課稅英茶,而當時茶葉供應已開始減少,市價在上漲。如果這批茶葉上稅後投入市場,消費者肯定是會購買的,市場將被打開。這樣一來,英國政府的殖民政策將得到貫徹,英國

議會有權對殖民地徵稅的原則將連同廉價的中國武夷茶一起被殖民地人民接受,茶葉走私犯的利益將遭到重大損害。考慮到這種可能性的巨大威脅,當地抵制英茶的團體決定採取進一步的強力行動。

12月16日,波士頓8 000多人集會抗議正規合法路徑茶葉的到達。當天晚上,在當地商人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的領導下,60名「自由之子」成員化裝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將英國東印度公司三艘船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有記錄甚至表明:就在波士頓人傾倒茶葉的時候,他們中有一些人試圖乘機揩油,帶一些「免費茶葉」走。可見利益對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後來,美國在已經廢棄的茶葉碼頭上專門立了一塊碑,用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波士頓傾茶事件激化了英國與殖民地的矛盾。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後,英國政府認為自己的統治權威受到了威脅,先後頒布各種法令,命令在清償茶葉的價款之前封閉波士頓港,取消麻薩諸塞州的自治等。於是,事件開始升級,雙方矛盾持續激化,衝突不斷加劇。



1774年9月至10月,「北美人民」在費城召開了殖民地聯合會議,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除喬治亞州代表缺席外,其他12個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參加了會議(多為富商、銀行家、種植園奴隸主。喬治亞州代表因總督阻撓未參加)。隨著列克星敦的槍聲響起,美國獨立戰爭拉開了帷幕。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北美13個殖民地的相當一部分民眾並不願意跟英國發生衝突,但是因為當時鼓動起來的風潮已經形成,懾於「暴民」的威勢,他們無力抗拒。

再後來,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都成為美國《獨立宣言》的簽署人,塞繆爾·亞當斯與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還是堂兄弟的關係。尤其是約翰·漢考克,他是一個大商人,從1765年開始,靠走私以逃避關稅,組織民眾公然抗稅,還曾於1768年因走私茶葉被捕入獄。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可以說策劃了1770年的「波士頓慘案」,並且還趁機建立民兵,而波士頓傾茶事件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其精心設計的政治事件,而未必是廣為宣傳的所謂民眾自發的「愛國」行為。



有些歷史研究人員相信,事件中那60名「自由之子」甚至有可能就是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雇來的人。某種意義上,說得更通俗一點,其實美國的獨立,就是茶葉走私集團(當然也包括其他的地方利益集團,類似於中國古代社會動盪時期的「地方豪強」)為了維護茶葉走私的利益,花錢僱人(或者慫恿一些「憤青」)鬧事,破壞正常的茶葉貿易而折騰出來的,目的就是要激怒英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與民主無關,與自由也無關。當然,其最後還是要被宣傳成「民主自由」的偉大事業的。

美國發動獨立戰爭的理由之一是英國的賦稅太高。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建立之後,其施加的賦稅卻遠遠超過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水平。獨立戰爭之前,英國施加於北美的稅收是極為輕微的,幾乎相當於沒有,即使加上茶稅也是如此。但是到1789年,各州州稅已占居民總收入的1/3。在麻薩諸塞州,一個普通人所要承擔的稅賦甚至一度超過了其實際收入。

在當前美國史學界,實際上很多人也越來越否定波士頓傾茶事件的正義性。如在美國人自己寫的《劍橋美國經濟史》這樣的鴻篇巨製中,甚至隻字未提波士頓傾茶事件——就當它是不存在一樣,說明作者也不認為波士頓傾茶事件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情。

當然,歷史是多維的,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看到不同的真相。這是歷史的複雜性所在,也是歷史的趣味性所在,當然,還是歷史的殘酷性所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