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慢行系統基本貫通,碧道和閘口設無障礙通道,市民逛江灘更有溫度

長江日報 發佈 2022-05-26T02:53:09.328115+00:00

漢口江灘三陽門入口左右均有無障礙通道。記者劉斌 攝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5日訊5月24日上午,「美麗武漢繡出來」系列直播訪談暨在線答問第七場,武漢市水務局聚焦城市水環境主題,與市民和網友互動交流。截至24日15時,這場直播的人氣值達到36.4萬人次。

漢口江灘三陽門入口左右均有無障礙通道。記者劉斌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5日訊5月24日上午,「美麗武漢繡出來」系列直播訪談暨在線答問第七場,武漢市水務局聚焦城市水環境主題,與市民和網友互動交流。截至24日15時,這場直播的人氣值達到36.4萬人次。

長江生態廊道充分考慮老幼人群的體驗感

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赤兵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精細化治水工作水平,市水務局將重點從打造城市品質空間、完善排水防澇體系建設、提高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強化水域生態保護四方面,不斷推進建設更安全、更潔淨、更美麗、更活力、更優質的城市水環境。

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是打造城市品質空間的「重中之重」。讓市民觀水親水的體驗感更好,是精細化建設的目標。站在洪山江灘的觀江棧道上,可遠眺國博會展中心,近賞白沙洲、白沙洲大橋、海事信號塔、楊泗港大橋、江南泵站等生態活動場所。同時,新增的櫻花大道也可讓市民遊客打卡拍照,領略自然之美。

目前,濱江慢行系統基本貫通,在沿江碧道建設和閘口改造中,還充分考慮到老人、嬰兒等群體的出入問題,合理設置了便於嬰兒車、輪椅車通行的無障礙通道,讓江灘閘口不再有「絆腳石」,讓美麗江灘更親民、更有溫度。

按照整體規劃、示範先行的思路,百里生態廊道正加快建設。2021年已建成6個項目(漢江漢陽江灘三期、江灘閘口改造、漢陽碧道、江北碧道、武昌八鋪街江灘、洪山江灘)的建設。目前有4個項目(漢江南岸綜合治理、楊泗港都市T台、青山濕地一期、南岸嘴節點)正在建設;5個項目(長江二橋段節點、集家嘴、青山濕地二期、江漢碧道以及長江碧道慢行系統改造)正在推進前期。到2025年,實現百里江灘岸線全市貫通。

二次供水改造今年至少完成500處

二次供水改造是直接面對家庭的精細、精準的民生工程。據介紹,2019年至2021年,全市累計對中心城區1200處二次供水設施完成整體改造,更換樓頂水箱5000座,實現了「遠程監控、實時監測、無人值守」智能專業化服務管理。「一戶一表、抄表到戶、同城同價」政策福利惠及47萬戶、160萬居民。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是關係到廣大居民朋友生活需要和身體健康的民生工程。」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將啟動新一輪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對中心城區存在問題的1820處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整體改造,2022年完成不少於500處的改造任務。

在接下來的改造工作過程中,市水務局對全市現有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了普查,共排查點位5112處供水單元,涉及85個街道、875個社區,覆蓋居民家庭200餘萬戶。

摸到了第一手數據後,市水務局組織專業設計院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並以各區、街道為責任主體,施工企業為實施主體,實施精細化改造:力爭將同一區域的施工項目整合實施,統籌施工時間和進度,避免出現重複開挖的「拉鏈路」現象,儘量減少對群眾生活的影響。

開建首個地下再生水廠

作為一個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型城市,每天產出的生活污水也不少。目前,全市在運處理城鎮居民污水處理廠共計28座,處理能力共計471萬噸/日,服務範圍覆蓋建成區。

為應對武漢市常住人口持續增加,污水處理需求進一步增強,目前我市謀劃了一批污水處理設施新、改、擴建設項目,預計三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日。

據介紹,長江新區的諶家磯再生水廠工程已啟動建設。這是湖北首個全地下式、污水收集回用的再生水廠,日處理污水總規模15萬噸(目前正在建設一期7.5萬噸/日)。

該項目採用全地下設計方案,污水處理設施全封閉在地下空間;地面上,建起景色優美、人居和諧的城市休閒公園,作為科學技術與生態服務為一體的水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凸顯「生態優先、複合利用」理念。(楊絲涵 石海林 張可)

【編輯:汪宇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