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沒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黑色住戶 發佈 2022-05-26T04:01:55.564404+00:00

這些國家的模式是什麼呢?美洲大陸那麼大,現在都知道自然條件最好的就是美國,但西班牙不去,而是主攻墨西哥,因為那裡有白銀,後來又去了南美,因為那裡有金有銀有銅。

墨守成規,無論是制度、科技、軍事手段還是其他。

第一段: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和威尼斯

西班牙、葡萄牙包括再遠一點的威尼斯。這些國家的模式是什麼呢?單純掠奪。

以西班牙為例,西班牙在自己鼎盛的一百多年裡,殖民的方式就是搶劫白銀黃金。美洲大陸那麼大,現在都知道自然條件最好的就是美國,但西班牙不去,而是主攻墨西哥,因為那裡有白銀,後來又去了南美,因為那裡有金有銀有銅。至於建設殖民地,那是後來看到英法才開始的,已經遲了。

接下來就是英法,英法沒有搶到有金有銀的地方,為了能搞到金銀,英國還搞了劫掠令,被西班牙按著摩擦了一段時間,並導致內亂幾十年。但後來英法發現了新的模式,那就是殖民地開發——既然沒有金銀那我種棉花種茶葉種罌粟啊!這條路雖然沒有直接金銀快,但是穩定長期啊。(具體後面第二段英法說)

這樣在1590-1700的100多年裡,英法不斷建設殖民地,不斷發展,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繼續掠奪,不斷破壞。終於在1700年這個時間節點出現了質變。西班牙以及背後的奧利地被英法掀翻了,西班牙徹底失去世界霸權,英法取而代之。後邊西班牙慢慢沒落,連帶著歐洲第一家族也沒落,到一戰成為二流隨後退出政治舞台。

第二段:英法

英法的崛起就在於英法打破常規,以發展殖民地作為國家發展的模式,並取得成功。而英法的沒落也在於死命地堅持自己殖民地的模式。

以棉花為例。英國經濟就是殖民地種棉花,英國10英鎊買棉花,然後國內加工成布,再把布20英鎊賣給殖民地,多出來的10英鎊就是英國得到的殖民成果,也就是英國發展的根基。但問題也在這裡,那就是殖民地賣棉花只有10英鎊,怎麼拿20英鎊買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就得讓殖民地有新收入,或者乾脆發展新的殖民地來彌補。所以就有了七年戰爭(英法內訌搶殖民地),有了鴉片戰爭(殖民地收入被斷了),有了克里米亞戰爭(土耳其半殖民地必須保證),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掀桌子)。

當然有殖民地,不想買20英鎊布,而想自己織布賣20英鎊,所以有了美國獨立。

英法的沒落也在這裡。因為不斷掠奪,殖民地沒有那麼多錢了。這個時候英法應該有所改變,但英法不僅不改變,還想堅持老路,剛開始還有土耳其和中國可搶,結果發現搶了也不行,那就內訌(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內訌完發現,其他殖民地也是一個樣子。那就加大掠奪力度,以前10英鎊,現在12英鎊,然後殖民地更不滿了,就獨立了。再然後,英法模式破裂完蛋,就沒落了。

除了這個,英法在科技、軍事上也長期墨守成規。以鐵路為例,英國長期有鐵路速度不能超過馬車,不能這個不能那個的規定,使英國空有鐵路網但錯過了二次工業革命的首發。

說明:沒落不是一下子完成的。

地攤歷史學一直有個論調,就是帝國沒落是一下子完成的,比如商在帝辛接手前還是強大的,完全是帝辛胡鬧導致的;西周還是強大的,就是烽火戲諸侯一次搞亡的。在國際歷史上,就是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馬上就取代西班牙;二戰後英法徹底沒落,馬上就成為美國小弟。

事實上,任何的沒落是慣性使然,是循序漸進且不會以個別人的意志變化的。而模式之爭其實很多都是無數次失敗而成的,新的模式取代需要很長時間,急不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