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05-26T04:10:48.719362+00:00

《知道幾句三字經》劉勃、蕭桓 著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著名文史作者劉勃,一位給女兒講故事,打敗了動畫片和iPad的爸爸詳解蒙學讀本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幫助家長瞭然於胸。☆要教孩子《三字經》就買這一本!☆傳統文化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

《知道幾句三字經》

劉勃、蕭桓 著

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著名文史作者劉勃,一位給女兒講故事,打敗了動畫片和iPad的爸爸詳解蒙學讀本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幫助家長瞭然於胸。

☆要教孩子《三字經》就買這一本!

☆傳統文化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從「蒙學之冠」《三字經》開始,步入古代文史百科與文化觀念的大千世界!

☆翔實全面又可靠的注釋,風趣幽默如脫口秀般的解說與評點,在富有趣味的童蒙讀本中,掌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傳統文化和國學教育持續升溫,讓年輕的父母們面臨著諸多挑戰。面對形形色色的傳統文化內容,怎樣提升自己的甄別選擇能力?如何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教育及其現代價值?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哪些東西?怎樣完成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賦予傳統應有的現代意義?知名文史作家劉勃、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仇鹿鳴如是說——

「戴上面具做題,摘下面具讀書」

仇鹿鳴: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一定要接受或者耳濡目染的東西。既然如此,不如選一些相對比較好,至少是態度比較端正的中國傳統文化讀物作為進入路徑。這方面,劉老師的書確實是寫得不錯的。

《知道幾句三字經》實拍圖

劉勃:很多文化作品實際上是有社交工具的作用的。比如「三國」故事你也熟我也熟,那麼在聊天時,就很容易做到跟別人更加熱絡。

文化的社交功能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老傳統。我們看到《論語》裡面有一個點,孔子的兒子孔鯉小步快走地從院子裡面經過,孔子就問孔鯉,學詩乎?孔鯉說還沒學,於是孔子就跟兒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都不學的話,就沒有辦法說話。不學詩肯定是可以說話的,為什麼叫不學詩無以言?就是因為春秋時代的貴族社會都講究有話不好好說,我要表達我的意思肯定就得背兩句《詩經》裡邊的詩。聽的人當然也是要熟悉《詩經》,這樣我才能知道你想要說什麼,它成了一種特殊的社交方式。而且也就是通過這個來認證,這是不是我們圈裡的人。

《典籍里的中國》劇照

現在既然傳統文化被重視是一個趨勢,那你能夠掌握更多關於傳統文化的知識,能夠比較靈巧地運用它,最庸俗地說,在日常社交當中也能提供便利,所以我說讀傳統文化也可能有這個用。講《三字經》,以此入門,這也是一個辦法。

更庸俗地說,可能有些時候是你必須接受的事實是,你再不愛《三字經》,再厭憎《弟子規》,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學時被老師要求背了,那怎麼辦?這個困境有的時候可能是沒有辦法迴避的,所以怎樣採用比較靈巧的辦法,把這個過程的代價變得最小,我想可能有時候我們需要掌握一個辦法,就是「戴上面具做題,摘下面具讀書」,心裡邊要能夠比較順暢地把這兩件事分開。

仇鹿鳴:小學生學國學、傳統文化這些,是不是有點暮氣?

劉勃:如果說學校里沒有要求的話,真的沒有必要太主動去學。當然如果學的話,儘量保證能夠比較開心地接觸,不要因為被迫學了,對它產生一種厭惡感。

《小捨得》劇照

孝≠順

仇鹿鳴:如何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教育,及其現代價值,我認為要一分為二地加以評估。

傳統的東西是對人的道德培養,如君子之道,還是有正面價值的。但等級制的那一面是不太符合現代人的要求的,因為現代人通過契約來確認相互關係。

儒家還比較強調孝。孝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經常講的是孝順,後面那個詞我就不大喜歡,就變成了實現孝,就要順著自己父母,這個是不對的。劉老師剛剛也講到尊老,當然這個「尊老」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在現代社會當中,我們要尊老的一個最重要標誌不是順著父母,而是讓父母離開自己原來的環境,比如說讓父母感受到現代生活的好。可能很多父母是在匱乏的時代成長起來的,他們不捨得花錢,有一點小毛小病都自己扛著,拖到自己受不了才去醫院。那麼,做兒女的要讓父母離開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慣,跟上這個時代,才是真正的「孝」。

《小捨得》劇照

朋友圈轉發的不同層次,反映的是每個人不同的習慣。長輩有時候轉發的那些東西,謠言性質比較強,無論是在時政還是在養生方面,都有這樣的問題。在這個時候,你的責任不是給父母多少錢,當面說好話,背後覺得反正年紀這麼大了,他們愛怎樣怎樣,我們管不了。事實上,應該花費更多的精力,讓自己的父母能夠稍微跟上一點時代,這個才是現代意義上的孝,要經過現代社會的選擇,才能促成傳統完成現代性轉化,賦予傳統的現代意義。

傳統教育對勤勉的強調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仇鹿鳴:要承認一點,中國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推動了教育評價標準的改變,各類選拔對表達和口才越來越重視,但中國傳統教育當中特別強調的刻苦的那一面,反而在現在這套考核標準中難以體現。甚至讀書相對比較認真但不善於表達的人,更容易在這個標準中被淘汰。

在中國的大學文史研究教育里,我個人就比較強調學生首先要去讀書。願意讀書,有讀書和了解知識的意願,才是其能夠讀研究生和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在我看來,文科生的閱讀和理科生的習題、醫學生/工科生的實驗是同等性質的,你不能想像理科生學高等數學不做習題,你也不可能想像醫學生不做實驗,不去實習。但中國通史這類基礎課程中有不少同學可能連一篇課外論文都不會讀,他就是把老師所講的東西記下筆記來背一背,甚至作為故事來了解了解,這當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學術訓練。

《陪你一起長大》劇照

這套考核標準有時候扼制了人本身的勤勉和閱讀,學生掌握了高水平的應對技巧,能夠快速通過一些二手渠道,比如說從期刊網上下載幾篇論文,看看主流的觀點是什麼,甚至在「知乎」上看一些問答,也能夠準備出一個看起來還挺像樣的演講,甚至會比真正讀書的人獲得更好的成績,這是我們需要反省的。傳統教育對勤勉的強調,或許顯得有點古板,但它反而會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標準化考試利於維持中國社會的運轉和穩定

仇鹿鳴:過去我們講八股文是一種格式化的文體,扼制人的思想。但是坦率地說,八股文負不起這樣的責任。八股文是一種標準化的考試,它對形式要件要求非常嚴格,考試範圍相對比較有限,好比今天全國一張考卷,考試範圍絕對不會超綱。這種形式對只能看到教材、上不起輔導班的人,也就是生活在中小城市、縣城裡或是農村的孩子,是比較有利的。

學術史、文學史上,不少名人屢試不第。其實當時人對八股文也是不大看得上的,稱之為「時文」。好比我們現在講,好的小說家不見得高考作文能夠得高分,也不會覺得高考作文第一名就是很好的文學家。當然我們現在也會講,先把高考作文寫好,等到考上大學之後再做你的作家夢,邏輯是一樣的。古人也主張先在時文上稍作練習,過了科舉這關之後,再去追求學術,追求經世之學,追求辭章之學——古今的看法是差不多的。

《小歡喜》劇照

標準化的考試確實會淘汰很多有才能的人,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對社會流動是有幫助的。像中國這樣龐大且地區差異比較大的社會,要維持社會流動,就得維持高度競爭的標準化考試。我們不能迴避矛盾,靠壓制不但不能解決矛盾,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問題。我們要承認競爭,競爭與選拔是中國社會的常態。維持具有競爭性的公平考試,在中國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它在維持整個社會的運轉和穩定方面都非常關鍵。

劉勃:輔導班肯定不公平,但是它更多是不公平的體現,而不是不公平的原因。說到這裡我想到,劉備那個時代階層固化已經很厲害了,劉備是死氣白咧地上輔導班,跟盧植上課。漢末階層固化,但還沒有徹底凝固的時候,輔導班很繁榮。等真正到了西晉、東晉,好像聽不到關於輔導班的消息了,但絕對不是階層不固化了。

仇鹿鳴:因為那時就變成家學了。

劉勃:徹底凝固了。有的時候把一個表現當作病根剷除掉,後續的影響也許真的不是好事情。

《小捨得》劇照

如今的學生為何不讀原著?

仇鹿鳴:我們現在在教育上太強調讓小孩獲得某種技能,或者是通過某種等級的考試,但是這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其閱讀和學習的願望。

據說現在中學生的文言文訓練要求是在逐步提高的,這點我原來也聽說過,但是我在大學裡面得到的反饋是相反的,學生覺得自己讀不了正史原著。我原以為,只要高中文言文還比較好,要讀讀《資治通鑑》這類書的門檻其實沒有那麼高——當然不需要都能讀懂,但是只要你有意願,讀幾百頁,這在《資治通鑑》只是十幾卷而已,是可以做到的。這跟讀英文原著一樣,一開始哪怕自己英語還不錯,但直接讀原版小說或是著作也需要一些練習。這個時候只要能堅持,只要願意讀,並且你的高中文言文也不錯,讀正史原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在學生的反映是讀不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讀不了。我們看現在學生的簡歷,能進到復旦的文科生相當一部分都是在各級語文競賽、詩詞比賽當中拿過各種獎的人,為什麼讀不了?這恐怕是沒有閱讀的欲望。你願意跨台階,有驅動力的時候,就一定會去讀。但是現在我們的教育消弭了它,這是教育、包括國學文化教育需要反思的。

《資治通鑑 殘稿》一卷

國學教育應該現代化

仇鹿鳴:怎麼理解國學是很重要的,可能有的朋友所理解的國學未必在傳統的國學範圍之內。

最近十多年來,旅遊業有很大的發展,國家也有很高的投入,一方面公立博物館基本上都免費(而歐美的不少博物館是要收錢的,而且門票相當貴),另外也投資興建了大量的遺址類博物館。很多家長帶小孩去看博物館,通過文物或者重要考古遺址來理解中國文化,這就是非常不錯的國學教育,而且是一種現代化的國學教育。旅遊中看到的一些具體的古蹟,如重要的歷史遺蹟和古戰場,又能和自己原來讀過的著名詩文、名著中的歷史故事聯繫在一起的話,就是非常生動的國學教育。國學教育並不一定非得是把人教成老學究的道德教育——雖然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宋、明以後中國形象重要的一面,但這不是中國歷史的唯一形象,中國也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

《陪你一起長大》劇照

從父母這代人的角度來講,教育應該是雙向的,不能只讓自己的小孩學,你還得提供判斷。現在很多「古蹟」其實比我年紀還輕,不少是1980年代以後新造的仿古建築。從如何選擇待參觀的古蹟,到如何選擇一本適合小孩讀的詩詞書、國學入門讀物,甚至到選擇報哪一個興趣班,是需要父母的判斷和知識的。

說句不太恭敬的話,我們應該要承認一點,很多人的知識巔峰是在高中或者大學時代,再往後基本上就走下坡路了。終身學習,尤其是終身無功利化的閱讀,對中國現代社會的不少人,哪怕是生活還算比較優越的人,都是稍顯奢侈的事情。儘管如此,父母也應該隨著時代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學習其實也是生活習慣的問題。很多人願意花一兩個小時去排網紅飯店,且不說那個飯店好不好吃,但是這段時間起碼能夠讀五六十頁比較嚴肅的著作,讀小說可以讀到一百頁以上——這是現代城市人需要反思的一種生活狀態。我們不能把自己學習和閱讀生活僅僅壓縮在人生的前十幾二十年,在後面就完全是另外一種生活狀態,這也是孔子所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另外一種表達了。

劉勃:孔子說,讀書最好的狀態是不知老之將至。

仇鹿鳴:如果讀一點中國古代的詩詞,起碼有一個很現實的作用,就是給自己小朋友起名字時,可以起得稍微有文化一點。前兩天看到新聞,中國現在小孩起名字,都是梓、軒之類的字。這種字儘管看起來似乎顯得有一點古雅,但那是一種「偽古雅」,中國古人是不大用這樣的字來起名的,這可能是受了瓊瑤為代表的1980年代以來的港台劇的影響。

本文系據3月12日直播活動

「三字經還能怎麼讀?」嘉賓發言整理

資料:文景

編輯:瀋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