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均養老金過萬,真的假的?什麼是養老保險計發基數?

暖心財經說 發佈 2022-05-26T04:25:09.208203+00:00

有人說,北京市的人均養老金水平過萬了。舉出的例子是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10534元。實際上,養老金計發基數並不是平均養老金水平,平均養老金水平距離養老金計發基數很遠。什麼是養老金計發基數?養老金計發基數,實際上是計算養老金使用的一項因素,主要是2019年5月以後出現的。

有人說,北京市的人均養老金水平過萬了。舉出的例子是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10534元。實際上,養老金計發基數並不是平均養老金水平,平均養老金水平距離養老金計發基數很遠。

什麼是養老金計發基數?

養老金計發基數,實際上是計算養老金使用的一項因素,主要是2019年5月以後出現的。

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了新的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其中,基礎養老金部分是以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等於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當時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也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礎,按照其60%~300%來確定。所以說,很多因素跟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掛鈎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1991年開始實施改革並陸續建立起來的。在90年代的時候,私營單位的就業數量並不多,而且不是社會的主流就業形式。因此,國家採用的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核定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很正常(私營單位就業平均工資統計數據都沒有)。絕大多數地區都採用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

隨著私營經濟的不斷發展,私營就業已經成了社會就業不可忽視的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年鑑2020年我國城鎮就業人員數量為46271萬人,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數只有17039.1萬人,僅僅占城鎮就業人數的36.8%。

再看一下國家統計局五月公布的2021年的社平工資。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月平均工資達到了8903.08元,私營單位社平工資只有5240.33元,差距非常大。

這種情況下,私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確定繳費基數下限的工資因素卻沒有考慮到私營單位的工資,確實也是一種不足。這樣會大大提高參保門檻,增加私營單位職工參保的壓力。

於是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人社部降低社保費率綜合實施方案》,確定採用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這樣,各地的繳費基數上下限就可以下降20%到30%。

繳費基數上下限下降了,降低了企業負擔是好的一方面。但是對於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怎麼辦?如果直接套用全口徑社平工資的話,當年新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會比前幾年退休的人員計算的養老金大幅下降。因此,國家制定了過渡措施。

當地可以通過每年公布養老金計發基數的方式,實現計算養老金使用的社平工資平穩過渡。

各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多少呢?

北京地區是全國計算養老金使用的計發基數最高的地區之一,2021年是10534元。深圳市企業退休人員的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是10360元。上海市則使用全口徑社平工資10338元。但是很多地區計發基數並不高,比如說山東省是6893元,甘肅省是6791元,江西省是6306元,遼寧省甚至有三個標準分別是6340元、7530元(瀋陽)和8038元(大連)。

所以說,北京市的平均養老金達到1萬元以上當然是假的。目前其人均養老金水平並沒有公布,但根據以往數據估算,大約在4500元到5000元之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