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傳(43)|晉康帝司馬岳、晉穆帝司馬聃

小閣爐煙溫青史 發佈 2022-05-29T01:02:48.631935+00:00

晉康帝司馬岳出生於公元323年,公元342年即位,至公元344年病故,在位2年。公元343年7月,康帝被迫下詔,令庾冰都督荊、江、寧、益、梁、交、廣7州,及豫州4軍諸軍事,兼江州刺史,出鎮武昌,援助庾翼;


晉康帝司馬岳

晉康帝司馬岳出生於公元323年,公元342年即位,至公元344年病故,在位2年。年號:建元。

司馬岳稱帝後,仍然依靠外戚執政,讓他的兩個舅舅庾冰、庾翼分別主持內政、外交(其時庾亮已死)。庾翼好大喜功,為了滅趙取蜀,提高自己的聲望,曾多次上書,請皇帝下令征討趙王石虎,群臣多數反對,只有他的兄長庾冰支持。康帝勸阻不住,只好由他出征。

公元343年(建元元年)7月,康帝被迫下詔,令庾冰都督荊、江、寧、益、梁、交、廣7州,及豫州4軍諸軍事,兼江州刺史,出鎮武昌,援助庾翼;並令梁州刺史桓宣襲擊丹水。

桓宣奉命出兵,剛剛走到丹水附近,就與後趙守將李黑相遇,被其殺敗。庾氏兩弟兄北伐了一年多,也沒有多大進展;後來,在內部矛盾的牽制下,只好停止北伐。

庾氏二兄弟北伐的目的儘管不純,為群臣所阻,但在客觀上卻符合廣大人民渴望統一的願望,因此,就其北伐本身而言,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公元344年(建元二年)九月,康帝病故,時年23歲。康帝死後,由太子司馬聃即位。這就是晉穆帝。

晉穆帝司馬聃

晉穆帝司馬聃出生於公元343年,公元344年即位,至公元361年卒,在位17年。年號:水和、昇平。

晉穆帝即位時,才1歲,由褚太后抱著臨朝攝政。直到公元357年(昇平元年),太后下詔歸政於穆帝。從此,穆帝才開始親理朝政。

穆帝在位17年,發生的主要事件,就是主張北伐和反對北伐的鬥爭。

公元346年(永和二年)11月,安西將軍桓溫率領益州刺史周撫,南郡太守譙王無忌入蜀伐漢。漢主李勢聽說桓溫引兵入境,決定派叔父右衛將軍李福和從兄,鎮南將軍李權,帶領數千人堵截晉軍。

結果,桓溫三戰三捷,蜀兵慘敗。李勢又親自帶領眾將迎敵,桓溫的先鋒袁喬親自拔創督戰。李勢不能抵禦,大敗回城。

第二年三月,桓溫率眾攻城,李勢投降。桓溫滅漢,受到晉穆帝的獎賞,被封為臨賀郡公,兼征西大將軍,封譙王無忌為前將軍,封袁喬為龍驤將軍。

桓溫平蜀,威名大震,朝廷有些後悔。公元349年(永和五年)6月,後趙主石虎死後,後趙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爆發,桓溫想乘機北伐,收復中原,這本來是件好事,但他的北伐,卻又懷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企圖以軍事上的勝利,來進一步提高個人的威望,甚至欲謀伐趙稱帝。

因此,不但東晉皇帝因擔心自身受到威脅,不給以支持,就連大臣們也害怕自身受到危害而多方加以阻撓。在這樣的不利形勢下,桓溫的北伐又怎能取得勝利呢?因此他的三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是在公元354年(永和十年)2月,桓溫率步兵4萬,由江陵出發,經武關進攻關中,又令梁州刺史馬勛,出子午道攻前秦。這次北伐,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晉軍進展順利,很快抵達長安附近的灞上,關中父老帶著牛、酒慰勞晉軍。一些老人感動得流著眼淚說:「沒想到今天還能見到官軍!」

但是,後來卻因為晉軍糧草得不到補充,只好退師東歸。

第二次,是在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7月,桓溫從江陵北伐,在洛陽附近大敗羌族首領姚襄的軍隊,收復洛陽,並建議東晉朝廷遷都洛陽,把西晉末年流移到江南的北方人民全部徙居河南。但這些建議沒有被東晉政府採納。因為南渡的北方官僚大族此時已安於江南的田園生活,都不願北歸。

桓溫沒辦法,只好留兵戍守洛陽而還,不久,洛陽又被前燕攻占。

第三次,是在公元369年(晉廢帝太和四年),桓溫北伐前燕,在枋頭(今河南濬縣西)被前燕軍打敗。

公元361年(昇平5年)5月,穆帝死,年僅19歲。穆帝沒有兒子,褚太后迎立成帝長子琅琊王司馬丕即位。這就是晉哀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