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泠歌:論宋朝遙郡官敘遷丨202205-110(總第2005期)

宋史研究資訊 發佈 2022-05-29T01:48:03.773268+00:00

原文載《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銅仁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河北大學岳飛文化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宋史研究。

感謝《中原文化研究》雜誌社賜稿

原文載《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

引用時請註明出處

論宋朝遙郡官敘遷

文丨史泠歌

銅仁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河北大學岳飛文化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宋史研究。

摘要:宋朝遙郡官分正任和遙郡兩類。宋朝遙郡範圍的升官與遙郡升正任,有其敘遷的原則和規矩。宋朝武階官遙郡範圍內的升官,有極大的隨意性、靈活性和彈性;遙郡升正任落階官後,刺史之類官位可以不變或升遷,團練使之類官位反而降低;正任升節度使敘遷,先小鎮,次中鎮,後大鎮;南宋紹興時,節度使的升遷還包括升兩鎮和三鎮節度使,而任兩鎮和三鎮節度使後,也同樣可以移鎮。宋朝官制複雜,各時期都有不同的規定及計量方法,從遙郡官的升遷,可以看出武官敘遷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很大的變數。究其原因,在於當政者可以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給予遙郡官多種多樣、大小不等的幅度提升,既可以籠絡更多人為當政者服務,滿足維護政權穩固的需要;同時,對處在不同地位、發揮不同作用的遙郡官給予不同的敘遷待遇,還可以更好地調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合理地瓜分經濟與政治利益。

關鍵詞:宋朝;遙郡;正任;敘遷

史界對宋朝官制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而對武官研究還留有很多可深入的餘地。如宋朝遙郡官,分正任和遙郡兩類,這是研究宋朝武官制度的一大難點,涉及方面頗多,遙郡官內部如何敘遷,遙郡如何升遷正任,值得注意與探討。

唐朝雖有宰相、親王、武將等可以遙領節度使之現象,但依宋朝的標準,源於內職的武階官兼刺史之類的遙郡官,卻源於五代②[1]1214,1382[2]9475,9507-9508。北宋正式使用正任與遙郡的通稱,應始於宋太宗時,遙郡官從五代的特例發展為宋朝的定製,其官位卻從最初的加銜優禮,貶降為低正任一等的通稱。宋朝之所以將此類虛銜明確區分為正任和遙郡兩等,大概是出於增加武官升遷等級、阻滯其升遷速度,進而降低武官地位的考慮。那麼,宋代的武階官遙郡範圍內如何升官?遙郡升正任有何特點?正任升遷有無規律?節度使以及節度使之上敘遷制度如何?這些問題,都是研究宋朝武官制度避不開的重要問題。

因此,本文擬在前輩專家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進行梳理考證。由於涉及遙郡升官,如何具體計量,雖然不是數學計算的難題,卻是研究宋朝武官制度的最末端,又是最難解的謎團。其故非它,因為宋朝各時期對官員升降的具體計量,有各種不同的、複雜的規定,也包括加職,轉遙郡和正任等。因為此類具體計量,屬細微末節,而今存史料中並未提供整套完整而準確的記錄。今只能運用考證之鉤沉索隱方法,以求儘量接近宋朝遙郡敘遷的部分真實情況,不當之處,祈請方家斧正。

《宋史》卷169《職官志》自遙郡刺史以上的敘遷如下:

遙郡刺史(轉遙郡團練使,特旨轉正刺史),遙郡團練使(轉遙郡防禦使,特旨轉正團練使),刺史(轉團練使),團練使、遙郡防禦使(轉防禦使),防禦使(轉觀察使),觀察使(轉節度觀察留後),節度觀察留後(轉節度使),節度使。[3]4031-4032

此段文字應脫漏遙郡觀察使和節度觀察留後的敘遷之文。南宋倪思說:「祖宗舊法,凡遙郡至觀察使,乃落階官,轉正任防禦使。」[4]卷85《顯謨閣學士特贈光祿大夫倪公墓志銘》就表明在「團練使、遙郡防禦使(轉防禦使)」和「防禦使(轉觀察使)」兩句之間,應有脫文。北宋末,臣僚言:「遙郡、正任恩數遼絕,自遙郡遷正任者,合次第轉行。今自遙郡與落階官而授正任,直超轉本等正官,是皆奸巧希進躐取。乞應遙郡承宣使有功勞除正任者,止除正任刺史。」[3]3948此奏雖得到批准,但從北宋和南宋的史實看來,純屬廢文。從今存史料看來,宋朝遙郡範圍的升官和遙郡如何升正任,與上引規定幾乎無共同之處,似有很大的隨意性,但並非無敘遷的原則和規矩。為了方便敘述,以下先開列兩表(表1、表2)。

一、武階官遙郡範圍的升官

宋朝武階官遙郡範圍內的升官,有很大的隨意性與靈活性。

(一)遙郡範圍的升官幅度小,往往在諸司正使和橫行的序列中敘遷,而遙郡官位不變

咸平時,「南作坊使、高州刺史李繼宣為西上門使,領康州刺史」[7]1055。他從諸司正使升橫行,而刺史官位不變。宋庠《元憲集》卷20《新差知貴州東染院使榮州刺史馮伸己可洛苑使制》載,馮伸己的升官,刺史不變,而自東染院使升洛苑使,正好是按諸司正使的正常敘遷,跳躍五官,算作一轉。紹興三年(1133年),牛臯自偽齊歸宋,「轉兩官」,便自「左武大夫、安州觀察使」升「親衛大夫、安州觀察使」[8]1243[9]卷16,196[3]11464-11465,親衛大夫正好比左武大夫高兩官。「四方館使、榮州刺史李評可特授引進使、依舊榮州刺史」[10]卷3,180。此為橫行升一官,而刺史官位不變。

(二)升官幅度稍大,可武階自諸司正使升橫行,也可武階不變,而自刺史等升遷

如宋太宗時,上官正自六宅使、劍州刺史「加峰州團練使」,「真宗即位,改莊宅使」,「遷南作坊使」,「咸平初,召還,擢拜東上門使」[3]10138。他「加峰州團練使」,而諸司正使武階不變,即是一例。後「改莊宅使」,僅加一官,又「遷南作坊使」,加二官,兩次遷官,在諸司正使範圍中,而峰州團練使的官銜不變,可歸為一類。至於「擢拜東上門使」,則突破「止法」,而遷至橫行,似可歸入另一類。咸平時,張凝因戰功,由北作坊使、趙州刺史,「就加寧州團練使」,又「遷本州防禦使」[7]1186,1245[3]9480。他兩次升遷,都是武階官不變。景德初,「引進使、潘州刺史何承矩領英州團練使」[7]1273-1274[3]9332,也相類似。

(三)升官幅度較大

咸平時,「崇儀使、敘州刺史、帶御器械石普為洛苑使、富州團練使」[7]985。他諸司正使升二官,特別是刺史升一官。熙寧時,宋神宗「以四方館使、河州團練使景思立為引進使、忠州防禦使」[7]6104。他橫行與遙郡各升一官,共計二官。紹興時,「江東、西宣撫司統制官,中衛大夫、成州團練使杜琳,翊衛大夫、昌州團練使劉寶,拱衛大夫、文州團練使岳超等八人,並進遙郡二官」[8]1258。以上是武階不變,而遙郡升兩官。

(四)升官幅度很大

如慶曆八年(1048年),因平王則兵變軍賞,「入內副都知、宮苑使、眉州防禦使麥允言為昭宣使、遂州觀察使,西京作坊使、資州刺史王凱為澤州刺史,東上門使,榮州刺史、知恩州高繼隆為引進使、陵州團練使,崇儀副使、真定府路都監張忠為西染院使、資州刺史」[7]3907。宦官麥允言由諸司正使改宦官銜,防禦使升一官,為觀察使;王凱由遙郡刺史超升正任刺史;高繼隆橫行升二官,刺史升一官,共計三官;張忠由崇儀副使因戰功,一轉為西作坊副使,二轉為宮苑副使,三轉為皇城副使,距離西染院使另有三官,另加遙郡刺史,都是特旨升擢者。

總的看來,在武階官遙郡範圍內的升官,並無刻板的、固定的制度,而有極大的隨意性、靈活性和彈性。依據不完整統計,今存武階官遙郡181級,足見武階官遙郡之內的升遷情況之複雜性,完全可以按當政者的政治需要,作多種多樣的、大小不等的幅度提升。

(五)環衛官遙郡升遷

《宋史》卷169《職官志》「宗室自率府副率至侍中敘遷之制」文字如下: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轉太子右監門率府率)。

太子右監門率府率(轉右千牛衛將軍)。

右千牛衛將軍(轉右監門衛大將軍)。

右監門衛大將軍(轉遙郡刺史)。

遙郡刺史(轉遙郡團練使。繼諸王后,見封國公及特旨,即轉正刺史),遙郡團練使(轉遙郡防禦使。繼諸王后,見封國公及特旨,即轉正團練使)。

刺史(轉團練使)。

團練使(轉防禦使)。

防禦使(轉觀察使)。

觀察使(轉節度觀察留後)。

節度觀察留後(轉節度使。特旨,轉左、右衛上將軍)。

左、右衛上將軍、節度使(轉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節度使、兼侍中)。

節度使、兼侍中。

宋太祖玄孫趙世英,明道二年(1033年)「初賜名,為右班殿直,改太子右監門率府副率,歷太子右清道率府率。皇祐二年(1050年),宗祀明堂,遷右監門衛將軍」[11]卷54趙世英墓志銘,1093冊,396。另有宋太宗玄孫趙仲連「除右內率府副率,歷率府率、右千牛衛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英宗即位,遷右武衛大將軍、撫州刺史。今上(宋神宗)即位,遷右羽林軍大將軍、辰州團練使」[12]卷78《華陰侯仲連墓志銘》,981。以上兩人的仕歷大致與《職官志》所載相合。

可知在宗室敘遷中,授予遙郡刺史、團練使和防禦使,是其某個階段。楊倩描先生給王曾瑜師寄文,認為環衛官帶刺史之類,也屬遙郡。據王珪《華陽集》墓志銘制詞,有「宗室、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左屯衛大將軍、使持節溫州軍事、溫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宗室、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左屯衛大將軍、使持節信州諸軍事、信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11]卷54趙世英墓志銘,1093冊,385,388

《宋會要輯稿》帝系4之10載,至和時,宋仁宗「特遷」右屯衛大將軍趙克修「領貴州刺史」,乃環衛官升遙郡;「特遷」右武衛大將軍、永州團練使趙宗懿「領和州防禦使」,為環衛官不變,而由遙郡團練使升防禦使[13]104

《宋會要輯稿》帝系4之26載宋神宗熙寧時,有「右武衛大將軍、辰州刺史世爽為西作坊使,依舊刺史、河陽都監」,「茂州防禦使、越國公世清為越州觀察使,封會稽郡王」。參照前引宗室敘遷之制,宗室升至右監門衛大將軍,則轉遙郡刺史,「繼諸王后,見封國公及特旨,即轉正團練使」。可知宗室帶環衛官者,即是宗室的遙郡,不帶環衛官者,屬正任。上引《華陽集》的文字,則是遙郡團練使的全稱。宗室趙世爽外任差遣,即須落環衛官的右武衛大將軍,而改一般武階的西作坊使,仍為遙郡刺史。「皇叔、右監門衛大將軍、舒州團練使仲郵可右武衛大將軍、遙郡防禦使」[14]卷19,1196冊,184。趙仲郵既有環衛官的升遷,又從團練使升防禦使。

不僅是宗室,外戚「左龍武軍將軍、宏州團練使、駙馬都尉李遵勗」,後「真拜康州團練使」[7]2090[3]13568,也同樣以帶環衛官為遙郡,「真拜」即正任。

(六)宦官銜升武官銜

《宋史》卷169《職官志》「內臣自皇城使特恩遷轉例」一段,其注說:「合該磨勘,並臨時用例,取旨改轉。」其後正文如下:

皇城使(轉昭宣使。國朝亦有外官為昭宣使者)。

昭宣使(轉宣政使)。

宣政使(轉宣慶使)。

宣慶使(轉景福殿使)。

景福殿使(轉延福宮使)。

延福宮使(凡不轉昭宣已上五使者,並轉遙郡)。

說明宦官敘遷中可「轉遙郡」,但在史料中,宦官的遙郡銜卻有使用宦官銜和武階兩種不同的情況。

宋哲宗時,宦官郝隨在廢孟後、立劉氏的過程中起了特殊作用。元符二年(1099年),「以嘗隨龍,示優恩」,供備庫使郝隨等「各特進秩一等」[7]12050,「遷遙(郡)刺(史),更與減三年磨勘」[7]12235。翌年,宋徽宗即位不久,慕容彥逢在其《摛文堂集》卷5《延福宮使奉國軍節度觀察留後郝隨可依舊知入內內侍省事制》記載了皇帝召回郝隨的官位,是帶內侍官銜從五品的遙郡節度觀察留後,差遣為知入內內侍省事,當然是宦官的頭領。

另有童貫養子童師敏,政和二年(1112年),童師敏為四方館使、榮州防禦使,奉命召蔡京入朝[15]卷1,2冊,13。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童師敏官銜升為通侍大夫、保康軍節度觀察留後、直睿思殿[16]卷17,1124冊,245。其遙郡全使用武階銜,差遣為直睿思殿。

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延福宮使、慶遠軍承宣使、入內內侍省都知、都大提舉諸司梁邦彥「落階官,提舉江州太平觀。靖康後,宦者除正任自此始」[8]2652。這是由宦官銜升武官銜,同時由遙郡升正任。

宋孝宗初,「昭宣使、福州觀察使、入內內侍省都知李綽用隨龍恩,轉景福殿使、遙郡承宣使」[17]卷95,49冊,548。李綽的宦官銜計遷三官,又從遙郡觀察使遷承宣使,共升四官。

二、遙郡升正任

「凡未落階官者為遙郡,除落階官者為正任。朝謁御宴,惟正任預焉」。如前所述,「遙郡、正任恩數遼絕」[3]3948。由遙郡升正任大致有如下三類情況:

(一)落階官後,承宣使之類官位反而降低

紹興七年(1137年),「統制官、中侍大夫、武泰軍承宣使牛臯亦落階官,為建州觀察使」,屬「累立奇功」之超升[8]2049—2050[13]8996。牛臯前後官品都為正五品,觀察使還低於承宣使,卻仍屬超升。劉光世部將王德官至通侍大夫、武康軍承宣使,從遙郡官銜看,已至最高級,他「落階官,為相州觀察使」,亦屬「優擢」[18]1360[8]2056

(二)落階官後,刺史、團練使等官位不變

景德時,「引進使、華州團練使何承矩知雄州」,「三年,真拜雄州團練使」[7]1320,1394[3]9332。這是落橫行,而升正任。元豐二年(1079年),右神武軍大將軍、衢州團練使、秦國公趙克瑜升轉為隰州團練使。「大宗正言克瑜歲滿當遷遙郡,上批:『克瑜繼秦王后,襲公爵。』故特遷正任。後以右武衛大將軍、潮州刺史、楚國公世恩為袁州刺史,右武衛大將軍、封州刺史、魏國公仲來為筠州刺史,右武衛大將軍、濱州防禦使、陳國公仲郃為棣州團練使,用克瑜例也。」[7]7239其中趙仲郃降為正任團練使,屬前一類。建炎三年(1129年),「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樞密院提領海船張公裕落階官」[8]688,徑由原和州防禦使升正任。紹興七年,「拱衛大夫、和州防禦使、湖北、京西宣撫司都統制王貴落階官,為棣州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8]2049—2050[13]8996,王貴防禦使官位不變,另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之虛銜,官品由正六品升從五品。紹興後期,汪澈和黃祖舜批評遙郡轉正任說:「今則自右武大夫遷官者,率於遙郡改轉,才五遷,即至遙郡承宣使,一落階官,遂為正任承宣使矣。」[8]3662,3969宋人黃祖舜說:「承宣,分大、中、小鎮,觀察,分大、小州。」[8]3968

(三)落階官後,刺史等官位也有升遷

張耆在「咸平中,契丹犯邊,以功遷南作坊使、昭州刺史」,又遷「南作坊使、昭州團練使」。景德時,「遷英州防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既出任三衙管軍,應升正任,顯然是滿皇帝之意,而自遙郡團練使超擢為正任防禦使。此後又「遷絳州防禦使、殿前都虞候」,「遷相州觀察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又「授威塞軍節度使」[7]1378[3]9710

以上幾類情況,難以區分各類升官的幅度大小,因為官位愈高,升遷愈難,須具體分析,難以一概而論。如岳飛於紹興三年(1133年)落階官,自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升正任鎮南軍承宣使[18]卷5,219,247[8]1333,橫行中衛大夫距離最高階的通侍大夫,尚有七階,與前述何承矩由引進使(官位相當於中衛大夫)遙郡,升正任團練使,升官幅度肯定有差異。

三、正任範圍內的升遷

按前引《宋史》卷169《職官志》自遙郡刺史以上的敘遷,正任的敘遷,自然是由刺史、團練使、防禦使、觀察使到節度觀察留後,即政和後的承宣使,各計一官,而升遷者。但紹興末,黃祖舜說:「承宣,分大、中、小鎮,觀察,分大、小州,舊制也,今則皆徑作一官矣。」[8]3968則觀察使有時可分兩等,承宣使有時可分三等。

宋太宗時,趙延溥「責授登州團練使」,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帝北巡至大名,復以延溥為本州防禦使」,「逾年,加涼州觀察使」,「雍熙二年(985年),改蔚州觀察使、判冀州」[3]8899。涼州和蔚州事實上都不受宋管轄,但看來仍似行小州觀察使升大州觀察使之制。

曹瑋「洊領華州,一降容州,皆為觀察使。進主鎮國、彰化二軍節度觀察留後,昭武、彰武兩軍節度使」[19]卷34,1087冊,664。他任「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簽書樞密院事」,「乾興初,謫左衛大將軍、容州觀察使」,「復華州觀察使」,又「以彰化軍節度觀察留後、知永興軍」[3]8987。看來容州觀察使應是小州,而華州觀察使應是大州。鎮安軍為華州節鎮軍名,彰化軍為涇州節鎮軍名,但兩州之大、中、小鎮地位,不易判斷。

狄青在慶曆時,任「保大、安遠二軍節度觀察留後」[3]9719,9720。保大軍為鄜州節鎮軍名,似為小鎮;而安遠軍為安州節鎮軍名,似為中鎮。

王師約「選為駙馬都尉,尚徐國公主,授左衛將軍」。「神宗即位,拜嘉州刺史,遷成州團練使。國朝故事,主壻未嘗居職,帝始令師約同(勾)當三班院,試其才。明年,主就館,乃罷,遷汝州防禦使。始制駙馬都尉七年考績法,轉晉州觀察使。哲宗立,遷鎮安軍節度觀察留後。」[7]5297「徽宗即位,乃復保平軍留後。」[3]8820王師約為宋開國大將王審琦後裔,其仕歷依次升整套正任。鎮安軍為建州節鎮軍名,建州雖是福建路的大州,但在節鎮州中,無論如何不能算大鎮;而保平軍為陝州節鎮軍名,也同樣算不上大鎮。其節度觀察留後可能是從小鎮升中鎮。但缺乏史料依據。

依前引黃祖舜所說,大致到南宋紹興時,「承宣,分大、中、小鎮,觀察,分大、小州」的舊制,便無疾而終了。但宋高宗寵信有醫官王繼先,先後任奉寧軍承宣使和昭慶軍承宣使[8]2741,3228,3474[3]13687。奉寧軍為鄭州節鎮軍名,似為小鎮;而昭慶軍為湖州節鎮軍名,似為中鎮。

四、正任升節度使和先小鎮,次中鎮,後大鎮

前引《宋史》卷169《職官志》載節度觀察留後轉節度使。例如宗室趙有恭,政和六年(1116年)六月時改保信軍承宣使,重和二年(1119年)正月「遷慶陽軍節度使」;趙有奕,「大觀二年二月,遷定國軍節度觀察留後」,「政和七年六月,改承宣使」,「八年正月,遷保順軍節度使」[13]30,78。即便是宗室趙有恭、趙有奕,亦是由節度觀察留後轉為節度使。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宋高宗「賞平賊之勞」,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威武軍承宣使、御營使司提舉一行事務都巡檢使劉光世遷為奉國軍節度使[8]225;紹興十一年(1141年),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興寧軍承宣使、熙河蘭鞏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御前統制王德遷為清遠軍節度使,「賞柘皋之捷也」[8]2641

劉光世、王德二人因軍功由承宣使遷為節度使,都是正常遷轉。實際上,也有破格者。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苗劉之變時,起復渭州觀察使、御營使司副都統制劉正彥為武成軍節度使。「正彥之制曰:『屬邊隅之震擾,慨國步之阽危。首陳大義之公,亟斷巨奸之戮,刑章昭著,國祚妥安。』」[8]501宋廷除劉正彥節度使,是特殊情況下為穩住他與苗傅,不得已而為之。

再如劉錡,紹興九年(1139年),「擢果州團練使、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紹興十年(1140年),「金人歸三京」,二月,濟州防禦使、主管侍衛軍馬司公事劉錡充東京副留守,節制軍馬。六月,劉錡守順昌之時,宋高宗特授他「鼎州觀察使、樞密副承旨、沿淮制置使」。順昌之戰劉錡「以孤軍挫敵、賊鋒,兀朮遁去」,「捷聞,帝喜甚」,對大臣們稱讚劉錡「其功卓然,當便除節鉞」,「即日降制」,「授錡武泰軍節度使、侍衛馬軍都虞候、知順昌府、沿淮制置使」[8]2501,2541,2549-2550[3]11400,11401,11404。劉錡因順昌大捷戰功,由鼎州觀察使超升為武泰軍節度使。

朱彧說:「故事,節度使初除小鎮,次中鎮,後大鎮。紹聖間,見(文臣)呂吉甫(惠卿)建節,初除保寧軍婺州,移武昌軍鄂州,移鎮南軍洪州,其序如此。」[20]卷1,6冊,135「節度以移鎮為恩寵,舊制也」,南宋紹興時,事實上改為「一定而不易」[8]3968

前述曹瑋先後任「昭武、彰武兩軍節度使」[19]卷34,1087冊,664。昭武軍為鳳州節鎮軍名,似小鎮;彰武軍為延州節鎮軍名,似中鎮。狄青初「以彰武軍節度使、知延州」,「遷護國軍節度使」[3]9719-9720。護國軍為河中府節鎮軍名,似大鎮。

最有代表性的移鎮,竟是宦官童貫。大觀二年(1108年)正月,童貫升武康軍節度使。五月,「以復洮州功」,「易鎮奉寧」軍節度使,「更武信、武寧、護國、河東、山南東道、劍南東川等九鎮」[21]卷27,695[3]13658。以上共計八個節鎮,今存史料竟還欠缺一個節鎮名。

在南宋紹興時,節度使的升遷還包括升兩鎮和三鎮節度使,任兩鎮和三鎮節度使後,也同樣可以移鎮。

五、節度使之上的升遷

《宋史》卷161《職官志》載:「宋承唐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為宰相、親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預政事,皆赴上於尚書省。凡除授,則自司徒遷太保,自太傅遷太尉,檢校官亦如之。太尉舊在三師下,由唐至宋加重,遂以太尉居太傅之上。若宰臣官至僕射致仕者,以在位久近,或已任司空、司徒,則拜太尉、太傅等官,若太師則為異數。」[3]3771-3772此段記載表明自太尉以上的太師、太傅、太保,包括太尉,文武通用。但政和改制後,文臣不任「武階之長」[22]卷4,4冊,140的太尉。

如「太傅王旦、司徒呂夷簡各任宰相二十年,止以太尉致仕」。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文彥博落兼侍中,除守太尉,富弼守司徒,皆錄定策之功也」。大觀元年,蔡京為太尉,大觀二年,蔡京為太師。南宋高宗時,秦檜為太師,等等[3]216,303,379,380,3772-2773。上述除授者,皆為文官。武官除授者,自北宋至南宋,皆有之。如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十月,「以平北漢功」,「楚昭輔、崔彥進、李漢瓊並加檢校大尉,潘美加檢校太師,王仁贍加檢校太傅」[3]63。雍熙三年(986年),潘美由檢校太師降為檢校太保[3]79,其檢校官由首階降為第三階[23]。政和七年(1117年),「以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為太尉」[3]397。天禧四年,曹利用兼少保[3]170。靖康元年(1126年),种師道加太尉,同知樞密院事,河北河東路宣撫使[3]427

南宋初,武官依然可以升遷節度使以上的官銜。今將南宋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吳玠、岳飛、楊沂中重要官銜列表如下(見表3)

從上表可以看出,南宋前期的幾大將,其官銜中有檢校三少和三公,其上是當時已不算三公,而是「武階之長」的太尉。太尉之上,有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其上則有三少、三師等。宋孝宗乾道初,楊沂中、吳璘並為太傅。「紹熙後,三公未嘗備官,其後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專政,皆至太師焉。」[3]3772-2773南宋後期,孟珙去世前官銜為檢校少師,呂文德最高官銜為正一品少師,南宋滅亡之際的夏貴,最高官銜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和劉光世等人的官銜相較,低於南宋初年官銜。從節鎮來看,南宋初劉光世、韓世忠和張俊皆為三鎮節度使,岳飛、吳玠為兩鎮節度使,而孟珙、夏貴為一鎮節度使,呂文德為寧武、保康軍兩鎮節度使,南宋後期在封爵方面亦是低於南宋初期。

結 語

宋朝遙郡官虛銜明確區分為正任和遙郡兩等,目的不外乎增加武官升遷的難度,阻滯其升遷的速度,從崇文抑武的角度考慮,可以降低武官的地位。宋朝官制複雜,各朝都有不同的規定及計量方法,從遙郡官的升遷,既可以看出武官敘遷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靈活性與彈性。究其原因,在於當政者可以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給予遙郡官多種多樣的、大小不等的幅度提升,可以籠絡更多人為當政者服務,滿足維護政權的需要;同時,對處在不同地位、發揮不同作用的遙郡官給予不同的敘遷待遇,可以更好地調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合理地瓜分經濟與政治利益。

宋朝武官遙郡升遷雖然有詳細的制度規定,但是皇帝可以因潛邸舊臣、寵臣等破壞這些制度,正如周良霄先生所說:「皇帝自己所定的法不可能自己約束自己,他們自己所標榜的道德充其量也只是自我約束,而且實際上只是欺騙。」[24]405-406在宋人的眼裡,「節鉞以待(將)臣之功高者」[25]卷44,76冊,474(「將臣」,原作「時臣」,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改),「節鉞」是指授節度使,而宋徽宗宣和、政和間,「除童貫、楊戩、梁師成、譚稹、李彀、梁方平等十許人」為節度使[26]甲集卷12,7冊,193(「李彀」,原作「李□」,據王曾瑜先生《瑣屑編》14《宋徽宗時的宦官群》改)。再如宋高宗時,殉國的劉彭年贈遙郡刺史,翟琮贈承宣使,醫官王繼先憑藉治好宋高宗隱疾之功居然遷為遙郡承宣使[27]卷14,1129冊,149。雖然宋朝有「非有功效顯著,不帶遙郡」之制[8]3662,「恃為奔走激勸之具」[28]卷11,1169冊,612。但事實並非如此。如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時,「因管幹有勞,八次遷官,一次用賞,出給料錢」,自副使轉橫行官,升至正六品右武大夫,由遙郡觀察使遷為遙郡承宣使,「恩賞僥濫,無甚於此」[29]《盤州文集》卷48,45冊,331。宋光宗時的遙郡觀察使譙煕載,按照宋朝祖宗之法應除正任防禦使,卻「以潛邸舊恩,自遙郡觀察使徑除正任」[4]卷85《顯謨閣學士特贈光祿大夫倪公墓志銘》。宋光宗在中書舍人莫叔光等人的反對下,依然堅持己見。此種例子很多,不再贅述。

宋朝武官遙郡升遷中存在的弊病,固然是歷代皇朝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下的等級授職制的通病,如專制必然產生腐敗,腐敗必然依賴專制。而其特色,正是由崇文抑武、「因循苟且」、「守內虛外」和「保守的文官政治」造成的。宋朝統治者決非對武官制度的諸多弊病懵無所知,但在統治階級內部各色私利的交織和牽扯中,無以剗革,只能得過且過,最後積重難返,愈演愈烈,與長期萎靡不振的趙宋皇朝相始終。

注釋及參考文獻

注釋:①參見閆建飛先生《試論宋代的遙郡》中第一章「遙郡序列形成的考察」(未出版)。

②陳志堅先生在《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討論了遙領制的起源及遙領與兼領的區別;趙冬梅先生在《文武之間:北宋武選官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書中,進一步梳理了遙領、兼領和實任的概念;陳峰先生的《五代禁軍問題再探討——以節度使為中心》(《西北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認為後唐完善了禁軍高級將領遙領、兼領節度使的制度,並實現了與實任節度使的互相遷轉。

③王曾瑜先生在《瑣屑編》38《宋朝遙郡官研究通信》(河北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中,認為對宋朝遙郡官研究重點應放在「(1)內職遙領的起源,(2)何時定製,(3)複雜的搭配關係,(4)正任與遙郡的官位差異,(5)武官到了什麼品位方可升遙郡,(6)遙郡內部如何升遷,(7)遙郡如何升遷正任」方面,這為本部分的論述提供了方向和指導作用。王曾瑜的《從岳飛及其部將的仕歷看南宋前期武官的升遷資序》(載自《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考察了南宋前期遙郡與正任的升遷資序。王曾瑜的《遼宋金之節度使》(載自《點滴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對宋朝節度使作為虛銜授予的官員進行了分類考察,並對宋朝節鎮軍名進行了統計。苗書梅先生在《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第四章《官員管理制度》(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論及了宋朝武官遙郡與正任的遷轉常制與超擢。楊倩描先生認為環衛官帶刺史之類,也屬遙郡(寄給王曾瑜師文)。夏麗梅先生《試論宋代檢校官制度》(《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對宋代的檢校官官階及除授辦法進行了考察。

④本文的節度州與節鎮軍名對照,依據王曾瑜先生《遼宋金之節度使》所附《唐五代遼宋金節鎮軍名與所在州名對照表》(載自《點滴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⑤「勾」,原作「管」,《續資治通鑑長編》卷218,熙寧三年十二月,第5297頁載:「乙丑,駙馬都尉、成州團練使王師約同管勾三班院。國朝主壻未有委以事者,上始用師約管勾三班,後果稱其職雲。」據改。

參考文獻:[1]薛居正等.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司馬光.資治通鑑[M].北京:中華書局,1978.

[3]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M]//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5]李昌憲.宋朝官品令與合班之制復原研究[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6]王曾瑜.宋朝軍制初探: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1.

[7]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8]李心傳編撰.胡坤點校.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3.

[9]綦崇禮.北海集[M]//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10]王安禮.王魏公集[M]//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11]王珪.華陽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12]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M]//萬有文庫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13]徐松輯.宋會要輯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4]劉攽.彭城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15]王明清.揮麈錄余話[M]//全宋筆記:第6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16]趙鼎臣.竹隱畸士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17]周必大.周益公文集[M]//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18]岳珂撰.王曾瑜校注.鄂國金佗續編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

[19]宋庠.元憲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20]朱彧.萍洲可談[M]//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21]陳均撰.許沛藻,金圓,顧吉辰等點校.皇朝編年綱目備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2]趙彥衛.雲麓漫鈔[M]//全宋筆記:第6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23]夏麗梅.試論宋代檢校官制度[J].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12(2):63-66.

[24]周良霄.皇帝與皇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5]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26]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M]//全宋筆記:第6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27]張擴.東窗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28]衛涇.後樂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29]洪适.盤州文集[M]//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

一宋史研究資訊一

郵箱:txq1627@126.com

編輯:潘夢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