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培倫:如果不在25歲英勇犧牲,很可能成為一個創新型科學實業家

秋歌半冷 發佈 2022-05-29T15:01:04.169236+00:00

這一點,參加起義的人心裡都很清楚。看了這些信,我覺得,如果不是在25歲就英勇犧牲,喻培倫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創新型的科學實業家。

黃花崗起義其實是一次必然失敗的起義。這一點,參加起義的人心裡都很清楚。所以,許多烈士在起義的前夕,給家人留下了絕筆書。

這些文字和書信告訴我們,英雄們也有花前月下,英雄們同樣柔情脈脈,他們同樣對自己的家人充滿深情。他們上有白髮蒼蒼的父母,下有嬌妻愛子。可是他們毅然捨棄了一切,慷慨赴死。

正因如此,他們就更偉大。

辛亥革命的烈士中,喻培倫留下的書信是最多的。看了這些信,我覺得,如果不是在25歲就英勇犧牲,喻培倫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創新型的科學實業家。

光照千秋的喻培倫家書,現存42封,起訖時間為1907年中至1911年初。家書中反映了喻培倫實業救國的理想和探索。他作了大量的社會調查,舉凡市場銷路,原料來源及價格,雇用對象,對付地方封建勢力的對策等都考慮周詳。他先後提出興辦「洋磁」、繅絲、製糖及加工精糖、發電、「洋火」等新式企業;又設想過舉辦用石油井本法以改進井「推水」(汲鹵),還打算生產「洋燭」、牙粉、肥皂、醫藥等手工產品。

1910年,喻培倫在成都創辦了著名的星火火柴廠。他在一封家書中寫道:「欲中國富強,不由實業無以開源……洋火一物,日本銷到中國每歲八百萬以上。即此一宗,能各地自辦,於抵制外貨一事不無小補。」日本當時銷售到中國的「洋火」,藥頭毒性強,稍一摩擦即燃,很不安全。喻培倫在家書中介紹了他研製成功的「最新安全無毒火柴」:「其中未用黃磷,所以無毒,如果不是在火柴盒藥面上,無論如何摩擦,才不能發火,故曰安全,又木籤特別染色浸有藥料,燃後決不化灰落火,不至燒衣及引火別物,故稱最新。」

我覺得,現在有些提倡「抵制外貨」的人,實在應該向喻培倫學習。喻培倫的安全火柴一問世,銷路就大勝日本洋火,不是因為抵制日貨,而是因為他的火柴比日本的好,淘汰了日貨!

其實,喻培倫不止火柴造得好,他造的炸彈都比別人的好。1910年4月,革命黨人謀炸清政府攝政王載灃,事泄後炸彈為清政府所獲。清政府找外國專家鑑定的結果是:炸彈威力巨大、技術高超,絕非中國境內製造。其實,那就是喻培倫製造的。在黃花崗起義前,他趕製了 300 多枚炸彈。正因為如此,黃花崗起義前,黃興、趙聲等考慮到喻培倫擅長科學技術,應留備黨國非常之用,勸他不要參加這次起義。喻培倫憤然道:「儲才以備用,今日難道不是有用之時嗎?而且黨人哪個不是有用之才?如果人人留為後用,今天的事誰去?為革命須流血,我還可以當先鋒!」

黃花崗戰鬥前夕,喻培倫寫了他最後一封家書。書中他對妹妹說:「兄日前猶望歸,至今不必矣!願大家原諒我之非真不欲踐言全信,實有時勢使之然也。」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廣州起義槍炮聲起。喻培倫前胸掛一大筐炸彈,一馬當先,率四川和廣東籍的同盟會員直奔總督衙門,用炸彈將圍牆炸裂,攻占總督大堂,繼攻督練公署,途經蓮塘街口,與清增援兵遭遇,展開惡戰。惡戰進行了三個多小時,喻培倫身負重傷,彈盡力竭,為敵所捕。在敵人面前,他慷慨激昂陳述革命宗旨:「我頭可殺,學術是殺不了的。革命黨尤其殺不了!」臨刑前,他不斷高呼:「頭可斷,學說不可絕!」「黨人可殺,學理不可滅!」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政府追贈喻培倫為大將軍。1981年以後,四川內江為喻培倫烈士修建了紀念碑和紀念館。資中縣在喻培倫當年讀書處修建紀念碑,並將五里灘小學

命名為培倫小學。

如果有機會去四川內江,請一定去喻培倫紀念館看看,那裡陳列著的喻培倫的42封家書,向我們訴說著上一個時代,也指引著這一個和下一個時代。與別的辛亥革命志士不同,喻培倫在犧牲前高喊的是「學說不可絕,學理不可滅」,他的科學救國、實業強國的理念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