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保護生態的?

環境臻科普 發佈 2022-06-05T05:37:51.687302+00:00

中華民族傳承農耕文明,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生態環保,早在夏朝時期,統治者就意識到了保護生態,有限度地獲取資源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傳承農耕文明,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生態環保,早在夏朝時期,統治者就意識到了保護生態,有限度地獲取資源的重要性。以此發展出來的古代樸素生態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尊重大自然為重要的生存法則,這和當時的社會形態有很大的關係,這些樸素的生態環保理念給當時的人們帶來正向的回饋,實現了當時依靠自然資源生存的循環發展。

在這一方面,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古人有著一定的超前意識,值得我們了解、學習和借鑑。

一、孔子--「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出自於《論語·述而篇》,意思就是釣魚時只用一個魚鉤的魚竿,而不是用大網捕魚;只射飛鳥,而不射在鳥巢中棲息的鳥。

孔子對待大自然的動物態度很明確,魚和鳥都可以給人們提供食用。經過休養生息不斷繁殖,數量多了,人們就能多吃。如果違背自然規律,不分大小全部捕殺,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收穫很多獵物高興一時,但動物不能再繁殖生長,以後再想也吃不到了。孔子以仁德為本,致力於保護自然,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二、孟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垮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進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大意是,只要不違背農業生存的時節,糧食就吃不完;不用密網到池塘里捕魚,那魚鱉就吃不完;按一定季節砍伐林木,那木材就用不盡。這也就使得老百姓日常有保障,也是「王道」的開始。

三、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自著名的《道德經》,大意是人們要依據於大地繁衍生息;大地依據於上天四季交替;上天依據於規律而運行變化;規律則是依據自然而發展所成。

這表明人、地、天、自然都在相互影響制約中發展,提倡人們要尊重自然規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也是老子的生態理念,指導著大家對生態的認知,引導著處理與自然界的關係。

四、荀子--「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

出自《荀子·王制》,意思是草木開花結果的時候,不要砍伐山林,不要破壞草木的生長。專門講到,作為一個國家的君王,要把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視作治國安邦之策,特別注重遵從自然環境的「時令」規律,重視自然資源的持續開發和利用。

五、管仲--「四禁

出自於《管子雜篇·七臣七主》:「春無殺伐,無割大陵,無倮大衍,無伐大木,無斬大山,無行大火,無誅大臣,無收谷賦;夏無遏水,無塞大谷,無動土功,無射鳥獸;秋毋赦過,釋罪緩刑;冬無賦爵,無賞無祿,傷伐五穀」。意思是,春天不要殺伐,不挖掘大丘陵,不焚燒大沼澤,不伐大樹,不開大山,不放大火,不殺大臣。不徵收谷賦;夏天不要攔塞河水入大川,不填塞大山谷。不大興土木,不射鳥獸;秋天不要赦過、免罪和緩刑;冬天不要封官賜祿,傷害五穀的埋藏。

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管仲,不但有著生態保護的理念,還提出了具體細緻的措施規定,十分注意保護山川林木和生物資源,反對過度採伐狩獵。「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的要求,指導當時的國君,在發展的同時要愛護本國的自然資源。

六、其他

《周易•節卦》中講「中正以能。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意思是,只有節制天下,具備中正的德性,才能實現持續性地發展;要效法天地建立制度,克制無窮的欲望,才不會造成傷害。

《禮記·月令》提出根據季節變化的具體祭祀規定,「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毋卵。」大意就是說,春天不能用雌鳥或獸祭祀,不能砍樹,不能殺懷孕的母獸以及幼蟲、幼獸等。

陰陽家認為,循環運動是世界事物運動的基本規律,才有持續發展。

七、古代在生態環保上的立法

《逸周書·大聚篇》記載,夏朝的大禹頒發了一條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綱罟,以成魚鱉之長。」意思就是,春季保護山林,夏季保護魚苗。這對保護生態和維護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的作用。

秦朝在其法律《秦律·田律》中明確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雍堤水就是不得堵塞河道,不是夏季生長旺盛的季節,不准焚燒草木灰當肥料,這都是結合當時的所處的歷史環境,所提出的環保方面的法律。

八、違規的嚴厲處罰

在商朝時代,就有「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意思就是說,要是有人把焚燒完留下的灰燼等生活垃圾傾倒在街道上,被發現後將被剁掉手!

在唐朝時期,隨意燒荒的要是被抓到,就會被判處50下鞭刑。砍伐樹木的,按照偷盜罪入獄等同處理。

九、中國古代生態環保實踐

網開三面」,商朝湯王外出巡視,看到獵人布網捕獵,把網的四面都張開。商湯走過去對獵人說:「你這樣的方式,天下的鳥獸都要被捕盡了」,下令捕獵時撤去三面網,只許留一面。

里革斷罟」,春秋時期的魯宣公在夏季到泗水大肆下網捕魚。大夫里革知道這事以後,毅然割斷了漁網,並向魯宣公指指出,生物有自然生長的規律,不能在繁殖時期捕殺。

這些典故都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古代自然保護活動的特點。人們不僅秉承著保護自然的傳統,還開始注重遵從生態學的季節節律,重視自然資源的持續存在,創立了保護正在育雛和產卵的飛禽走獸,頒布「永續利用」的法令。

發展傳統有機農業。《淮南子•主術訓》中所著「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五穀蕃殖。教民養六畜,以時種樹,務修田疇,滋植桑麻,肥碗高下,各因其宜。」就是說要根據樹木、動物等特點,逐漸發展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特色有機農業。

循環土地資源利用。西漢的晁錯主張「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地為政本」,「每土有常」,做到土地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實踐,古人很早就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桑基魚塘」生產模式。在丘陵山區保持水土和灌溉需要的「修築梯田」等農業生產方式,有效開發循環利用土地資源。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一直有著保護生態、平衡發展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紮實推進綠色發展,生態環境狀況實現歷史性轉折,在此形勢下,回顧我國歷史上的生態環保理念和生態保護的經驗做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發展的同時不破壞環境,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您所知道的我國古代保護生態環境的做法還有哪些呢?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