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中關於祖先的稱謂非常多,看起來相似的稱謂,指代卻大不相同。
而翻看資料時,阿族又發現了一些新問題:
有兩位一世祖,該怎麼修譜續譜呢?
遷某地始祖」和「始遷祖」,區別在哪裡?
01
怎麼會有兩位一世祖?
這種情況也不算少見。結合邏輯判斷和經驗研究,多為兩種情況。
一是同族不同房支修譜時產生爭議。
比如某姓,不論因為遷居先後或其他原因,在同一地區有兩支。
兩想要合修一譜,一世祖很容易就有了差異。
二是同姓同族,新修譜時,因為世系記載錯誤或混亂不清,有爭議導致。
這種情況中,有一個存在很廣的原因——有意或無意的攀附。
在張振洲先生發表的文章中,就提到了這種情況。同族兩支,一支勢大,另一支攀附;世事變遷,兩級反轉,前者式微,後者逐漸勢大。
後來者崛起後,想要把共同祭祀的一世祖改為真正的一世祖;而前者不同意,這樣想當於錯拜祖宗……
02
有兩位一世祖怎麼修譜?
尋根修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敬宗收族、慎終追遠。
為的是宗族的和諧發展,家族昌盛。
正如原文中提到的,之前兩族是合修,現在一世祖有了異議再合修,究竟遵循哪方意見都不合適。
拜前者祖宗為一世祖,則後者修譜祭祀,都是在拜別家祖先;反之亦然。
不僅兩方族人都不會同意,也違背修譜遵循的真實、詳盡、敬宗、收族等原則。
這樣看來,只有分修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遵循各支家族歷史,敬拜真正的先祖。
如果是案例中這種情況,一世祖並非得姓始祖或血緣始祖時,合祭儀式時,可以共同祭拜得姓始祖等遠祖。
03
遷某地始祖和始遷祖有何區別?
除了上述情況,修譜續譜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遷徙。
而這就導致了族譜記載的「遷某地始祖」和「始遷祖」的存在。
不過這兩者很好區分。
先說始遷祖,即某一家族(分支)記載的,最早搬遷到某地的祖先,即「始遷祖」。
而在原先的族譜中,這位祖先就被記載為「遷某地始祖」。
比如x氏有100口人,其中50人於1373年,在xx帶領下,從北方遷到南方。
南方這支,修譜時,會在修新譜或續譜時,記載自己的始遷祖為xx。
而與之相對的,留在北方的50人,會在自己的家譜上記下xx生平——「x氏遷某地始祖xx,帶領族人如何如何」
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讚】【收藏】【 評論】【分享】 哦
關注→【族譜網全媒體號】←,查看更多姓氏|族譜|宗祠|傳統文化文章,
尋根查譜,公眾號或百度搜索【族譜網】,認準我們的頭像標誌~
各位還有哪些問題呢?歡迎留言轉發,交流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