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分工

哲思囈語 發佈 2022-06-20T03:26:01.511099+00:00

分工是機能和功能的分化。物質的運動是永不停歇的,運動的永遠向前發展,會變換著自己的形式。運動形式的變化永遠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分工是運動發展的表現。人類社會機能和功能的分化,是人類社會對社會環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適應和選擇,分工就是適應和選擇的結果。

分工是機能和功能的分化。物質的運動是永不停歇的,運動的永遠向前發展,會變換著自己的形式。運動形式的變化永遠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分工是運動發展的表現。人類社會機能和功能的分化,是人類社會對社會環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適應和選擇,分工就是適應和選擇的結果。分工在本體論里是屬於運動的,是屬於客觀必然的,社會分工就是客觀必然的社會歷史發展的現象。社會行業、產業和職業的分工,社會角色的變遷,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

社會分工是建立在自然分工之上的,人的生命就是自然分工中分化出來的。在自然界,有兩次偉大的分工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運動。一次是生物兩性的分化。生物的生命體從雌雄同體到雌雄異體,最終影響到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又以自身的生理機能和功能參與到社會運動中去,參與到社會分工中去,使社會運動和社會分工都烙上兩性差異的烙印。自然界的第二次偉大的自然分工是行為和神經、心理的分化,它大概完成於環節動物時期,它直接影響到一個完整的人可以分化為生物體的人和人格化的人,造成人和人自身的精神的二元分立,最終造成社會運動中人的生產再生產和精神的生產再生產的二元分立,造成物質生產和文化生產的分化。

社會分工也就是從最原始的、最基礎的社會生產、再生產的屬性上開始,並不涉及社會的職業、行業,而是生產部門的分類,社會結構、形態的分工。種群社會,勞動是生命的一種天然形式,沒有獨立地分化出來。後來,社會建立了血婚制,生命才完全走出自然界的束縛,建立了人口的再生產機制,此時的勞動仍制約於人口。勞動的再生產,即物質的再生產,是生產工具標準化形式化之後才建立起來。氏族的產生,人類社會才真正完成了勞動的再生產,物質的再生產和社會關係的再生產。但是精神領域的再生產,可能要在氏族社會建立後才形成。勞動只有在社會的再生產的循環後才出現分化,產生社會的勞動分工。

自然性的勞動分工它也是勞動分工的一個源頭。自然分工,一個方面是原始人以生理條件為基礎的分工,因年齡、性別、體質等方面的差異,原始人群內部進行勞動分工,男子一般負責外出打獵、捕魚的勞動,婦女負責採集、照看小孩等活動,老人負責製造工具等勞動。另一方面,是原始人因生活、地理自然條件不同而產生的地域分工,不同的群體自然環境不同,勞動的方式和勞動成果不同,如林地、平原、港灣等不同條件產生的群體勞動形式的分工。總之,是自然的和社會的因素的綜合,產生真正的社會性的勞動分工。只有勞動的分工,才分化出社會的大分工。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是農業和畜牧業的分離。社會勞動的分離,必然是依附於勞動的勞動者產生分離,氏族群體分化為農業部落和畜牧部落。人類最初的勞動是狩獵和採集,一些人走向森林草原,形成以狩獵為主的社會方式,畜牧業從狩獵中發展起來。一些人走向平地,在採集中學會種植和栽培,農業從採集中發展起來,形成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方式。他們各自發展成為農業部落和畜牧業部落。在農業部落里,形成原始的農業。所以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可以以村落的形成為標誌。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手工業和農牧業的分離。手工業獨立後產生專業化的工匠。手工業是從製造工具的勞動中慢慢的專業化,手工業一直以來是群體勞動中的一個副業,包括在農牧業部落和畜牧業部落在內。在社會生產的緩慢發展下,人類社會開始學會製造石器、陶器,學會編織。陶藝編織等手工業的應用,使一部分人脫離了獲取食物的勞動,由群體提供食物來供養他們,使得他們專業於手工業的勞動。又經過發展,匠人們開始把部分產品拿出群體之外進行交換,手工藝者也由群體的供養關係轉換成自給自足之人。手工業因人的增加,生產擴大和戰爭需要,得到生產上的保證,它們成為獨立的部門,這樣手工業就從農業和畜牧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分工領域,並且相應地出現專門從事手工業的各種工匠。金屬工具推動下的手工業社會分工,已經完全是走向階級社會的分工了。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商業與生產領域的分離,以及特殊的商人階層的形成。商業的分離實質上是社會交往方式再生產機制的建立。由於農業和畜牧業、手工業和農牧業的分離,產品交換不斷擴大,人們拿著剩餘的東西在村口、祭壇附近等人口集中、交通要道之地去交換自己需要的東西,產品交換朝商品貿易的方向發展。大部分手工業者逐漸脫離村落,向人口聚集地集中,成為專門的商品生產者或交換者。農業和畜牧業的產品也在人口聚集地里集中,轉變為可以交換的產品。由於商品交換日益頻繁,交換地區不斷擴大,商品生產者和持有者相互直接交換發生了困難,出現了作為買賣雙方的中介的商人。商人有來自不同的行業,但主要是手工業者,他們放棄了生產活動,集中到人口聚集地居住,往來於部落和村落之間,通過賤買貴賣來供養家庭,形成了商人階層。

第二次和第三次社會大分工可以合稱為工商業的社會大分工。因為兩次大分工發生的歷史時期雖有先後之分,但沒有實際上的錯開,都發生在氏族社會的中晚期,而且都是以人口集中、城市的形成為主要標誌。

前三次社會大分工是發生在村落形態里的社會大分工,它們都是生產領域裡的大分工。生產分工直接導致社會分配的變化,私有物品的增多,最終導致財產繼承制度的變化。生產分工也導致了城市的產生和城鄉的差別。自從有了城市,在城市裡,又發生了兩次社會大分工。

第四次社會大分工是精神形態與物質生產的分離。城市的出現伴隨著文字的產生。社會積累的經驗、文化和語言文字被壟斷在少數人手中,形成一個以精神文化為職業的階層,如祭司、巫師、教師、文人術士等等。第四次社會大分工是以文字的出現為標誌。

第五次社會大分工是官僚階層的形成。城市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使氏族社會走向階級社會。民族和階級的形成,最終產生了新的社會形式,即國家的誕生。國家設立各種國家機構,需要大量的城市和國家的管理者,形成了官僚階層。

五次社會大分工,不單是導致私有制的產生,氏族社會的完結和民族、階級、國家的產生,它更深遠的意義是形成了階級社會的層次、結構和形態,完成了階級社會生產再生產的分工,完成了階級社會的基本框架,階級社會的6種實踐方式至此初步的建立了起來。

回顧社會演化物質與精神領域是同步推進的,物質的分工與精神的分化在氏族社會和階級社會都是同步的。這裡的分工分析還是延續了唯物史觀的思路,缺乏對精神演化的展開,略顯不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