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話 | 武漢最早的華人照相館 跨越3個世紀的「顯真樓」

人文武漢 發佈 2022-06-22T10:24:27.558802+00:00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武漢長江大橋開工之前,顯真樓照相館遷至武昌中華路與解放路交匯處繼續經營,企業變為公私合營,該店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原創 王瓊輝


1920年《漢口商號名錄》 田聯申供圖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武漢長江大橋開工之前,顯真樓照相館遷至武昌中華路與解放路交匯處繼續經營,企業變為公私合營,該店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那時的「顯真樓」設備齊全,技術精湛、特色鮮明,加上近乎傳奇的經歷,常常是顧客盈門,應接不暇。1965年毛澤東主席以70多歲的高齡暢遊長江,「顯真樓」榮膺重任,專派攝影師為毛主席游泳拍照,留下了一代偉人劈波斬浪、擊水中流的歷史場景,在「顯真樓」的發展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


說來顯真樓是武昌的一家百年老字號照相館。創辦人嚴添承,出身於湖北鄂城葛店嚴家大灣一個普通手工業者家庭。年輕時的嚴添承在家務農,兼做一些副業,此人機敏,擅長工藝,閒暇時好繪畫,拿到市場上出售,換些零錢補貼家用。後來經人介紹到漢口聖教印書館(景明大樓隔壁)當美術工人,不久辭職,在武昌黃鶴樓附近擺地攤,以賣字畫為生。



當時,黃鶴樓下有一家日本人開設的照相館,規模不大,里外只他一人,專拍一些室外風景像,生意卻很好。嚴添承想學照相技術,又怕日本人不肯教,於是設法在這家照相館隔壁租下一間房間,想利用這間房子,通過板壁的縫隙偷著學。但事與願違,不容易學會。老嚴就改變方式,來到日本人開的店子當學徒,其他手藝容易學到,只是顯影藥的配方這項關鍵技術,日本人不肯傳授。在舊行當里,手藝都是偷學來的,跟日本人學習,更是如此。老嚴乘日本人店主不在的時候,暗中先把幾種藥的數量稱一下,等日本人配過顯影藥以後,再找機會把剩下的藥重稱一下,根據所少的分量,來求得一個完整的藥方比例。老嚴就這樣暗中留意,偷偷學藝,慢慢掌握了照相技術。


1881年、老嚴利用平日省吃儉用積蓄起來的200元銀元,購置了一些照相器材,主要的有帶三腳架的木質寶塔式外拍照相機和鏡頭,獨自在黃鶴樓附近開設了一家小型照相館,說是照相館,其實不過一照相攤子。因為店裡沒有內景照場,只能在室外拍攝風景照,取名「顯真樓」,意在突出照相的實錄寫真之效果。


黃鶴樓被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1908年張之洞的門生在原址上建奧略樓,來往遊客多,都喜歡在樓前攝影留念,因此照相業務十分興旺。剛開始老嚴由於技術沒有過關,生意還做不過那位日本人,但老嚴會畫畫,善於取景,又加上洗影很快掌握了技術,服務和氣誠懇,很快吸引照相顧客,同時中國人都願意到中國人開的照相館。「顯真樓」的生意終於後來居上,超過日本人的照相館。此後,「顯真樓」照相館由原來的僅限於室外拍照,擴大到室內的玻璃照場,新增了室內照相業務。此店以日光攝影和團體照為特色,業務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好。那位日本人站不住腳了,只好收歇店子回國。



在「顯真樓」的發展過程中,機緣也起某種作用。梁鼎芬乃清末協助湖廣總督張之洞推行新政、創辦近代軍工、民用工業的一位風雲人物。梁鼎芬作為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幕僚,後被張總督委任為兩湖書院監督(相當於校長),又署武昌知府、武昌鹽法道。在府、道任上還兼任軍事、司法等職,尤其是後來成為學務處提調,全面管理湖北的教育行政。此人舉止古板,惟獨對照相這新玩意情有獨鍾。1898年,「顯真樓」為梁鼎芬拍攝了一張全身肖像。梁先生對這張個人肖像甚是滿意,認為「顯真樓」的肖像成相清晰,形神兼備,技術上乘,於是對「顯真樓」的業務大力扶持。曾親筆書送對聯一副:「孝友人家多厚福,江山佳處想當年。」老嚴一直把這副對聯掛在店內中堂,這對照相業務起了很大的宣傳作用。


當時湖北的大中小學堂都在梁氏的掌管之下,而各類學校每屆的畢業生都要拍攝同學錄,同學錄上的集體照和單人照片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照片梁鼎芬規定都必須在「顯真樓」拍攝,僅此一項就使「顯真樓」迅速成為武漢攝影業的翹楚。梁先生對「顯真樓」的偏好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梁先生壽慶之時,別人向他恭賀,梁不要其他禮物,只要每人送一幀在「顯真樓」拍攝的8寸半身照相留念。眾多諂媚逢迎者只好到「顯真樓」索求照片,這又為該店帶來一筆可觀的生意。


隨著業務擴展,嚴添承漸漸感到人手不夠,就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嚴愛堂、嚴燮堂、嚴鑒堂都進店學習照相,幫忙照顧店內生意。可惜不久,老嚴不到60歲就去世了,顯真樓就由老大嚴愛堂負責經營。



嚴愛堂秉承父親的志向,在純陽樓附近的陶然亭再後一點的邊上,租借別人的房屋改建為室內玻璃棚照場,隨後又在陶然亭邊上租了一棟四層樓房屋作為營業之用。為了進一步學好照相技術,辛亥革命後,嚴愛堂還自費去日本留學,除研究照相技術外,還學習了制相羅版技術,在當時這是一項先進的技術。所用全部照相器材,由美國的柯達和德國的愛克發派駐漢口的經銷處直接供應,以經銷店名義按批發價計算。門市部還出售各種照相機和各類型的膠捲,以增加代客沖曬和放大的生意。


辛亥革命周年慶典之時,「顯真樓」專門攝製孫中山和黎元洪的照片,大量出售,深得市民的歡迎。名人攝影似乎成了「顯真樓」的一大專長。後來,孫夫人宋慶齡、廖仲愷和夫人何香凝,還有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吳佩孚、蔣介石、胡漢民等都在「顯真樓」照過相。施洋烈士頭戴瓜皮帽的照片也來自1922年在顯真樓拍的合影。


與此同時,嚴愛堂繼續擴大業務範圍,大量拍攝武漢城市的最新圖片,真實記錄城市變遷,這些大多為本地報紙刊載,使「顯真樓」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如20世紀20年代出版發行的《武漢畫報》,其中許多照片都是由「顯真樓」提供的。在20世紀30年代,顯真樓的資金積累曾達到10萬銀元以上。


1938年10月底,武漢淪陷,把蛇山劃為軍事區,不准任何人出入,顯真樓也只好收歇。嚴氏家族全家搬遷到漢口潞安里,在里份口開設露天照相。不久又在南京路公興村(現名文華村)、友益街潞安里口用顯真樓招牌開設照相館,後又搬遷到江漢路開業。「顯真樓」多方輾轉,也只是勉強維持而已。直到抗戰勝利,才由江漢路搬回黃鶴樓原址復業,經整頓,逐漸恢復舊觀。



1995年,為迎合市場改革,顯真樓於水果湖步行街開設分店,並逐步改為股份制公司。司門口的顯真樓總店在21世紀初由於拆遷而沒落,水果湖分店也於2015年停止營業。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民國年間奧略樓與顯真樓


編輯:水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