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華錄》看宋朝的房價,到底有多高?連宰相都買不起

一更歷史 發佈 2022-06-23T23:27:34.479866+00:00

最近,《夢華錄》成為無數劇迷熬夜狂追的「熱播劇」。除了「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盛世美顏、「顧盼生輝」cp瘋狂撒糖等劇情吸人眼球,同時,《夢華錄》高度還原的宋代人文風光也是不少觀眾津津樂道的一點。

最近,《夢華錄》成為無數劇迷熬夜狂追的「熱播劇」。除了「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盛世美顏、「顧盼生輝」cp瘋狂撒糖等劇情吸人眼球,同時,《夢華錄》高度還原的宋代人文風光也是不少觀眾津津樂道的一點。

《夢華錄》前期有個情節,講的是趙盼兒三姐妹到了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後,沒有地方可住,男主顧千帆的小跟班陳廉(歪嘴戰神飾演)就主動將自家房子借給了三姐妹暫住。

陳廉還特別提到,東京(汴京)的房價很高,自己這套房是姐姐和媽媽置辦的,與顧千帆沒有關係。

正是因為《夢華錄》的熱播,引發了諸多觀眾對於宋朝房價的好奇。那麼,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房價真的很高嗎?普通人能不能買得起房呢?

《夢華錄》主劇情改編自關漢卿著作《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歷史背景參考了《東京夢華錄》一書,年代大致為宋真宗年間。

據考證,宋朝是封建歷史中,集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人口同樣達到高峰。

《東京夢華錄》非常翔實地描繪了東京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風貌:「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餘里,護龍河寬十丈,皆植楊柳,粉牆朱戶。穿城河道有四,漕運興盛,凡天下之物,皆由此入京城。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日,羅綺飄香。」

這段來自千年前的文字,向後人描述了東京的盛世景象,城中的市民生活則更妙不可言,心嚮往之。

既然連後人都對東京心嚮往之,那更別提生活在北宋時期的普通百姓了。 《夢華錄》的趙盼兒脫離苦海後,勇闖東京開辦酒樓,說明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口流動頻繁,大量勞動力會湧向城市,開始從事商業、手工業。

大家都願意往東京跑,是因為這裡是都城,商品經濟發達。用句時髦話說:這就是所謂的「虹吸效應」,和如今的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能吸引到人才落戶是一樣的道理。

既然大家一股腦地希望落戶東京,加上宋朝不像現在可以建幾十層的高樓大廈,這就導致當時東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

史書記載,北宋中晚期的東京人口最高達到150萬。結合這一數據,歷史學者程民生估算東京的人口密度達到了12000—13000人/平方公里。

這是什麼概念呢?對比一下,2020年深圳人口密度不過8791;日本東京的人口密度約為15000、紐約為11000、首爾為16000。

人口密度越高,就說明這個城市的住房供給呈無限飽和狀態,住房需求自然也會增加。宋人有一句話,叫做「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說的就是土地房屋買賣頻繁。

「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寬巷,市不通騎」,形容的便是宋朝京城的人口密集程度。

北宋御史中丞翁彥國曾在奏摺中說:「京師戶口日滋,棟宇密接,略無容隙。縱得價錢,何處買地?」

王禹偁《李氏園亭記》中寫道:「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

考慮到古代家庭以多口之家為主,幾十口人的家庭很常見。何況北宋中期物價飛速上漲,即使是拿高薪的高官,若祖上沒有置辦宅地,也是很難在東京買房。

到了北宋末期,京師豪宅的價格更是狂漲至數十萬貫(有學者以購買力折算,認為此豪宅價格合人民幣5000萬以上)。

比如我們熟悉的蘇軾,為了買一套房子,賣了不少書畫,還找弟弟借錢,才勉強湊夠買房款。

蘇轍曾寫詩抱怨:「我生發斑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意思是說我來了這麼多年都還沒在東京買到房,孩子們也抱怨。後來好不容易買了一套房子,結果嫁女兒的時候沒錢辦嫁妝又給賣了,蘇軾兒子在東京結婚也是借的朋友家房子。

蘇軾的弟弟蘇轍,官至宰相,70歲了還在租房住,直到晚年才在二線城市許州蓋了三間新房,只住了3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朱熹等人更是不止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感慨買不起房。

歐陽修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依然在東京買不起房,只能去東京郊區租了一間破舊的房子,到四十二歲才在如今的安徽阜陽買了棟二手房。

朱老夫子一生宦海起伏不定,還時常遭到同僚彈劾,能保住性命就已實屬不易,更別提攢下閒錢買房了。

再舉個例子,相信大家就會更直觀了解北宋東京房價到底有多高?

宋徽宗時期東京密度為13000人/平方公里。2020年北京東城區人口密度為16937人/平方公里,東城區平均房價約7萬元/㎡。

而北宋東京一般最普通的住宅(郊區民房,地段不好)也要1300貫,市中心的豪宅價格更是狂漲至數萬、數十萬貫。

一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若沒有家長支持,單憑個人能力想去北京東城區全款買房,應該是極為困難的。同理,通過這樣的簡單換算,大家也能想到北宋的房價到底有多貴了吧。

雖然宋朝奉行「高薪養廉」。可是《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宋太宗時期,官吏的月工資很低,大約為10貫。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一貫可以在開封買一頭公豬。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大概為1-2千塊錢。

《宋史·職官志》載,北宋官員的俸祿分四十一等,最高的宰相、樞密使為每月300貫;樞密副使(歐陽修職位)為每月200貫;中下層官吏們,月俸大多在20貫至60貫

除了月俸之外,官員們每個月還有職錢(類似績效),介於14貫至60貫之間。

到了宋真宗時期,才開始提高文武官員的工資,御史大夫、六部尚書每月增加十貫錢。宋神宗統治時期,四品以上官員月工資已經大幅提升至幾百貫錢。

《夢華錄》裡柳岩飾演的三娘為了給自己攢嫁妝,殺豬兩年才湊夠1貫錢,這是有真實歷史作為依據的。

宋徽宗時期,每石米的價格是2500~3000文,折合約21~25文每斤,普通百姓一天大概能賺100~200文,一個人的日均最低生活消費在20文左右,家裡養兩個人也就是勉強餬口。

經濟歷史學家推算過,宋朝1文銅錢大概相當於現今0.73元,1兩銀子=1貫錢相當於現今730元,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7300元

歐陽修雖然每月有200貫的工資,但是東京生活成本很高,諸如歐陽修這樣的大官都需要省吃儉用才能買上房,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

除了核心區域,劇中人物周舍所在的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一套房子也就幾十貫。

與現在的人一樣,大多數前往東京打拼的普通人買不起房,就會選擇先租房,至少找一個落腳點。 宋朝政府同樣非常關心住房問題,推出「租公房」政策,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公租房或者廉租房。

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管理單位——「樓店務」,後來又稱「店宅務」,主要負責公房租賃、管理與維修。

宋朝為了照顧租客利益,還特別針對房屋租賃業發布了一條規定:「假每人戶賃房,免五日為修移之限,以第六日起掠(收租)。」

即法律要求從租賃關係確立之後前五日免租金,給租房者搬家打掃。

至於租金多少?有學者統計過,宋仁宗天聖三年(公元1025年),東京府共徵收134629貫年租,開封樓店務所管的房屋計有 26000餘間。依此可算出,公租房的月租約在450文上下。

比起私租房,宋朝公租房還是比較實惠的。宋代普通百姓肯定無法承擔每月數貫的租金,因此公租房才是高房價下普通民眾的選擇。

公租房的價格肯定要比私人租房便宜不少,在《夢華錄》裡,女主趙盼兒三姐妹租下了東京不算特別繁華地段的一間二層樓商鋪,月租金30貫,價格比較合理。

趙盼兒是為了做生意才會選擇租賃上下兩層的門面房,普通人首要解決的是居住問題,私人民房成了他們的首選。

根據東京不同地段,房屋質量來計算,私人出租的民房價格要比公租房貴上兩倍至三倍左右。不過再怎麼算也比買房的價格便宜不少。

古往今來,熱門城市核心地段的住宅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普通人想要買一套房,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即使是高收入人群,想要定居在熱門城市的核心地段,也得省吃儉用。 而顧千帆一個皇城司副使卻有三處地契,這可能是「灰色收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