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豪劉禹錫:任命運多舛,我自豪情不改!

閱讀時代雜誌 發佈 2022-07-01T22:45:24.059685+00:00

唐朝有位詩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亦是他豪情不改的一生。他愛酒,酷似李太白,酒後錦心繡口,經典倍出,更見其純真箇性和謙謙品格。

唐朝有位詩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亦是他豪情不改的一生。

他愛酒,酷似李太白,酒後錦心繡口,經典倍出,更見其純真箇性和謙謙品格。

他忠君愛國,輔佐君王,立志革新,盡情地發揮才幹。

他個性率真,是個天生的樂天派,用壯麗的詩篇和不屈的態度向世俗對抗!

他就是劉禹錫。

01

他叫劉禹錫,字夢得,隨家人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在江南度過了少年時期。

從小學習儒家經典,擅長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

江南旖旎的風情,父母的愛和教育,和諧的成長環境,如同清澈的溪流,流進了劉禹錫的血液。

也塑造了劉禹錫樂觀積極、善良謙遜的品德,成就了他人生精神最重要的一部分。

貞元六年(790年)十九歲前後,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已然成長為一位飽讀詩書、胸懷文韜武略的有志青年,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

學而優則仕,劉禹錫懷著要干一番大事業的決心,決定前往長安科考。

一路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旅途異常艱辛,到達長安的時候,已經是十月末了。

長安城高大的城牆、巍峨的宮殿、喧鬧的車馬,望著眼前的一切,劉禹錫心潮澎湃,更激發出一番志氣。

02

在這裡,劉禹錫結識了一生的知己好友——同樣來長安參加科舉的柳宗元。

兩位未來的文壇巨匠產生了心靈的碰撞,他們心有靈犀,彼此吸引。

他們評說天下大事,暢談理想,有相同的抱負和理想,令他們頗有知己相見恨晚的感受。

隨著劉柳二人交往日久,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他們志同道合,彼此欣賞,巧的是,這一年二人同中進士!

從此之後,他二人便能同展抱負了。

太子及其親信侍讀王叔文敏銳地注意到了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覺得他是個可用之才。

看似順風順水的劉禹錫年紀輕輕就做到了正八品的監察御史,品級雖不高,權力卻大:「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駕崩後,李誦即位,是為唐順宗。

這段時間裡,劉禹錫得到重用,施展才幹、報效朝廷的熱情一天高過一天,與柳宗元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

與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為理想而奮鬥,這該是劉禹錫人生中最幸福充實的日子,如果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該多好。

03

革新集團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採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這些改革觸犯了權貴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很快宣告失敗。

唐順宗被迫讓位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後被貶。

從此,劉禹錫開始了他漫長的貶謫生涯。

第一次,被貶朗州,將近十年。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一個人面對挫折、身處逆境的態度,更彰顯他堅韌的品質。

而劉禹錫,就是這樣堅強不屈的人。

一個偏偏說秋日凋零之景更甚春日繁花之景的人,是因為他夠樂觀、夠豁達!

才不管你秋天是不是該悲情傷感的,我自然能活出我自己的態度。

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時隔多年,重遊故地,心中難免生出許多感慨。

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好不容易被赦免回京,一時激動,又不小心「禍從口出」了。

此詩以桃花喻權貴,含有輕蔑之意,諷刺這些人是在自己被排擠出朝的情況下提拔起來的,所謂「劉郎去後栽」。

遊客們看見題詩議論紛紛,其中有人暗暗用筆錄下了這首詩,將此詩密報給了憲宗皇帝。

皇帝本就對革新派心有不滿,現在聽到劉禹錫帶有嘲諷意味的話,自然被激怒了!

試想,皇帝把你從貶謫之地召回來,你不感激也就罷了,反倒譏諷起來,皇帝哪能忍受?

劉禹錫再度遭貶,輾轉連州、夔州、和州等地。

04

初到和州的時候,縣令故意刁難劉禹錫,便隨意安排他到城南門外臨江的三間小房居住,可劉禹錫卻不在乎,甚至過得很舒心,寫道,「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

縣令一看更加惱怒,又將劉禹錫攆到城中一間破舊小屋居住,劉禹錫還是不氣餒,也不怨天尤人,他修葺了這所小屋,並命名曰「陋室」。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雖小,卻芳香四溢,周圍綠草遍地,青苔布滿台階,在此彈琴讀經,怡然自得,交往談心的多是名士鴻儒,盡顯風采。

榮辱不驚、淡泊名利,官場的起落似乎並沒有這位樂天派,他還是依舊樂觀、積極。

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奉詔回洛陽。

途經揚州,與因病罷蘇州刺史準備回洛陽的白居易不期而遇。

宴會上,白居易病中情緒難免低落,喝得爛醉如泥。回憶起宦海種種浮沉,想起這一生鬱郁不得志,提筆作詩贈劉禹錫。

而劉禹錫回贈了一首詩,叫人讚不絕口。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蹉跎於巴山楚水之間,已有二十三年時光。

回憶故人,同道中人多已不在,旁人聞之,皆嘆淒涼。

可劉禹錫依然是當初那個初心未變的劉禹錫,對仕途的起伏和世事的變遷,無不展示出豁達的襟懷。

05

劉禹錫從洛陽抵達長安,見京城裡桃花開得正好,他再次來到玄都觀,而當年玄都觀盛開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荒蕪。

與當年人潮絡繹不絕的盛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禹錫觸景生情,不禁感慨。

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從前,因游玄都觀賦詩、得罪權貴而被貶;如今,舊地重遊,再次賦詩明志。

在漫長的時間中,皇帝都換了四個,那些附庸的權貴早已不在,人事變遷、滄海桑田,而此詩,作者舊事重提,向那些打擊排擠他的權貴發出無情的嘲諷和鄙夷。

也向全天下宣布,昔日那個被貶謫的劉郎,又完整地回來了!

帶著依舊昂揚的志氣殺回來了!

劉禹錫的人生底色永遠是積極向上的,長達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涯,不僅沒有打垮他,反而磨鍊了他的品性,身處逆境,亦能笑看人生。

面對淒風苦雨的人生,他堅守底線,從未辜負初心,亦未曾喪失過鬥志。

傲視逆境,從容不迫,劉禹錫值得更多的讚美和尊重。

來源:古文島主

編輯:楊興蘭(實習生)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