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大佬的品味有多好?不如看看他們驚人的藝術收藏

藝術商業 發佈 2022-07-01T23:00:04.557242+00:00

從本質上而言,二者都是一種創意的表達,好的時尚本身就是藝術;近期,一系列有關時裝大師于貝爾·德·紀梵希 收藏的拍賣在佳士得巴黎落下帷幕。

藝術與時尚一直緊密相連。從本質上而言,二者都是一種創意的表達,好的時尚本身就是藝術;時尚也在與藝術的合作中碰撞出各種各樣的火花。除此之外,設計師群體也是收藏家群體的重要組成。不難發現,不少頂級的設計師不僅積極與藝術家展開聯名合作,甚至締造了無與倫比的藝術收藏。時尚設計師最開始是怎麼邂逅收藏的?他們的收藏偏好如何?收藏目的又與一般藏家有什麼不同呢?






堪比「博物館」的私人收藏


近期,一系列有關時裝大師于貝爾·德·紀梵希 (Hubert de Givenchy)收藏的拍賣在佳士得巴黎落下帷幕。4場拍賣共囊括1200件紀梵希珍藏,這些藝術品都曾收藏於紀梵希位於巴黎的住所Hôtel d'Orrouer,以及巴黎南部厄爾-盧瓦省的城堡Chateau Jonchet。



從紀梵希整個收藏的構成來看,可以說風格非常廣泛多元。既囊括了20世紀重要的現代派藝術家米羅、畢卡索、羅斯科、阿爾貝托和迭戈·賈科梅蒂的作品,也囊括了大量18世紀的家具和裝飾藝術。最終,紀梵希收藏的裝飾和藝術作品共拍出逾1.14 億歐元,是該藏品拍前最低估價的兩倍,並創造了19項新的世界紀錄,使其成為法國拍賣史上第二高價值的收藏。



不過,這樣量級的收藏在設計師群體中並不是個案。作為法國時裝設計界殿堂級的人物——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人們知道他更多是因為他所設計的女式褲裝、透視襯衫、狩獵夾克等對於女性解放和時尚的推動,但其實,聖羅蘭也是一位非常狂熱的藝術品藏家,並且締造了非常驚人的藝術品收藏。


聖羅蘭和他的合作夥伴兼伴侶 Pierre Bergé 在1950年代開始廣泛收藏藝術作品。「我不收集,我堆積。這些都是自然的衝動。」聖羅蘭曾經說道。作為藝術的狂熱愛好者,聖羅蘭會像一個敏銳的「獵手」,隨時捕捉生活中所邂逅的美麗事物,直到它們堆滿家裡。



2009年,在一場被稱為「世紀拍賣」的專場中,聖羅蘭半個世紀來收集的700多件藝術藏品在佳士得上拍,得以讓我們一窺這位時尚大佬的海量收藏。


聖羅蘭的收藏亦涵蓋了一系列風格和時代,包括古代大師繪畫和素描,印象派大師的稀有作品,非洲藝術等等。最終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拍賣成交總額高達3.739億歐元,遠遠超過拍前預估的2億歐元。並且至今仍躋身於最高私人收藏拍賣行列。



藝術——創意的源泉


同樣作為創意工作者,設計師與藝術家之間無疑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事實上,很多設計師開始收藏,正是通過他們身邊的藝術家朋友開始的。

Raf Simons與藝術家Sterling Ruby不僅為彼此的創作提供靈感,還一起合作了非常成功的 Raf Simons Sterling Ruby 2014秋季系列。自然,Raf Simons也收藏了好友Sterling Ru的藝術作品。





在1997年被路易威登聘為創意總監後,Marc Jacobs搬到了巴黎。他開始思考在路易威登接下來的工作目標,「我開始回想當地創意產業的傳統,香奈兒與畢卡索合作,Elsa Schiaparelli與Jean Cocteau合作……所以我決定,我要邀請其他更多有創意的人來和我一同工作,包括村上隆、理察·普林斯、草間彌生……」
Marc Jacobs坦言,正是路易威登的工作直接促進了他與藝術家的互動。


在Marc Jacobs就任期間,路易威登成功推出了一系列與藝術家的聯名合作,而與村上隆的合作相信不用贅述,不僅推動該品牌融入流行文化,為LV集團創收上億美元的紀錄更成為藝術與商業合作的典範。


由此可見,設計師收藏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收藏癖,同時也是為了打通創意領域的人脈資源,與此同時,他們也從對藝術史的學習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蒙德里安裙

著名的蒙德里安裙正是聖羅蘭的母親在聖誕節送給他一本關於蒙德里安的書後,突然想到的想法。


在蒙德里安裙的設計中,設計師充分利用了1960年代年輕人對現代和極簡主義時尚的濃厚興趣。線條和表面之間的張力,以及對顏色、結構的精準把控讓它成為時尚史上的經典之作。



在此後,聖羅蘭陸續發布了更多與藝術家相關的系列,包括1966年秋/冬向安迪·沃霍爾致敬的波普藝術系列;1967年春/夏以非洲藝術為主題的Bambara系列;1981年秋/冬參考亨利·馬蒂斯的圖案;以及1988年春夏刺繡夾克,描繪了文森特梵谷的鳶尾花和向日葵等等。





古與今的對話


每個人總是會被與自己氣場相同的事物所吸引,收藏自然也不例外。不難發現,每一個設計師的收藏都像是一面鏡子,忠實地反應著他們的風格和喜好。譬如Marc Jocobs,作為街頭美學風格的引領者,他的收藏清單也延續了一種反叛、突破性的風格。他很早便開始收藏藝術家約翰·柯林(John Currin)、伊莉莎白·佩頓(Elizabeth Peyton)、烏爾斯·菲舍爾(Urs Fischer)等藝術家的作品。




與此同時,我們在梳理這些時尚界大佬的收藏時,還會發現另外一個十分顯著的現象,即他們對於藝術品的熱愛十分包容,並不僅僅局限於傳統還是當代,事實上,他們的收藏往往超越了時代的束縛。




聖羅蘭痴迷於裝飾藝術,因此房間裡密集分布著裝飾藝術時期大師的傑作:從Jean Dunand、 Eileen Gray、Pierre Chareau、 Jacques-Emile Ruhlmann到Pierre Legrain……他們的作品與來自古羅馬的大理石雕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青銅器相映成趣,除此之外,還有15世紀的掛毯,17世紀的鎏金銅花瓶,18世紀的木雕,布朗庫西的雕塑,杜尚的香水瓶……聖羅蘭的繪畫收藏也不只限於特定時代和特定畫家,上至16世紀末的荷蘭畫家哈爾斯,下至同時代的安迪·沃霍爾,包括安格爾、戈雅、塞尚和畢卡索、馬蒂斯……都能在聖羅蘭的家中找到。聖羅蘭包羅萬象的藝術偏好也讓他位於巴黎巴比倫街的寓所顯得既精巧時尚又現代經典。



紀梵希布置家居時,也總會考慮家具與古典及現代藝術品之間的對話。除了于貝爾·羅伯特(Hubert Robert)等古典大師的重要雕塑和畫作外,他的珍藏亦包括多件現代藝術,比如好友兼合作夥伴阿爾伯托·賈克梅蒂《行走的女人》、胡安·米羅的重要畫作、阿爾伯托弟弟迪亞哥·賈克梅蒂的多件作品,以及克勞迪奧·布拉沃(Claudio Bravo)和弗朗索瓦-格扎維埃·拉蘭內(François-Xavier Lalanne)的當代作品。



除此之外,紀梵希最大的樂趣是18世紀的家具。他大約有440把椅子,一些當時最著名的家具製造商的精美作品都可以在他的藏品中找到。他經常為他的作品選擇室內裝潢, 就像他為六把罕見的路易十五椅委託皮革和絨面革內飾,並飾有來自他手套製造商的圖案。每一件作品都帶有著他個人的強烈印記。

「老佛爺」卡爾·拉格斐更是一個典型案例。在不同的時期,展現了對不同風格的強烈偏愛。


他在1980年代期間鍾情於孟菲斯設計師集團的幽默感,採用了該集團繽紛俏皮的義大利設計。後來,他的收藏重點轉向十八世紀法國裝飾藝術,認定它是優雅和精細的極致。早在1970年代初期,他已相當熱衷於裝飾藝術,並曾宣稱裝飾藝術「是現代文化的根源,而我孜孜不倦地尋找這種現代文化」。


拉格斐在生命的最後二十年裡購入了馬克·紐森、馬丁·塞克利、羅南和埃爾萬·布盧萊克等人的當代設計,在2000年之初創造出一種新的未來主義室內設計。他最後的住所位於盧維森訥,那裡的裝飾風格頗令人意想不到,靈感來自1920年代德國文化,包括由布魯諾·保羅設計的家具,以及二十世紀初德國廣告海報。



2021年,蘇富比圍繞拉格斐的遺產舉行了多場拍賣,呈獻超過一千件拍品,分別來自他在法國和摩納哥的宅邸,並且還有許多以「老佛爺」為題的拍品,例如村上隆為他繪畫的肖像、Tokidoki玩偶,以及這位設計大師的個人物品,當中包括飾有其愛貓舒佩特(Choupette)形象的碗、傑夫·昆斯的氣球維納斯、三輛勞斯萊斯、他生命最後20年裡經常穿戴、甚具標誌性的露指皮手套,以及Dior、Saint Laurent、KL、Comme des Garçons和Martin Margiela西裝夾克等等。


時尚設計師藝術收藏的多元無疑也與時尚多變的特性息息相關,畢竟時尚需要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師在每季都要推出新品的壓力也迫使他們不得不持續充盈自身的靈感庫。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不論古今中外,好的藝術總能夠體現出穿透時間的力量。



收藏or投資?


收藏所帶來的投資回報是在衡量收藏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那麼設計師又是如何處理他們的收藏呢?我們會看到,大部分設計師十分「忠誠」於自己的收藏,願意與之終生相伴。譬如聖羅蘭的伴侶貝爾熱曾說,唯一需要問的問題是:「假如死的是我,伊夫會舉行這個拍賣嗎?」「不會,他不會這麼做。因為離開這些雕塑和畫作後,他根本無法生活,那會在他的心上形成一個空洞,他會被暈眩擊倒。」最終拍賣所得的3.76億歐元,全部被貝爾熱捐獻給了法國愛滋病協會。顯然,對貝爾熱來說,沒有了伊夫,那些藏品什麼都不是。



但同時也有一些少數案例。1993年,紀梵希為了擴建他在巴黎的住所,他出售了一些自己的藏品,其中包括四幅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的畫作,以及97件家具和其它藝術物品;


2019年4月,Marc Jacobs與模特出身的企業家Char Defrancesco結合,並在紐約的Rye購買了一套由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設計的房子,當他們決定搬進新的住所時,於是便決定將曼哈頓的公寓以及裝飾其牆壁的大量藝術藏品進行拍賣。



「我喜歡史蒂夫·馬丁所說的,這些東西不是我的——我是它們的保管人。還有很多後勤方面的問題——當你搬進賴特設計的房子時,沒有太多的牆壁空間,也不能掛很多畫。雖然我會很難過。」Marc Jacobs說道。



縱然Prada 集團的掌門人Miuccia Prada與她的丈夫Patrizio Bertelli擁有近1000件現當代藝術品收藏,但她卻十分反感被叫作藏家或贊助人。
「我從小就意識到藝術是為每個人服務的,而不是私人擁有,雖然有時你的確想擁有它。
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收藏家,更不是一個贊助人。我希望成為積極塑造文化的一份子。」Miuccia Prada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這也是為什麼Miuccia Prada與丈夫從收藏伊始便成立了基金會以管理他們的收藏。目前位於米蘭的Prada基金會由雷姆·庫哈斯操刀,並由一座釀酒廠改建而成。基金會不僅收藏了大量20、21世紀的藝術作品,還涉及文學、電影、音樂、哲學、藝術等不同文化形式的探討。來到這裡的觀眾都可以參與到Prada帝國締造的文化盛宴中。

「我想讓文化對年輕人有吸引力,想讓他們看到,文化對生活是一種必須。」Miuccia Prada堅持認為,文化不應該被視為一種額外的東西,一種「裝飾」,而應該被視為至關重要。
由此可見,正是出於對美的事物的熱愛,對文化的認同,讓設計師群體加入到了藝術收藏的大軍中;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文化藝術如何成為一種引擎,賦予創造者更多的能量和源泉。

關鍵字: